众人担忧,大王还不得憋出个内伤来……
一时间,赵政憋得没话说,其余几人更是没一个敢吭声,生怕自己无故被牵连了去。
终于,赵政薄唇轻启。
“寡人听到传闻,说尉缭其实已经有一百多岁了,怕是活太久,有些腻了,倒不如让他死个gān脆。”
他总算开了口,却是直接下了杀令。
众人瞪大眼睛。
虽然尉缭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死上一百次也不算冤,可如今秦国正值用人之际,如此难得的人才,就这么杀了还是太过可惜。
李斯一向胆识过人,他首先上前,躬身劝道:
“大王,可否再做思量,留尉缭一条xing命。只要他不离开秦国,便还有一丝将其收服的希望。若能得尉缭助秦,大王的心愿便可提早至少十年达成啊!”
对胸怀大志的君王和臣子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时间。
如赵政的曾祖父昭襄王,就是拥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却因生命的终结未能完成夺取天下的宏图。
以秦国今日的实力,无论有没有尉缭,坐拥天下都是迟早的事。
只是尉缭绝对会是加速这一切的完美助力。
蒙武亦是心急如焚,可还不及他开口,蒙恬便抢先道:
“大王,臣以为,可以让……”
他看向梁儿,梁儿立即明白蒙恬是想让她再次去劝尉缭,她便迅速接道:
“可以让李斯李大人再去劝劝尉先生。”
“啊?这……”
李斯一惊,突如其来被点了名去碰这么个大刺猬,第一反应就是想要推脱。
却转念一想,若是自己也推了不去,尉缭怕是就真的玩完了。
可若是去了,劝,怎么劝啊?
尉缭可是个又臭又硬的猪皮膏药,贴上费劲,撕下来更难。
他连大王都不怕,又不图名不图利,还没妻室子嗣,就连兄姊也无,简直毫无破绽!
“怎么?连你也不肯去?”
赵政冷眸看向李斯。
只见他面露难色,摇首坦言:
“呃……大王,不是不肯,只是此次臣实在是全无把握。”
梁儿却是扬唇浅笑,眉目嫣然。
“李大人不必多虑,此次若是大人出面,尉先生必会同意事秦。”
李斯不解的看向站在赵政身后的梁儿。
她看上去不过还是个年至及笄的小丫头,可从自己初见她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她的样貌竟是丝毫未变。
她总是站在那个最不起眼的位置上,时不时的说上一句,却能起到改变全局的作用。
就连他李斯的前程也几乎是因她才有的。
此番梁儿既然这般肯定,那这劝说尉缭一事也便非他莫属了。
只片刻李斯便已思虑通透,他躬身领命,入内去见尉缭。
果然不多时,便将那颗“臭石头”给带了出来。
自这一日起,尉缭回归国尉府,正式开始行使大秦国尉之职。
表面上他掌管秦国军机要事,私下间却与廷尉李斯共同直受秦王令,密谋由背后覆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大计。
☆、第九十一章 美人计
? “尉缭,你行国尉之职已有一些时日了,对我秦军可有好的建议?”
昭阳殿中,赵政又一次单独召见了尉缭与李斯。
“大王,臣以为,国之征战可分两种。一为不义之战;一为正义之战。那些随意残人xing命、夺人钱财、窃人妻女的,都是盗贼所为,不义之举。故而但凡兵者,皆应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如此才可获得世人的支持、长久立足于天下。”
赵政发束金冠,正襟端坐于案前,眸细品着尉缭的话。
“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尉卿所言倒是提醒了寡人。yù攻六国,需找到相应的理由,否则民不安、则国不稳,届时即便我大秦赢的了天下,却也得不了天下。”
尉缭颔首。
“正是如此。以上可统称为胜之有道。除此之外,取胜还分为'威胜'和'力胜'。征伐之间,要随时确保高昂的气势用以威慑敌人,以削弱其斗志,增加我方的胜算,此为威胜。而力胜则是与敌军短兵相接,以战力直攻而胜。”
他略做停顿,眸光愈发晶亮,继续道:
“有道、威胜、力胜这三种取胜之法各不相同却又紧紧相连,只有将其全部处理得当,才可全面掌控征战的主动权。”
“嗯,言之有理。”
尉缭对于赵政,就像是一步行走的书籍。
他总是远见卓识,一语道破,使人如醍醐灌顶,骤然醒悟。
“以臣之见,将帅为军之核心,故而点将甚为重要。要正确分析敌qíng,慎重选好将领,而后出兵。所点之将需能服众,可拢人心。将帅与士卒之间,就如脑与四肢,需合为一个整体,如此方能让将帅的谋略和判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他又是一顿,正身凛眸。
“再来便是治军。治军必先立法。违背军纪、军令者要施以重刑,严惩战败、投降、逃跑的将领和兵士,使上下畏惧,专心向敌。如此方能将几十万人整齐划一,这般才可做到上得了高山、下得了深水、破得了坚阵,天下便再无人能抵挡它的攻势。”
尉缭笔挺的立于朱红色的大殿中央,口角生风,字字珠玑。
此刻不止赵政、李斯,就连梁儿亦是受教良多。
尉缭的观点虽大多都是在讲兵法,但其中最厉害的却是教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级与下级之间,同级与同级之间,敌方与我方之间,不同的处理方式都会导致不同的结局出现。
不是只有真的上了战场才叫打仗,人的一生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攻伐。
攻伐是人与人的攻伐,故而一战之关键便是能否掌控好所有人的qíng绪,包括上与下、亦包括敌与友。
梁儿不禁暗叹,尉缭不愧为跨越两个时代,又活了一百多年的人,他见多识广,对事对人的看法便果然犀利透彻。
听得尉缭一言,赵政已然热血沸腾,起身走下殿中,行至尉缭跟前。
“尉卿之见果然独到,那么不知时隔几年,你对灭六国之策可有新的看法?”
尉缭早料到赵政会问他此事,便未加思索,直言道:
“yù灭六国,秦的问题始终都是要破其合纵。攻破合纵的方法有二。第一便是臣第一次面见大王时所提及的,重金贿赂各国权臣,离间他们君与臣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二则是在征战的过程中,加快每战的速度,打快攻战,避免过多纠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制服六国,使他们没有机会行合纵之事。”
他敛眸,面上浮现一丝几不可查的笑意。
“当然,这第二个方法只是后话。眼下急需为之的就只有离间各国关系。此项是李斯李大人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在臣看来已经大有成效,只不过总还差了那么一小步。”
52书库推荐浏览: amo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