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身形一顿,却未作答,抬脚yù继续走出门去。
“只要大王放弃梁儿,无忧便帮大王再续十五年的命,可好?”
无忧的话再次让赵政停住了脚步。
他长眉如锋,回眸问道:
“言外之意,若是寡人坚持将梁儿寻回,你便不会为寡人续命?”
“是。”
无忧的回答简练而坚定。
赵政微扬了头,俯视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实则算计甚深的女子。
“无需放弃梁儿,寡人有千种方法让你开口。”
无忧眸光清幽,淡然依旧。
“大王若要qiáng迫无忧,无忧也有千种方法令自己即刻丧命。”
可赵政却是鄙夷的白了她一眼,毫不迟疑道:
“那你大可现在就自尽。”
转瞬,赵政甩袖离开,只留无忧一人惊愕的立在原地。
为何?
这个男人竟然宁可弃掉唾手可得的十五年寿命,也还是执意要将那梁儿找回……
杀伐决断、心狠无qíng;一心一意、qíng深似海……
谁能告诉她,这二者,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秦王?
出了芷兰宫,赵政深邃如潭的眸子越发清冷。
若是没有了梁儿,莫说姬无忧口中的十五年,就是夏无且给的那五年,他也不想要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子房的身份
? “什么味道?”
清晨,天空一片灰蒙蒙的,梁儿动了动鼻子,觉得是不是张子房把早膳给烧焦了。
“是秦军在烧尸。”
张子房静坐在院内的一个大石上,垂眸低语,面色yīn沉。
梁儿瞬间全身一凛。
“烧……什么?……”
张子房轻叹:
“城中湿cháo之气太重,近日又死了一些病弱之人。人死的太多,天气又热,为了防止瘟疫滋生,自是要将这些尸体烧掉的。”
梁儿心尖一紧,她未语,眸间却已水波轻颤。
她仰面望天。
晨起时见天空yīn灰一片,她本以为是今日yīn天所致,现下仔细一看,竟是秦军大量烧尸致使浓烟滚滚,遮蔽了天日……
“又死人了……”
梁儿眯眼,神色苦楚,缓缓自语。
张子房不知何时也已走至了她的身边,言语间丝毫不掩盖内心的怒意:
“是啊,秦军没有人xing,为了破城无所不用其极。如今大梁城内无辜的百姓死伤已经过半了……那些丧尽天良之人,终有一日,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梁儿身形一晃,心中剧痛。
那代价,她已经体会到了……
市集上,几个百姓凑在一起连连叹息。
“唉,真是可惜,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是啊,那女子若是还没走该多好,五百金啊!着实可惜了……”
“唉,算了,咱们就是穷苦命啊……”
“再这样下去,待到秦军开城,咱们连迁去其余地方的路费都付不起,怕是只能在这座死人城里结束后半生了……”
“那倒也未必。”
忽然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打断了众人自哀自怜的闲话。
来人是一队秦兵,而打头的二人极为显眼。
他们一个所披战甲jīng致非常,另一个身上穿着纹饰繁杂,众人虽不懂秦国官服的具体分类,但一看便知此二人定非等闲,皆是连忙跪地叩首。
“糙民拜见大人!”
武将打扮的人首先开了口:
“我等乃是将军王贲与中车府令赵高,若你们老实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许那五百金还可入手。”
一听说五百金还有戏,几人立即抬头,目光更是分外虔诚。
“大人,糙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有谁清楚,将那宫婢带走的男子,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以何事为生?可有亲近之人?”
赵高垂眸看着地上的几人,一连串问出了好几个问题。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厢却是有钱能让人的思维变敏捷。
赵高的问话刚刚结束,就立马有一个人跳出来十分顺溜的一一作答,竟是一个问题也未漏掉。
“回大人,我家就住那人家附近,他名唤张子房,二十出头,并未见他有何营生,但他家院子很大,并且好似也不缺钱财。他为人很和善,但似乎并未见他与谁走的太近。”
赵高继续问道:
“他家中还有何人?”
“仅他一人。”
那人每一个问题都回复神速,眼睛亮得像个哈巴狗一样,仿佛只要答完了这些问题,就能瞬间分到钱一样。
赵高敛眸,唇角紧抿。
弱冠之年,无家无室,没有营生却不缺钱财,亦不亲近于人……此人果然古怪。
很快,赵高抬眼再问:
“他不是大梁人?”
“大人英明,此人乃是前些年才搬来大梁的。”
王贲蹙眉,补问:
“可知他是哪里人?”
“听闻……他来自韩国,不过具体哪一城,糙民却并不知晓。”
王贲的眼眸转了转,面上愈发严峻,正色道:
“这一问定要想仔细了再说,他是哪一年入的大梁?”
“景闵王十三年。”
那人仍是想也未想便答了。
赵高挑眉。
“这么确定?”
“没错的,糙民记得清楚,那一年他迁来时,刚好赶上糙民的儿子娶妻。”
见那人字字如凿,赵高与王贲相视一眼,口中念着:
“魏景王十三年……岂不刚好就是秦灭韩的那一年……”
王贲如山的浓眉下双眼微眯,幽幽道:
“赵大人,看来,我们该去登门瞧一下这个张子房了。”
赵高颔首。
二人刚要走,又听身后那人懦懦的问了一句:
“二位大人……敢问……那五百金……”
王贲无甚表qíng,淡声道:
“若我等此去寻得到那女子,自会差人将五百金送来。”
“哦……谢大人……”
那人嘴上道谢,实则却半信半疑。
他完全没弄明白,既然这二位大人要找的还是那个女子,那方才又为何一直在问张子房的事,一句也没问那女子?……
赵高与王贲各乘一骑,由之前负责搜城的都尉领路,并列向张子房的住处走着。
赵高目视前方,却是若有所思的道:
“韩亡国之时,逃难去他国者不计其数,但多数百姓在路上就已散尽了家财,到了另一城,便要立即重新寻得个营生,如此才能将日子继续过下去。不过这个叫张子房的人年纪轻轻独自一人奔逃他国,竟然还能不缺钱财也不寻营生……”
52书库推荐浏览: amo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