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宠婢_amoky【完结】(345)

阅读记录

  赵政就更是风过无痕,淡如止水,君王之气凛然。

  “呈上来!”

  他淡声吩咐。

  内侍上前,将竹简双手呈上。

  梁儿静坐一旁,眼看着赵政专心阅览。

  那副雕刻般的面容无甚起伏,令她实在无法猜出奏章上的内容。

  然而她已在寝殿之中憋了几日,实在无聊,此刻便尤为好奇。

  “是何事?”

  她忍不住探头问道。

  赵政一顿,板着脸侧眸睨她。

  “你乖乖回去睡一觉,午膳之后我便一边陪你出去散步一边说给你听,否则,你一个字也别想知道。”

  梁儿一噎,愤愤念道:

  “又睡……都快成猪了……”

  “嗯?”

  赵政一对眸子斜瞪过来。

  梁儿连忙捂住了嘴,倏的起身就要走,却听赵政又淡淡说了一句:

  “午时见,小猪。”

  梁儿紧紧抿唇,恨恨闭了一下眼,心中腹诽自己怎么总是要被这个男人欺负,最没出息的是,每每被他欺负,她竟还都有莫名的幸福感升腾……

  一觉过后,午膳之时,赵政不停的给梁儿夹菜,直到把她平坦的小肚子喂成了一个球,才终于肯将她放过。

  美其名曰:吃得太少,哪有力气散步?

  午后林间,秋日的阳光温煦的铺洒在满地金灿灿的落叶之上。

  梁儿一边迈着步子,一边托着被午饭撑得圆鼓鼓的肚皮yù哭无泪,谁让她好奇心qiáng想知道蒙恬奏章里的内容呢?

  赵政走在她的身旁,轻轻牵了她的手道:

  “其实方才蒙恬所奏,是想要解决一个不小的问题。”

  见赵政终于开了口,梁儿的一对杏眼亮了亮,抬起头来摆出一副“聚jīng会神准备听故事”状。

  赵政看她这般可爱,便不禁心里一软,微笑着展臂揽住了她的肩背,为她详解道:

  “长城驻军三十万,单一个河南之地的九原郡所出粮糙临时应急是不成问题的,可若论长久,却是难以供应得上整个长城军的消耗。当初北攻匈奴之时,秦军也在同时南攻百越。巴蜀的粮库全部由灵渠供给了百越战地,而关中所产之粮要保障咸阳的用度,不可调用,因此,长城军的粮糙主要来源于东方。那时运一次粮糙,粮队要两次穿越大山、至少三次渡河。以至于几乎每消耗二百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大军。可想而知,为了运送粮糙去往长城,有多少人平白死在了路上……”

  话至此处,他略有些怅然。

  彼时,虽然攻伐匈奴一战大胜,但在此事上无故耗费掉的人力和物力,却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当时战事正紧,我无力分神于此,也幸亏及早攻下了河南,才使得秦军有足够的粮糙可补,否则那一战,胜负实难分晓。北方若败,南方士气也会大减,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深深呼气。

  “如今,战事已平,而匈奴人也不知何时还会再度南下。蒙恬戍守长城多年,觉得解决运量之事不宜再迟,便一刻也不敢耽误的急奏于我。”

  “是要修路吗?”

  梁儿仰面问道,水亮的眸子映着满林秋色一闪一闪。

  赵政滞住脚步,淡笑着挑眉看她。

  “你竟猜到了?”

  梁儿浅浅一笑:

  “运粮一事,无非就是陆路和水路两种方式可选。而上郡长城距离所有粮产富庶之地都太过遥远,无论到东方、关中、还是巴蜀,全都需要横跨高山,寻不出任何能顺畅联通的河道,若想令运粮畅通,便唯有修路可行。”

  赵政笑意更浓,修长的手指轻刮了一下她小巧的鼻尖,道:

  “我的梁儿果真是玲珑剔透,蒙恬正是这般提议的,经由九原一直到云阳,挖通山峦、填平河谷,修筑一条南北笔直贯通的驰道,此道专供运送辎重与调兵之用,亦可称之为——'直道'。”

  梁儿微怔。

  原来,这就是在未来鼎鼎大名的大秦直道。

  它是升级版的驰道,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

  据说,它修筑在没有发明火药的时期,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劈山填谷,使得南北通达。而它坚实非常,甚至在两千年后依然存有可以行驶汽车的完好遗迹。

  其令人惊叹的程度几乎不亚于长城。

  “小呆子,想什么呢?”

  见梁儿又忽然发起了呆,赵政不禁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

  梁儿回神望他,一双眼睛圆圆的,问道:

  “既然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那岂不就能大大缩短由南到北的路程了?”

  赵政温和笑开。

  “嗯,这条直道如若建成,不仅能令通往长城的粮道畅通无阻,更可减短去往北方的行程。你可能想象,往后骑马仅三日就能从咸阳到达九原?”

  “三日?”

  梁儿惊愕。

  赵政微笑颔首,迷人的凤眸之中流光溢彩。

  “没错,只要三日。就算是调集整支大军,也仅需七日便可到达。直道之功,必在千秋。”

  闻言,梁儿也露出了灿烂的笑颜。

  政,你在历史上的万世功绩,又何止这一件?

  ☆、第二百五十章 阿房宫

  最近梁儿每日都会随赵政入冀阙听事。

  虽然在缕缕传出妖女之言后,赵政为保她安生,更希望能将她逐渐隐于众人眼前、不要继续出现在大殿之上,可是梁儿总是梨花带雨、撒娇耍赖的求他,他着实是难以招架,便只能从了她的意愿。

  赵政只道是梁儿心怀天下,关切海内之事,殊不知,她的心那么小,装了他一个便早已经满了,哪还装得下什么天下?

  梁儿无论如何也要入冀阙,不过因为赵政年已四十有七,她知晓他时日无多,不想再有片刻离开的他的身边罢了。

  晨议每天都要耗去一两个时辰,她又怎能忍心làng费这么宝贵的、多看他几眼的时间呢?

  殿中,由三公九卿带领的上千臣子坐立于两侧,加上书写记录的尚书卒吏几百人和侍奉各类事宜的宫人几百,由皇位高台俯视而下,竟有些许拥挤之感。

  好在正值冬天,这般景象倒也看着暖和,若是是赶上夏日,便定会感觉气闷了。

  然而梁儿此时并无心思在意这些,她坐在赵政的侧后方,已将视线偷偷落在了他完美的侧颜上。

  那挺拔的身姿,那高挺的鼻梁,那幽深的凤眸,那凉薄的唇角……

  每一处都是她爱恋的模样,令她痴迷如斯,不舍如斯……

  若赵政寿终,她定会陪他一同入土……定会的……!

  思及此处,她略感伤怀,微敛了头遮掩眼中的斑斑泪意。

  但听李斯道:

  “启奏陛下,昔日秦仅坐拥关中,建咸阳宫,议事于冀阙,沿用至今。而现在秦已坐拥天下,为臣者也较从前多了数倍,可陛下与众臣晨议还是在冀阙之内,如此相较,朝宫便太过窄小了。还有如今大秦的都城人口也较过去多了三倍不止,咸阳之内无时无刻不人头攒动,已然过于拥挤。臣认为,眼下应当适时再修朝宫、拓广都城才是。”

52书库推荐浏览: amo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