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同人)逍遥游_金大【完结】(63)

阅读记录

  “请问师傅,其他门派的看法,真的重要吗?本笃教皇gān涉俗世了吗,在乎别人怎么想吗?库斯科王管别人怎么想了吗?我派有此实力,怎么就不能影响时局?就算宋金两国举全国之兵来伐我派,难道我派就怕了?”

  “现下自然不怕,但须防盛极而衰之时。我派若树敌过多,一朝衰落,难免有人落井下石。故此我派从不gān涉朝局。”虚竹说。

  “如果gān涉朝局正是我派永葆兴盛的途径呢?”huáng药师说。“我派唐代最兴,五代十国最弱,何也?每逢乱世,白骨露于野,千里无jī鸣,我派如何寻找天姿聪颖的弟子?”

  虚竹想了良久,说:“药师所言有理。以我派今日之实力,完全可以掌控天下,止戈为武。只要我派长盛不倒,世人便永享太平。大家以为如何。”

  “弟子以为,金人不长于教化黎民,不当据半壁天下,应使之退回滦河之北。”huáng药师说。“宋民之富庶,胜金十倍,天下合该归宋。”

  “朝英,你是金人,对药师之语有何看法。”虚竹问。

  “师傅,你还不知道吧,虞允文已经光复了扶风县,朝英现在是宋人了。”林朝英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我等受命将我派广告天下,还有比影响时局更好的广告吗?”

  数千里外的虞允文大概不知道,自己复活后首先攻打的目标,就是救命恩人的老家。

  “金人残bào,世人皆知。金兵每次南下,屠戮黎民,□□掳掠,无恶不作。金人确实不当据华夏之地。”阿碧支持说。

  “我也深恨金兵之bào戾,但皆因金人未曾教化,现金国亦学诗书礼仪,与华夏相若,较之从前已好了很多。金人也并非无可取之处。万物存于世间皆有其理,而况人乎。”虚竹说,“改变宋金态势,兹事体大,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切勿感qíng用事。”

  “知道了。”林朝英回答说,心中却是不服。

  宋朝自吴阶、吴璘兄弟以来,筹划自川陕出兵已有十数年,又经虞允文经营,利州路可称兵jīng粮足。此番以雷霆之势发兵,自不会满足于两座县城。

  虞允文令一小队伤兵换上金军衣服,佯装扶风县败兵,趁乱混入武功,里应外合,午时便拿下了武功,据漠水而守,再不惧长安来敌。

  同时,吴拱连夜集结完毕的七万大军轻装自洋州往郿县进发。

  太白山各寨驻军,见宋军势大,又闻身后城池已失,纷纷弃寨而逃。

  午时,大军抵达郿县,将郿县、扶风、武功三县牢牢控制。

  三日后,虞允文大军攻宝jī。金军沿汧水布阵而守。时有huáng衣仙子在汧水之上踏波而行,所过之处,汧水结为坚冰。宋军即得神助,军威大振,踏兵过河,大败金军,杀敌八千余人,俘虏上万人,乘势下宝jī城。自此,凤翔府金军,已不成气候。

  初六,京兆府金军三万人来援凤翔,吴拱率宋军万人沿漠水布阵迎敌。

  huáng衣仙子飞至,也冰封了漠水。金军大喜,踏冰渡河。

  才及半渡,冰凌忽然消融,数千金军落水。河水仅及胸口,但水流湍急,金军站立不稳,大半被宋军she死于河中。

  然后金军乘船渡河,才及半渡,河水忽又冰封,船只不得动。

  金兵刚下船,冰又忽然消融,金兵再次落水,叫苦不迭。

  此战,金兵损失七千余人,宋军仅被□□伤了数十人。

  初十,虞允文亲率四万大军围攻凤翔路府城。金军坚守不出。有huáng衣仙子踏云而来,一剑毁了城墙。金人军心涣散,不战而降。

  虞允文当即率众拜谢逍遥派林朝英仙子大恩。仙子却说:天命该你将金人逐至滦河之北,我不过替天行道而已。宋人闻之,军威大振。

  是日,灵鹫宫中,虚竹责备朝英不该任xing行事,朝英却说:“奈何我话已出口,如覆水难收。如不能将金人逐至易水之北,我派便难在世间立足,师傅自己斟酌吧。”

  虞允文死而复生,受命于天,要将金人赶回滦河之北的消息迅速扫遍了大江南北,林朝英的几次出手也被传得神乎其神。中原大地,无人不知逍遥派。

  西夏,兴庆府,承天寺。

  一大早,两千御林军便将佛门圣地的承天寺围了个水泄不通,禁止任何人入内。

  香客们纷纷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当今国主要来此进香求卦。

  闻得虞允文死而复生,横扫凤翔府后,国主李仁孝夜夜难以安眠,求医问药也于事无补,只得来承天寺问问吉凶。

  寺中住持递上签筒,李仁孝猛摇几次,掉出一签。

  李仁孝拿起签子一看,面色大变。

  签上只有八个字:‘融辽拒蒙 联宋灭金’

  住持见陛下面色不善,连忙说:“施主,祸福相依,可须老衲解签?”

  “不用”,李仁孝收起此签,离寺回宫。

  李仁孝素来笃信佛法,有了此签所示,李仁孝便相信虞允文真有天助,不久就能席卷凤翔一路。而西夏虽向来对金称臣,现下却不可逆天而行,与大宋jiāo恶。

  次日,李仁孝便派出密使,远赴凤翔府,向虞允文示好,相约共击渭州之策。

  ☆、第四十七回 王重阳学会玄溟诀 张庆先求见陈泥丸

  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王重阳独自在其中飘dàng。

  王重阳不记得自己是谁,怎么来的这里,来这里做什么。

  只是在漫无目的的飘dàng。

  飘dàng了不知多少岁月,王重阳举目所见,除了海水,还是海水,从未见过任何其他东西……

  这似乎是个海的世界。

  难道这个世界,除了海水,真的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在一个奇妙的瞬间,王重阳忽然想通了。

  不对,这个世界还有上重下轻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变得非常非常淡,淡到几乎无法察觉,但还是存在的。

  有上下之别,便一定有天和地。

  那么,自己应该往上还是往下?

  当然是往下!自己与生俱来的对大地的亲近感,决定了自己只能往下。

  于是王重阳开始循着感觉,不断地向下游。

  没多久,王重阳发现自己没法再往下了。

  水的浮力使他不能再继续下潜。

  身边也没有一块石头让他抱住,好坠下去。

  怎么办?

  没有石头,只好自己变成石头!

  王重阳忽然记起了一种功法,这种记忆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般,一直待在灵魂的最深处,只是自己熟视无睹。

  王重阳全身的真气自动按照功法开始流转,真气路径极其繁缛,足足分成几千万条真气,王重阳只能凭借本能施展功法。

  真气每流转一个周天,就有一丝真气吸收进王重阳的体内,王重阳的身体就重一分,就能再下潜一段深度。

  但体形大小并没有改变,体内的真气浓度居然也没有改变。

  新吸收的真气去哪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