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之妾_天行有道【完结+番外】(56)

阅读记录

  “去吧,现在秋千架没人了,你可以尽情玩了。”傅瑶企图用这个分散她的注意。

  小香闷闷不乐的上前,有一搭没一搭地荡着,连秋千架都无精打采。

  傅瑶则走到紫藤花架前,深深嗅着,用香气来平息心中的愤怒——她也憋着一肚子火呢。

  在御花园消磨了一会儿光阴,小香便扶着她返身回去,岂料经过园门口那棵梧桐树下,就见昌平叉腰站着,旁边还有两个孩子:一个比她矮了半截,另一个还要矮小。

  傅瑶定睛看时,见其中一个正是诚郡王世子元禧,另一个身量才一丁点的,则是张德妃膝下的三皇子元福。

  几人仿佛正在激烈争吵,旁边的宫婢乳母们都搓着手站着,面色惶然,显然不知如何是好。

  傅瑶携着小香的手过去,就听到三皇子大哭的声音,昌平则是一脸愤怒地指着元禧:“这是在宫里,谁许你用弹弓伤人?”

  元禧手里果然拿着一个皮筋做的简易弹弓,他懒洋洋说道:“我本来想打树上的黄雀,谁让他不长眼挡在我前头,我是不小心才打中他的。”

  三皇子捂着额角抽抽搭搭哭个不停,昌平更加愤慨:“你这混账睁眼说瞎话!他才这点高,怎么挡得住你?”

  “好啊,你敢骂本世子,看来我非给你一点教训不可了!”元禧眯起一只眼,果然拿弹弓对准她。

  昌平有些心虚,还是嘴硬说道:“你敢!”

  元禧这年纪最禁不得激将,他紧紧地抿着嘴,真将一粒小石子发射出去。

  石子擦着昌平的头顶飞过,险些打落她鬓上的一枚发簪。

  昌平难以置信地捂着碎发,不敢相信真有人对她这个公主动手。她虽不及周淑妃的大公主那样得皇帝疼爱,可她到底是成德帝的女儿,不容轻视。

  莫非真没人能治住这死小子了?

  傅瑶皱了皱眉,迈步上前,昌平惊喜地唤道:“傅姐姐!”

  元禧也站定了,用疑惑的眼色看着她。

  傅瑶不看元禧,却盯着周遭的宫人说道:“谁是伺候世子爷的?”

  有几个宫女抖抖索索地站出来,“奴婢在。”

  “世子爷在这里胡闹,你们倒好像没事人般,也不见你们劝止。”傅瑶淡然吩咐下去,“既然你们做事如此不当心,自己去暴室领一顿板子吧。”

  侍女们忙下跪求饶。

  傅瑶泠然扫视了一遍,“若不想挨罚,就将世子爷带回宫去,再有失职,便唯你们是问。”

  几句责罚到底比皮肉之苦好受多了,侍女们急急上前,拉住元禧的胳膊,“世子,跟奴婢们回去吧。”

  岂料她们几个大人却还拉不住一个小孩子,元禧挣脱上前,冷目看着傅瑶说道:“你是何人,凭什么管本世子的闲事?”

  这孩子倒像记性不好似的,明明才见过面。

  傅瑶叹了一声,“我是太子宫的良娣傅氏。”

  元禧显然不懂良娣这个职分的意思,咦道:“你是太子妃?”

  “不是。”傅瑶不好昧着良心撒谎。

  元禧冷笑一声,居然明白过来,“原来只是太子哥哥的妾室,一个妾,也敢管本世子的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我非给你一点教训不可。”

  说罢就将弹弓对准傅瑶。

  小香勃然色变,忙拦在傅瑶身前。可元禧身量瘦小,姿势又灵活,若对准一点儿,保不齐还是能打中傅瑶的肚子。

  傅瑶冷声说道:“世子可得想清楚了,我即便是个妾,也是你太子哥哥的人,若我出了什么意外,你以为太子会饶过你?”

  “你以为我会怕他?”元禧嗤了一声,依旧将弹弓对着傅瑶。

  这死小子不会真动手吧?傅瑶的心不禁提起来。

  “哦,你真的不怕孤么?”身后一个声音说道。傅瑶睁眼望去,就见元祯神出鬼没地站在元禧背后。

  元禧脸上显出畏惧,“太子哥哥……”

  元祯老鹰抓小鸡一般捉起他的衣领,拎米袋般拎到一边,向那一群侍女竖眉说道:“还不快把世子爷领回去!”

  侍女们战战兢兢地答应着,忙拥上前来——好在这回元禧没有反抗。

  三皇子被方才的情景一吓,本来止住了哭,见到元祯现身,眼泪又如决堤的洪水涌出。他跌跌撞撞扑到元祯怀中,抽泣道:“太子哥哥,他……”

  元祯好言抚慰着:“好了好了,别哭,男子汉大丈夫,为这点事掉眼泪不值得。”

  一面用袖子在他脸上揉了揉,“孤瞧瞧,是青了些,伤得倒不是很重,等会儿孤让太医院给你送点药膏过去,保准过一夜就好了。”

  三皇子得了安慰,居然慢慢地止住泪。

  傅瑶惊奇地看着,想不到元祯哄小孩子很有一套,倒大出意料之外。

  元祯又朝昌平说道:“你亲自把三弟送回宫去,跟张德妃好好解释,别闹出什么乱子。”

  昌平愤愤不平的说道:“那郡王世子这样跋扈,我一定要告诉父皇,让他做主好好教训一顿。”

  元祯叹了一声,“怕是难呀。”

  昌平牵着三皇子的手回去,宫人们也都散了,元祯这才站到傅瑶身前,关切问道:“你没事吧?”

  “殿下放心,我很好。”傅瑶勉强说道,心下却仍有余悸:若元祯不来,保不齐她真会被元禧击中。

  不过……傅瑶看着他问道:“那郡王世子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好像独独对你有几分畏惧?”

  元祯一来,元禧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

  元祯笑道:“那是因为孤小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好性子,他那时也常常入宫,还是一样顽劣,奈何人小力弱,没少被孤教训,如是几回之后,他见了孤就绕道走,大约是被打怕了。”

  傅瑶点点头,童年的阴影的确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人小时候被老师体罚,长大后还常常做噩梦呢。

  她又问道:“王世子这般顽皮,怎么宫里也没人愿意管教?”

  所以才纵得他这般猖狂。

  “不是不愿,是不敢。”元祯叹道,“先帝在时,常贵妃颇受恩幸,连带着她所出的诚郡王也深得先帝青眼。先帝临崩之时,更亲自于病榻前下旨,要保全诚郡王一脉永世荣华。诚郡王膝下子嗣凋敝,中年才得了这么一位独苗,才出生就立为世子,你想想,这样珍贵的出身,谁没事敢去招惹他?孤从前年纪小,还可说成孩子间的玩笑打闹,现在大了,连孤也不好认真教训他了。”

  原来如此,有先帝的旨意护着,所以即便常贵太妃已经失势,只要诚郡王一脉不犯下大错,皇上皇后就不会拿他怎样。对于这些小孩子的劣迹,更是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傅瑶也跟着叹了一声,真不知该说这小子的命好还是不好。能处处随性固然爽快,可若一直无人管教,等长大了,只怕也是一颗歪瓜裂枣,败坏了皇家的好基因。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行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