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勿要在殿下面前提起,免得叫殿下忧心。”峥嵘提醒道。
“姐姐放心,我有分寸的。”木棉搀扶住峥嵘手臂,但见那指上的伤痕依旧清晰,皱眉担忧道:“也不知这伤会不会留下疤痕,改明儿我去御医院问问沈太医,讨要些消痕去疤的药来。”
“沈太医三个字从她嘴里说说,便仿佛碧柳拂水一般,带着丝丝柔软与涟漪,峥嵘自小与她一起长大,哪能听不出来,一双明眸朝木棉望来:“你与他似乎相处的不错。”
“姐姐有所不知,那日我去乱葬岗查看容笃笃的尸体,遇到皇后的人上来抓我,便是那沈太医暗中相助,才叫我逃过一劫。”提及此事,木棉心中仍是感激,脸颊上浮起两朵红云,瞧见峥嵘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便忙将目光避开,“姐姐这般瞧我做什么,我脸上又没开花。”
“脸上虽没开花,心中却已经开了。”峥嵘伸出一根如玉的手指戳在木棉心口,调笑地说道。
“姐姐莫要再取笑我了!我……我只是感激他罢了!”木棉忙要解释,可解释越脸红,那神情愈发不自在起来。
峥嵘自是清楚以沈云朝的人品,确实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但他身为郑国贵族,与木棉来说太过遥不可及,若当真倾心相许,又岂能少得了一般心痛与折磨?即便不论此事,单就沈云朝而言,他也未必就会对木棉上心。在峥嵘心里,木棉自然是极好的,性子活络,生得虽不是一等一的美人,但眉清目秀,颇具英气,与寻常扭扭捏捏的女儿家大为不同,但她倘若知道那夜沈云朝出现在乱葬岗的原因是受东方玄所托,又会做何感想?
峥嵘看见木棉眼底的羞涩,那般动人的小女儿情态,是世上最美的表情,她又怎忍心拆穿?只得微叹一声,旁敲侧击地说道:“沈云朝乃是郑国一等贵族瑞贤王的外孙,我们如今寄人篱下,事事还得多加小心。”
木棉心思通透,经峥嵘一点拨,心下便已了然,眼神微微一黯,说道:“姐姐,我知道的,我……我从未奢求过什么,只要能远远瞧见他几次,便心满意足了。”
这样卑微的心思,峥嵘又哪里忍心再说什么,便牵住她的手,轻轻拍了一拍。窗外夜色深沉,月光轻柔的铺在地面,两个年轻的女孩儿在寂静中沉沉睡去。
东方玄再次出征,他身着玄色战袍,骑白色高头骏马,在晨阳初开的卯时三刻,在百姓的夹道迎送之下,押送粮草赴往随国。东方玄听见送行的战鼓声,回头望向那巍峨的城墙,几道人影在晨光下若隐若现,他仿佛看见那魂牵梦萦的人儿便在其中,朝他微笑挥手。
然而,那终究只是一场幻觉。
东方玄自嘲一笑,他纵横沙场近十载,最终却还是输在了,那道倔强清冷的目光下。
揽星殿里,峥嵘听到那如雷的战鼓声,那是出征前用来鼓舞人心的仪式,鼓声越大,代表朝堂越注重这场战事。皇宫离城门这般遥远的距离,却还是挡住鼓声的传来,可想而知,东方玄这次出征,被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
——随国之战,你是希望我凯旋归来,还是希望我战死沙场?
这狷狂蛊惑的声音在峥嵘耳边响起,像一柄尖刀扎在峥嵘心头,每每想起,便是生生的疼痛。随国素来骁勇善战,这场战役,不管谁输谁赢,都将是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论国仇,峥嵘自是希望郑国失败而归,如此,不但挫了郑国的嚣张气焰,也能让与随国相邻的蜀国得到一丝喘息机会。论家恨,失去至亲至爱的苦痛,从来不曾在峥嵘心里减少分毫,她又会希望看见东方玄凯旋而归,看见随国再多了像她这般为复仇而活的人?
既然如此,为何她无法拔去扎在心头的那柄尖刀,做一个真正无情无义的人?
倘若恨意决绝,为何她还会觉得痛疼?
峥嵘站在院中,听那鼓声渐渐消失,碧空无云,似乎是个充满祥瑞的兆头,然而峥嵘的心,却像这院落里被风吹乱的落叶一般飘零。
满公公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姑娘,天冷了,该为自己添些衣裳了。”按官职,峥嵘和他属于同品级,但因为峥嵘身份与众不同,平日里,满公公都唤她一声姑娘,以示尊重。
满公公的话,似是而非,峥嵘怔了片刻,渐渐明白过来他话中所指。冬天马上要来了,他们有惊无险的渡过了秋,即将要迎来更加严寒的冬,冷风如刀,人亦如刀,岂能坐以待毙,任人鱼肉?
☆、第七十章 针锋相对
满公公的话让峥嵘心中一凛,她微微垂着,说道:“多谢满公公在峥嵘身陷暴室之时的费力周旋,峥嵘感激不尽。今后还请公公多加指点,峥嵘必不负所托,全心全力辅佐殿下,保殿下在这冰冷的宫殿中平安无事。”
满公公欣慰地点点头:“咱家老了,殿下尚是年幼,往后的事还得仰仗姑娘,姑娘倘若消沉,岂不就辜负了董太后的一番重托?”
“峥嵘明白。此次的事,也是峥嵘太过于相信他人所致,从今往后,峥嵘必会在殿下周围筑以堡垒,叫那虎视耽耽之人再无可趁之机。”峥嵘坚定地说道。经此劫难,让她彻底明白,在这偌大郑皇宫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值得相信,便是沈云朝,她也要留几分余地。
看见峥嵘的神色变得坚决,满公公便知道自己的话她听懂了,也听明白了,当下便笑道:“方才内务府差人送来消息,说我们去领过冬的布料,你便去走一趟吧。”
这几天揽星殿众人都忧心峥嵘的伤势,有什么活儿都抢着去干,峥嵘闲了这几日,亦觉得浑身不舒畅。现下身上的伤已好了许多,也正欲去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听到满公公此言,便依言应下:“峥嵘这就过去。”
郑皇宫的规矩十分繁琐,各局各殿专司其职,从不暨越,内务府便是宫中掌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出纳的地方,与各宫来往频繁,多是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小人。负责衣料放发的储衣库的太监马公公,他生得贼眉鼠眼,笑起来眼睛只剩一条缝儿,犹是猥琐。库房门口站了一名身着碧色绣月季花衣裙的宫女,约莫三十余岁年纪,发髻着贊着一枚赤金翠玉钗,颇有姿色,但颧骨微高,显出几分刻薄面相。她便是宣福宫贞静夫人身边的掌事宫女芝兰,而贞静夫人就是东方明的母亲。
峥嵘并不认识芝兰,但从她的穿戴与气势一来看,便知品阶不低,见她正与马公公说话,就退到一旁静心等待。
芝兰身后的两名小宫女已抱了好几匹花色鲜艳、质地上层的面料,但芝兰仍然不依不饶地说道:“凭个雪缎都要留冯昭仪,她的位份明明在我们夫人之下,莫不是你们内务府藏私?”
“哎呦,芝兰姑姑,瞧您说得哪话,那雪缎颜色素净,又算不得一等一的好东西,皇上瞧着合适冯昭仪,便全赏给了她,奴才人小言微,哪敢作这主呀!”马公公卑躬屈膝的说道,满脸尽是谄媚之色。
峥嵘听说过那冯昭仪,乃是一等贵族文宣王的小女儿,居于瑶华宫,据说她才华出众,性子冷漠,入宫已近十余,从未诞下一子半女,却一直恩宠不断,引得各宫嫉妒不已。芝兰听了这话便是一声冷哼:“左右不过是她狐媚讨要来的,我们夫人可不稀罕这些个寻常玩意儿,放库房里都嫌占地方!”
52书库推荐浏览: 素衣凝香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