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灵堂会停留到海船归来。
刘涛站在灵堂前,看着那个空空棺材,眼睛出神,脑海里想着那些年那些事还有那些人。一个个离去的人,一个个故人,一个个生死离别的人,一个个都是刘涛敬重的人。内心里的人都去了!
太宗去了,郑和也去了!刘涛内心在乎的人不多了!
杨士奇登门,见着子仁身上的孝服。“也就你家还记着那人罢了。”
子仁有些憔悴,“杨大人请。”
杨士奇与郑和有过一酒之情,现在人去了,就来送送。
杨士奇没进灵堂便见前有人站如松,走近才发现这人是刘涛。
“当年太宗走时,你是这副样子,郑和走了你也是这副样子。你倒是长情之人,念旧情好也不好!”念旧情的人,轻易不靠近人,一旦成挚友就会一帮到底;同时也舍不得亲近之人离去,一离去就是致命的痛。
“就像当年太宗,走了才知道这么重要!”走了才知这般舍不得。
子仁点香给杨士奇,杨士奇给郑和上香。
“干爹留下遗愿,愿埋在古里,那是他第一次出航抵达的地方。棺里的是干爹的衣冠。”子仁说。
杨士奇还是恭敬的三拜上香。
杨士奇到刘涛身边,“历史会记住他,郑和出航给太宗带来了万国来朝,这一壮举谁也磨灭不了。”
刘涛还是那样,一动不动一笑不笑,“希望如此!”
历史这东西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假的能变真,真的能改假,多少人在乎?
杨士奇摇头,“先行告辞。”
子仁送杨大人出去。
灵堂前,刘涛不禁落泪,干哥哥走了没几人来为他上香!
秦素兰不敢上前打扰刘涛,躲在后面看着灵堂,看着刘涛。
人活一辈子几十年,能得几个知己,能有几个上心人?
正文 三三二、一封朝奏
三三二、一封朝奏
送信传消息的是鸟儿,子明派回的先锋队伍尚未回到广州。船队的消息也没回到广州。
等了许多日,毛毛接到子明的奏折后让人坐快船走海路一路送上北京。
信上说子明替代郑和位置,接替船队是指挥权。还需要半年才能回到北京。
信上说子明为郑和送终,子明算是郑和半子,为郑和送终是正常的事。在这件事上刘家的人没一个反对。
为郑和这事刘涛整整一个月不怎么与人说话,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伤痛里。
人活着自然会送走许许多多人,活得越久,送走的人越多。这是不可避免的。刘涛的伤谁也帮不了,只能刘涛自己走出来。
子明带着船队离开古里北上回大明。
子明派遣先锋队跟着海盗船先回大明,回大明的还有子明的朝奏。
朝奏里一般在说别国派遣中国来朝拜结盟的国属有多少,船队在外面得到的奇珍异兽有多少。但这次朝奏很大不同,刘怀安(子明)的一封朝奏九重天,激起细浪三五千!
别国来朝的人数证明航海出行的壮举程度,也表现大明在外受欢迎程度。第一,朝奏来得太快,比郑和时期的还要快,大臣们没来得及反应。第二,朝奏里不仅有以往的数据还标注了一点,携带黄金千万回京师。第三,子明只是一个举人居然统领整个船队,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件事。
朝庭上下都在议论这事,一边批判子明的胆大妄为,同海船的监官失职,实属该死。一边在讨论这千万斤黄金的真假,饶是以前从未有过,这会不会是假消息。
杨溥来到刘涛跟前,“子明说的黄金之事可是真?”
文人总是喜欢夸大其词,所以黄金千万斤,人人都抱着可信可不信的态度。
刘涛将子明送回的家书收好,“杨大人想打那批金子的主意?”
杨溥坐下,“真的有千万斤黄金?”
刘涛站起穿戴蓑衣斗笠,“是真是假回来便知,本官有事要外出,先走一步。”
“刘大人若是没有奏折上说的那般便是欺君之罪,这可是要砍头的。”从户部过来的户部大人说。
“健康,那些御史们正在起稿弹劾子明,再次弹劾你养儿不教,你打算如何处理?”礼部大人来说。
这些大人都打着金子的主意,若是有了这些金子一切都好办许多。户部可以不用为灾年担心,礼部可以用此完善更多礼制,可以用更多金箔装饰典席,兵部也不用与户部扯皮要银子。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说着李涛离开内阁。
刘涛这是公然的擅离职守,明目张胆的离开内阁,当着三大巨头的面离开皇城。
然而杨溥对刘涛这种胆大的行为无可奈何,刘涛有这个权利提前离开皇城。
皇城里讨论的事,不可能只在皇城里流传,很快就传到坊间。百姓们的注意点比大臣们简单多了,直接放到黄金的斤两上。
“黄金千万斤啊!是斤不是两!”
“若是谁能带回黄金万两是大功,现在是千万斤,这是何等大功?!”
“这下子,刘大人府里又出了位奇才。想当年郑国公出海都未能带回如此之多黄金。这让小小的举人做到了。”
“想想就高兴,设若我有这么多金子,我该睡梦笑醒。”
“郑国公带的都是些珍稀物品,而这位刘怀安带的是黄白之物,孰轻孰重尚未清楚,怎么能说刘怀安比郑国公厉害?”
“我不与你说,走,走走。”
一群畅想的人说得好好的却被理智的人打断了兴致,理智人真是不会说话,扫兴得很。
刘涛骑着高头大马走过必经之路,由于是下雨天,能偶尔听到几声坊间的谈论。
但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让刘涛心情愉悦,刘涛竖着耳朵想听更多。这样好回去学与那妇人听,让那妇人也开心一二。
刘涛可以想象秦素兰接到家书时的眉开眼笑,听到外人赞美她儿子时的笑魇如花。
徐娇听到前院讨论的事儿知道刘怀安有派人送信回京,心里想着那封属于她自己的信。一直赖在母亲院子不走,就是想第一时间得到那封来自海外的又属于她的信。
徐家魏国公世子夫人听到夫君带回的传言,就到婆母屋子里等候姑子徐娇,想从姑子那儿得到最新消息。
“小姑子,你可是在等我?”
徐娇很失望见着的是大嫂,“大嫂尽是促狭我。”徐娇又坐回去。
世子夫人靠近徐娇,“外面的传闻可是真?”
“谁知?不是还没回吗?等回大明了不就知道了。”徐娇是迫不及待的想见到那个可恶的人儿。
“小姐,小姐。”徐娇的贴身丫鬟清屏在外面叫。
徐娇站起来三两步走出去,“可是有信来了。”
清屏顿时感觉不好,她之所以这般兴喜的叫是因为河池里的荷花开了。清屏有些尴尬的将手里的荷花送出去,“小姐,是您最喜欢的荷花开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语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