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争气,一回归便给了平南王极大的惊喜。他偷偷指点南军破了缅甸东吁王军,又平了邛水十五洞司起义,大败蛮人起义。
外人不知道都以为是平南王的用兵如神,却不知这是得益于平南王身后的这个儿子。
同时,王慈经过努力,获取了南军好几位重将的赏识,连平南王也大方拨出了一半的暗卫和亲兵随他调遣。这讯息很明显。
平南王府内部早已有了共识,认定了王慈才会是南军最后的接班人。而平南王世子和嫡次子一个身体不好,一个胆小怕事,只要能保住荣华,他二人对此倒是毫无异议。
正因为王慈在南军和王府内部的卓然地位,才使得即便嘉和也对其言听计从,不敢半点忤逆。
十个月前,“王慈”偷偷回到了邢台王家。
对于这个一直被王员外宣称闭门苦读的孩儿的突然出现,周围倒也没有人惊讶。
人如其名,王慈是以一个仁善高雅的贵公子形象出现的。他乐善好施,宽宏大量,只要他力所能及,只要能救人出苦难,他都乐于出手。很快他便通过努力赢得了极好的声誉与口碑。
在当地,只要谈及王慈,如雷贯耳的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毫不吝惜口中赞誉之词。这也是千金宴他横空出世后,不管是皇帝或崔奕横的人,去调查王慈的身份却一无所疑的原因。
回归后的王慈实际便开始了南军在京城的布控,他跟着杨三以杨家表亲的身份流连茶馆酒楼,访遍了京城各地,认识了不少名流,直至千金宴……
很快,他通过谋划和努力,在京城也打响了名声。
平南王府原本的计划,是要内外双管齐下发动兵变。
他们计划很周到,抛开朝廷内部的布控不说,仅仅是家族间的联姻,他们也都考虑得仔仔细细!
从嘉和与崔奕横的婚事,沈默晴与陈家的婚事,汪家女儿与山西布政使家儿子的联姻,每一步都不是信手捻来,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地布局。
就说沈默晴的婚事吧,只要平南王之女与陈家联姻成功,他们大可以或在先帝身上做文章,或捏造现皇帝的多重罪名,胁迫一呼百应的陈老爷子起草一份名正言顺的讨伐檄文。
即便是汪玉婷那不起眼的婚事,有了掌控山西经济命脉的布政使的参与,也能凭借着那取之不竭的煤矿保证他们起兵所需的源源不断的资金。
到时候,外有他们南军熊虎之师正面讨伐和外族适时的牵制,内有他们已悄悄策反的几支“义军”,加上平南王带入京的兵马,王慈嘉和手中的精兵和暗卫,以及最近一年悄悄化整为零潜入京城的人马和宫中暗布的杀手相配合,皇帝必然腹背受敌!
再有他们对勋贵老族一鼓动,就单单是各家的亲兵精卫就足以将皇宫围个水泄不通!
所以,他们的赢面并不小!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那些联姻的布局要么没实现,要么没了作用,甚至在朝廷内部的布局也莫名其妙就突然土崩瓦解。
王慈觉得此刻已不再是行动的好时机,若先前有五成把握,那么此刻,连一成的机会也没有了!
可平南王等不了了!
他等了十几年,谋划了十几年,他没有更多时间再等待了!
那么,来就来吧!
王慈觉得,不论如何,他还是先回到他的位置上去才对!他不再是王慈,此刻的他,终于恢复了他原有的名字:朱景炽!
……
☆、第八七零章 入京
而事实不管是沈默云,或是皇帝等人,听到了这出戏也都是咋舌不已。
他们自然不信天底下有这样的巧合,这完完全全就是当着天下人唱的一出戏!
这种时候来认亲,目的就很显然了!这是等同于将王慈推到了所有人的眼前!告诉各位,这一位才是他的接班人!
这位京畿之地名望如日中天,仁和善良的王某竟然是平南王的嫡公子!想必很快便会有人罗列出王公子的好来:从扶危救困,到施粥济银,从雪中送炭,到路见不平……随后一个讯息和暗示便将出现:若这样的人夺得了天下,将会是如何一片繁荣昌盛,国富民强,人间不疾苦,世间无烦恼!……
皇帝也是震怒!
王慈在他眼皮子底下活动这么久,几番调查下,他还以为王慈最多只是个被平南王授以特权的庶子或是南军某将领的儿子。怎么也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是自己的堂弟弟!
不,不是王慈,以后要叫他朱景炽!
皇帝冷哼着折断了一支狼毫……
两日后,平南王的人马终于到了京城郊外不远处。
皇帝派去出城迎接平南王的,是陈老爷子和郭老将军。
皇帝为了这一人选头疼了多日,原本想让自己的皇弟前往,又怕吃了对方的亏,最后才选定了这个一文一武的老姜搭配。
没办法,也只有这两位才能从辈分,能力到气场都不输于对方。
那五千精兵被要求在外城门南边的五十里处扎营。而平南王本人只能带五十名精兵入城。
似是早知如此,平南王哈哈大笑,甩出了一张圣旨,只说自己得到过先帝特许,自然该得到特权,不能与一般藩王同等待遇。
这张圣旨就是当年先帝为了得到这位骁勇善战的皇弟的支持而许下的承诺。里边既保证了平南王的藩位,在藩地的各种特权以及财政军事的独立自主权,还答应了永不削藩,甚至连一般藩王就藩前必须交出世子作为扣押的质子那一条也取消了。
这道圣旨是先帝那个动乱年代权宜下的产物,可到了本朝,却成了皇帝束手束脚没法展开抱负的一道绳索。
最后,在双方将近一个多时辰的僵持和相互妥协后,平南王被允许带五百名亲兵入了京。
一入外城门,平南王一行人便被邀请入住万寿山。
平南王自然不愿,强烈要求入住自己在京中北城的王府。
最后,皇帝派出了三支御林军去“劝阻”,这才勉强将平南王一行人请到了万寿山。
而平南王本人则被应允带上五十亲兵入宫觐见皇帝和太后。
进宫这一路,京城几条主街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百姓们蜂拥而至,谁都想瞧瞧这位如雷贯耳,只闻其名从未见其人,连先帝都要退避三舍的平南王究竟是不是豹眼狮鼻,络腮长须似阎王。
沈默云带着几个侍女早早便在太白楼包间里等着一观平南王的派头。
事实上,沈沐也来了!他还是带着夏红绸来的!
沈沐当然不是来看热闹,他只是来欣赏敌人的痛苦,仅此而已!
他要将夏红绸丢到平南王的跟前,看看对方敢不敢认。
皇帝再次纵容了他的胡作非为。
昨晚,沈沐竟然难得没有喝酒,直接跑去找了皇帝安置在沈府的侍卫长,明言他要带夏红绸第二日去一观平南王入京的盛况。
侍卫长将消息传递了上去,皇帝允了。
对于皇帝来说,于公,他希望早早激怒对方,那样便能直接抓了对方的把柄,立即动手,将这个反贼捉拿,还省去了兵戎相见!于私,他也希望叫这位不可一世的皇叔吃个瘪,以舒胸中怨气。
52书库推荐浏览: 弱水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