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这话说的也算是实话,不说其他地方,至少白鹿镇这边百姓过的很好。”杨文霄又道。
不知道是何原因,白鹿镇这块地界,几十年来风调雨顺,旁的地方会有的旱灾涝灾蝗灾疫灾等天灾,通通没有。
再加上有谷院长镇着,没有什么仗势欺人的事存在,白鹿镇的百姓过的比京城的百姓还要安稳。
“所以说是托了太上皇您的福。”童铁虎接话道。
“为何不说是那批宝藏的福呢?”杨文霄问。
“这个……”
这个话题跳跃的有些快,童铁虎卡壳了。
果然句句带刺。
“我听说,乔小麦那丫头说那批宝藏沾染着百姓的血,不吉利。要我说,或许正是因为这煞气太重,所以老天不得不用风调雨顺来中和。”
“顾盛,你说呢?”
第413章 上山
童铁虎“……”
他呵呵笑了几句,“您说得是。”
“可现在这批宝藏不见了,没有煞气镇着,是不是老天就会把这块地的风调雨顺给收走呢?”杨文霄又问。
童铁虎“……”
他脊背上出了一层冷汗。
宝藏丢失,的确是他之过。
他咬牙道,“太上皇,我是真不知那宝藏去了哪里。”
“嗯,你几乎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儿我知道。”杨文霄点了点头。
童铁虎“……”
句句都在怼。
一点儿都看不出太上皇是八十九岁的人,这思维这嘲讽,完全不输给小年轻。
“说说你幼年时的事吧。”杨文霄又道。
童铁虎脑袋转了转,不知杨文霄此话的重点是什么。
他年幼时的事,难道是让他说说他父亲?
这个说起来就简单了,那个女人没出现之前,他身为嫡子日子过的很是不错,虽然也有姨娘生的庶子庶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地位。
直到那个女人出现,勾了他父亲的魂。
然后,对于年幼的他来说,天塌了。
被送到东海边的一个小镇,人生地不熟,他亲娘整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他那时候才六岁,整日也过的小心翼翼。
熬了几年,突然有一天,那女人派人来接他了。
然后他就来这里了。
来到安平村,那个女人待他挺好,把他当亲儿子看,还给他留了一些人。
听风阁就是那女人建立的。
只是,那女人死的太早了。
或许,她若是一直活着的话,他也会把她当做亲娘侍奉。
可惜没有如果。
等童铁虎把幼年不多的记忆说完,御辇来到了山脚之下,杨文霄下了御辇,打算步行上山。
“皇爷爷,上山的小道已经修过了,您可以乘坐御辇上山。”杨晔担心他身子承受不住,赶紧出言相劝。
“不用,正好走一走。”杨文霄摆手,转而看向了童铁虎,“顾盛,你恨她吗?”
童铁虎忙道,“不恨。”
“真的不恨?”杨文霄笑了笑,接过高连递过来的拐杖,抬步迈上了台阶。
童铁虎跟随其后,“幼年时恨过,可现在过去了几十年,早已经不恨了。”
要恨,也是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除了他娘之外还有几位姨娘,对于宠妾灭妻这回事,他看透了。
重点在男人呐。
杨文霄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话倒是不错,几十年的光阴,足够将恨磨平。”
可是,恨能磨平。
思念却是不能。
随着时间的流逝,思念只会越来越深。
他自嘲的笑了一下,抬眸看向了四周。
公鸡山海拔只有五百余米,不高,上面生长的树木也很普通,他一直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在此处定居。
大齐土地广袤,江山秀丽,为什么偏偏选在了这里呢?
这是个未解的谜语。
当年的她,是不是常常在山中穿梭呢?
他现在脚下所踩的土地,她也曾踏足过吗?
不知道。
他没有答案。
“顾盛,说说她吧,她当年是如何教导你的?”他又开了口。
童铁虎应声,隐去童六的部分,讲了几个细节。
伴随着他的讲述,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密道跟前。
第414章 账本和账册
密道跟前大变样,开辟出了一大块空地,四周有士兵把守。
杨旺凑上前来,“皇爷爷,要不要歇一歇喝口茶水?”
“皇爷爷,歇一歇吧。”杨晔也开口。
杨文霄嗯了一声,环视四周,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虽然山中清凉,但毕竟是夏季,来到密道跟前,周身出了一层细汗。
侍女拎着茶壶过来,为他倒上茶水。
“顾盛,你坐。”杨文霄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童铁虎忙摆手,道着不敢,等换来了杨文霄的瞪眼,立马小心翼翼的坐了。
“你那赈灾的账本呢?”杨文霄问。
童铁虎赶紧看向了跟乔小麦站到一块的童三郎。
童三郎走上前来,把手中拎着的布兜打开,恭声道,“三千万两白银的每一笔花销以及宝藏的账册,全在这里了。”
杨晔接过布兜,交给了杨文霄。
账本虽然被保护的很好,但一眼便能看出有些年头了。
杨文霄先将最上面的那本账本打开,入目的依旧是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他怔了怔,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暗自叹息一声,他定睛仔细瞧内容。
最前面写着一条:大业元年,东南阳岭府发水灾,取五万两白银购买粮食,设粥棚救济灾民。
大业,这是杨文霄做皇帝时的年号。
大业元年,他做皇帝的第一年,阳岭府在东南大齐边境,那时候大齐初建百废待兴国库空虚,最后是他自己掏了私库救灾。
想不到,那人在他当皇帝的第一年便暗暗的帮着他了。
五十年,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他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
现在却以这种方式让他重新忆起,措不及防。
胸口有热流奔腾流淌,眼眶也发热,他握着账本的大手轻微的抖了几下。
“小晔子,过来,你念一念。”杨文霄闭上了眼睛。
杨晔忙接过账本,关切的瞧向杨文霄,“皇爷爷,您没事吧?”
“没事,有些疲累。”
杨晔见他脸色的确不像是有大碍,这才低头看向账本,瞧见这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他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写的还不如他第一次握笔时写的呢。
清了清喉咙,他开始读了起来:
大业元年东,江东府发生雪灾,取白银十万两买粮买御寒衣物,救济百姓。
大业三年春,川渝府发生涝灾,数万顷良田被淹,颗粒无收,取白银三十万两,买粮救济灾民。
52书库推荐浏览: 乔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