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乔小麦没去,她自己走回乔家。
若非张氏和童兴达的生老病死,她不准备再踏足那边。
童三郎一个人去了新宅,一家子人全都在家里待着,童家的红薯和豆子种得比旁人晚一个多月,这会儿还不到收获的时间,因此童家人挺清闲。
尤其今日是个大日子,就算是处于秋收时节也要待在家里等消息!
童三郎望着众人期待的神色,神色淡淡的张口道,“中了头名,解元。”
中了头名,解元。
这话一出,众人把这六个字在脑中转了一圈,随后童铁虎笑了起来,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童兴达哈哈仰天大笑了起来,几步来到童三郎跟前,一边拍着他的肩膀一边夸,“不错,不愧是我的儿子!”
童三郎想起刚才孙氏拍乔美盼的情形,心中微妙……
第683章 摆酒席庆祝吧!
而张氏却是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心思仍然有些恍惚,“三郎,你成秀才了?”
“成了,成了!”朱红云倒是反应的很快,她喜得笑的见牙不见眼。
童三郎这自学挺厉害啊。
哎哟童家可真是棒,虽然家产被没收了可现在出了个秀才!
嫁入童家可真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不过随即想到家里目前的情况,她看向张氏的眼神多了几分懊恼,蠢,蠢死了,竟然当着童三郎的面编排乔小麦和别的男人不干不净,这种话能当着童三郎的面说吗?
应该私底下悄悄的传得人尽皆知啊!
看看,因为这事惹恼了童三郎分家了吧。
这分家之后,她和童二郎能捞到的好处就少了。
张氏可不知道朱红云这会儿正在心里骂自己蠢,确认自己儿子真的考上秀才了,不由蹦了起来,是真的蹦了起来,快步奔到童三郎身边,学着童兴达的模样拍童三郎另外一边的肩膀。
童大郎李柔夫妇憨厚的面上都带着笑,也来到童三郎跟前,口中说着恭喜。
朱红云见此,忙也拉着童二郎上前,脸笑成了花,口中像是抹了蜜,好听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说。
童三郎脸色始终淡淡的,不言不语。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敲锣声音,报喜的人到了。
报喜的人坐着的是马车,不过特意压低了速度,免得赶到秀才家中结果中了秀才的人还在路上。
等进了村,他们便下了马,一边打听童家的具体方位一边敲着铜锣,叮叮咣咣的很是热闹,吸引无数乡亲。
在安平村的历史上,童三郎是第一个考上秀才的人。
这样的喜报是第一次出现在安平村之中。
这种情景,几十年也难见一次,不能错过!
“报喜的人来了。”童三郎身形一闪,从自家人的包围圈中退出,他几步来到了门口。
不远处,一群乡民簇拥着三个衙役走了过来,童三郎主动迎了上去打招呼,三个衙役道着恭喜,童三郎侧开身子把他们往家里迎。
童铁虎这时候也出来了,把三位衙役迎进家门,端上早就准备好的糖水,当然还有辛苦费。
三个衙役放了鞭炮,而后当着众位乡亲的面把喜报念了一遍,上面写着童三郎的籍贯和这次所考中的名次,念完之后把这喜报交给童三郎。
这上面带着官府的大印,是参加会试的准考证,得好好放着。
三个衙役又留了一会儿,说了些道贺的话,而后便上马走了。
衙役走了,围观的乡亲们道贺之后也走了,这个喜庆的时刻,应该留给童家人。
“三郎他爹,你去镇上极味居定桌酒席,今个儿咱一家乐呵乐呵吧!”张氏喜滋滋的看向童兴达。
上次乔小麦给的一千六百两银子全是童兴达在攥着。
童兴达闻言,哼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去了一些,“极味居一桌子菜要一百两!我看不如就在家里摆一摆,请亲朋好友和全村子的人聚一聚。”
安平村出现的第一个秀才,这可是开创历史的大事!
这庆祝的排场怎么也不能比童铁虎的六十大寿小!
全村的人都要来!宴席的档次要再提高!
第684章 她是不是藏私了?
张氏听了童兴达的话,耐着性子道,“全村的人一块庆祝,这是当然的。只是今个儿咱们自己家也要庆祝一下嘛,不点贵的,花不了那么多银子。”
自打她被童兴达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以来,就没吃过一顿好的。
盼着乔小麦给做,结果合离这俩字都甩出来了。
合离,有杨晔撑腰,说不定真的能合离,她可不愿合离,再加上童三郎考试在即,所以她忍着。
现在童三郎考完了,也中了秀才了,当然要大吃一顿庆祝了!
“说的也是。”童兴达想了想张氏的话,自己家先庆祝一下,而后请全村的人热闹,嗯,流程就应该是这样。
童兴达看向了童三郎,“三郎,走,去极味居。”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童三郎摇头。
“全村庆祝的事也不必了,会试一个月后开考,我把家里的活忙完就准备去府城。”
童兴达闻言,脸色沉了下来,“你忙谁家的活计?”
“小麦家的。”童三郎也不隐瞒,反正隐瞒也隐瞒不了,“京城中书舍人范大人的公子向小麦订购了五百斤红薯干,我得帮着她做。”
“订购?”此言一出,一直没吭声的童铁虎突然出声。
童三郎闻言,眸底有笑意一闪而过,乔小麦整天把订单快递之类的现代词汇挂在嘴边,他听的多了,不由也跟着说了。
“是。小麦做的红薯干不错,之前范公子离开白鹿镇的时候买了一些,觉得好吃,又托人过来传话,说准备购买五百斤,银子都已经给了,我和小麦必须赶快把这批货赶出来。”
“什么红薯干?”童兴达疑惑出声。
自打上次吵了一次架,这是童三郎第一次来新宅那边,做红薯干是在庄园那边,因此他们都还不知道。
这事儿瞒也瞒不住,况且童三郎也没打算瞒,红薯品质不同,就算知道了方法也不可能把一文钱三斤的红薯给卖出高价来。
他把做红薯干的事讲了讲。
听得在场的人眼睛都红了。
三百文一斤!!!
而且范大人的公子一下子要了五百斤!
这一共是多少钱来着?
在心里算明白一共能得多少银钱之后,他们不仅眼睛红,连脸也红了。
这是一百五十两银子啊!
乔小麦这个贱人,随便折腾一下就能赚这么多银子!
童兴达深深的吸了口气,努力压着怒火道,“都这么久了,你竟没拿回家一丁点儿?白养活你这么大!”
“我这就回去拿。”童三郎说着抬步就要走。
“等等!还有方子呢?那红薯干是咋做的?”童兴达又问。
52书库推荐浏览: 乔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