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霄竟然一个字都没问长寿的事,一个字都没问!话题都没往这上面拐一下,这说明杨文霄对贝赟不信任或者是暂时不关注长生了吧?
甭管哪一种,只要杨文霄不问,这就是好事。
乔小麦贝灵素当即恭敬的退出了大殿。
杨文霄等这三人一走,视线落在了大殿正中间的皮影戏上,好一会儿之后他叹了口气,拿起乔小麦送来的西游记手稿看了起来。
乔小麦看的西游记是电视上的,没看过原著,原著怎么描写的她不清楚,她不清楚,那童三郎就根据这个时空的特色自己往上加,但总体框架没有变。
这样的经典之作,只要大的框架在,就算细节有所不同,但经典就是经典,即使放在另一个时空也难挡它的魅力。
杨文霄一看就入迷了。
第1517章 西游记的魅力
杨文霄看入迷了,等他废寝忘食的看完已经是深夜。
高连劝了他好几次,让他快点歇息,结果他还是坚持熬夜看完了。
为此高连中间特意派人去了趟乔府,让乔小麦童三郎快点把剩下的稿子送过来,免得让杨文霄等更。
乔小麦童三郎两人听了小太监的口述,只能摇头。
剩下的故事在脑子里,还没写出来呢。
再说就算是写出来了,送给杨文霄的手稿也不能差,得重新抄写一遍,杨文霄真等不及的话,可以让人排皮影戏解闷。
真的,皮影戏挺有趣的,之间乔小麦贝灵素海风三人练习时很愉快呢。
小太监得了这样的话,回去告诉高连,高连一阵无语。
话说杨文霄九十一大寿,乔小麦送的寿礼竟然只是一本书和一场皮影戏,而且皮影戏的内容还是猪八戒背媳妇,这啥意思?
过寿呢弄一只猪精来表演,这是要干嘛?
也就是杨文霄性子好,不和乔小麦计较,若是换一个人的话,杨文霄铁定要怒了。
不过,谁让对方是乔小麦呢,大齐活着的传奇,转世的财神,她在杨文霄跟前还真有敷衍的资本。
等杨文霄看完西游记前面的手稿,他一边服侍杨文霄歇下一边把乔小麦的话说了。
杨文霄听了,哼笑一声,“也不算是敷衍吧,和以前的精心程度没法比,但和那些文武百官送的贺礼比起来也不算差。”
书籍里面所蕴含的东西,甚至比那些精美的物件还要高一些。
想一想孙悟空这个猴子,他不由勾了勾唇,“很好,很好。你告诉三郎,让他慢慢写,不急,千万别为了速度而降低质量,这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是应该拍成皮影戏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那要不在醉仙楼开始说书?”高连问道。
“先加快速度把公主皇子这本给说了,然后安排西游记。”杨文霄道。
公主皇子这本书因为里面有不少医药学的知识,所以实用价值很高,这本书必须广为流传,他已经命人加班加点的印刷了,这本书必须流传到大齐所有地方。
不急,这个事儿急不来。
西游记的再缓一缓。
真好,这种充盈的、挣钱的法子一个接一个的日子真好。
青砖路运河并不算什么,很快就能完成嘛。
这么一想,杨文霄心里轻松了。
乔小麦心里也轻松了。
之前她还担心只靠着庄绿荷无法让那些富人捐衣服捐食物,现在有贝赟出手相帮,那这事儿就容易多了。
那些富人不缺银两,更不缺衣服食物,她了解那些世家大族过着一种怎样奢靡的日子,且只说极味居,那些人点的饭菜从没吃完过,包厢里的客人每次都能留下一大桌剩菜。
这些剩下来的饭菜最初极味居都是拿回去喂牲畜,极味居也养了一些家畜,自给自足。
后来她参与进来了,就让人把这些剩菜当馅做成包子,一文钱一个卖给普通百姓。
别说,销量很好,每次出笼都能销售一空。
第1518章 捐捐捐
包厢里的客人点的很多是肉菜,即使不是肉菜里面的调料油水也放的很足,这样的剩饭菜当做馅料包成包子,油水足,口感好,普通百姓很爱吃。
因为是用白面包的包子,而且还是抢了家畜的口粮,所以卖包子这一项对于极味居来说是亏本的。
但乔小麦坚持了下来,没让洪掌柜改。
这是劫富济贫,用富人剩下的饭菜去帮助穷人,这是做好事。
只要能做好事,亏一点又如何呢。
极味居家大业大,不怕这种亏损。
于是极味居的杂菜包子就成了极味居的特色,后来醉仙楼也开始学,于是出自这两大酒楼的杂菜包子成了一绝,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欢。
普通百姓可没那么多讲究,剩菜就剩菜呗,高温一蒸啥都没有了,他们吃的喷香。
那些富人们除了饭菜浪费这一项,其他方面也挺费的,比如说衣服吧,光是府内的丫鬟小厮每季都有新衣服穿,而且若是搁世家大族里,还不止一套。
连丫鬟换个季就有几套新衣,更别提是那些少爷小姐了,那衣服更是多到穿不完。
比如说白芷,她从小到大每年做的新衣有上百套,她小时候长身子,这些衣服只穿一年就用不上了,有的甚至还是崭新崭新的,等长大以后,她衣服就更多了,每次换季能做个几十套,天天穿都不重样。
白府有银子,当初白老王爷跟着杨文霄打天下,抢了不少好东西,支撑得起白芷这样浪费。
那些世家大族更是几百年来都是这样浪费的,好好的衣服,不穿就扔了。
即使乔小麦以前是个富二代,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是仍觉得心疼。
为此她还和童三郎念叨过,就凭她家的条件,和这个时空那些世家大族比起来,只能称之为小康。
不,有的连小康都称不上,只能说刚裹得住温饱。
她早就对这种情况看不惯了,现在多了个贝赟,终于改善一下了。
她特意让贝赟准备个本本,每家每户捐了多少东西都记录下来,等到年底的时候看谁家捐的最多,那就让杨文霄嘉奖一下这家。
反正是口头上的嘉奖,实在不行再制作个牌匾,总之花费不了多少东西。
把富人的奢靡浪费转到贫民身上,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大非常大的好事。
这才是真正值得载入史册的东西。
贝赟现在很听乔小麦的话,乔小麦让他拿本本记录,他就拿着本本记录,每户人家后面详细的记着捐了多少衣服,捐了多少食物,这些食物是好的还是剩饭剩菜,他通通记录了下来。
他记录的时候那些捐献的富人就在一旁瞧着,见他记的这么详细,捐得少的就不好意思了。
别人家拿的都是好饭好菜好点心,他家却是弄一些喂猪的剩饭剩菜,若是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偏偏记载这事的是贝赟贝神医,哎呀,真是丢脸呀!
觉得丢脸了,那些人赶紧回家搜罗好东西,对此贝赟是乐见其成的,这些人捐的多了,那他的业绩也就提高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乔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