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苏年锦从晴丹手上接过帕子道谢着。
屏风后,男子咳嗽得厉害。
“你莫要太快死了,否则我下半辈子又会无聊了。”苏年锦仗着年幼天真地说道。
晴丹少不得要教育一番:“你这话要是让你爹爹听到了,又要打你了。”
屏风后的男子,手握得紧,原本紧抿成一条线的嘴唇有了些弧度。
☆、第二章 赶出苏府
出了花月楼的门,苏年锦才意识到自己的簪子还落在了晴丹的房中,左右不过是一只银簪,下次再来拿便好,反正那棋还只下了一半。
上了停在街口的马车,车夫便焦急地说道:“府中派人来找了好几回,都找不到小姐您,您在哪逛呢?”
“府上找我?”苏年锦好奇,府上除了嫡母会让她绣些帕子外,其余没人会来在意她一个小小的庶女。
路上不过一刻钟的功夫。
便到了苏府。
苏府是右相之宅,气派得紧,亭台楼阁数不胜数。
光是大门,便是十分的气派。
庶女是不能从大门进的,苏家是十分注重礼仪伦常的。
到了偏门,她甫一下马车,门口便站着她的生母张姨娘和亲弟苏珍川,还有一个约莫着八岁的小姑娘,是她的小妹。
“好你个逆女,当年苏老夫人心善,将你这个端午生的孽种留了下来,如今倒好还要毁了你父亲的前途。”张姨娘睁着凶狠的大眼,怒气翻腾地指着苏年锦骂道。
苏年锦甚是糊涂,自己哪里就毁了父亲的前途了?
“跪下!”张姨娘厉声凶道。
苏年锦乖乖地听话下跪,生母毕竟于她有养育之恩。
张姨娘指着身边两个仆人说道:“去把三姑娘的衣服给扒了,关紧了苏府的门,日后她便不是我们苏府的人了!”
这话听在苏年锦的耳里,她委屈地抬起头问着自己的生母道:“姨娘,为何?”
“为何?就因为你命不好,主母和苏老夫人也都说了要把你赶出苏府,她们心善,就由我张氏来做这个恶人,还不快扒了她的外衣!”张氏语气甚是狠厉。
那个八岁的妹妹苏珍珠抱着张氏的大腿,对着苏年锦鄙夷道:“姨娘莫要为了这个扫把星生气。”
苏年锦被人扒衣物之时反抗地紧,说道:“我是苏府的三姑娘,你们扒我衣服,不就是等于在丧我名节吗?”
“还要什么名节,出了事由我张氏担着!”张姨娘说完后,就自己动手去扒了苏年锦的衣服,只给她留下了一件蔽体的中衣。
苏年锦流下了眼泪,她不明白为何会这样,明明出门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啊!
她要进去之时,这偏门被人关了起来。
天上开始洋洋洒洒地飘着雪花了,不一会儿,地上被家丁扫尽的积雪又慢慢地开始厚了起来。
腊月的天暗的很快。
苏年锦紧紧地抱着自己的身子,不甘心地敲着偏门。
冷意渗透了骨髓。
过了不知许久,偏门被再一次的打开,出来的是她的奶娘,她忙问道:“奶娘,是不是姨娘让我进去了?”
“三姑娘呐,你是个命苦的,端午生辰已是不好,所以那张姨娘不肯喂你一口奶,如今这你和侍郎的顶头上司钱大人刚刚换了庚帖,这钱大人就暴毙了,府中就说你是不祥之人,不能再留你在府上。”奶娘心疼地说道。
“钱大人,钱大人的孙女不是和我一般大吗?”苏年锦疑惑道,“我不过是只有十三豆蔻年华,这么小年纪怎会换庚帖呢?”
“您是庶女,要是能做尚书夫人也是您的福气,不过这钱大人一死府上是断然不敢留你了的。”奶娘眼角流着眼泪,“本想给您拿些衣物的,张姨娘说了谁要是接济您,日后就不能留在相爷府了,我这家中还有……”
苏年锦倒是明白了过来,好一个苏府,这是存了逼她死的心呐!若是没有外衣保暖身子,这么冷的天她必定冻死,连一个铜板都不给她留。
银簪,好在她还有一银簪在花月楼。
踏出一步,冷意直窜心肺,她哆嗦着往前走着。
才走到苏府正门,她便受不了地瘫倒在地上。
此时正门被打开,走出来了一个小小的人儿,是父亲嫡出之子苏珍乾。
“你若是在这跪上一个时辰,我便去求父亲让你进来。”小小的公子背着手说道,好生神气。
苏年锦祈求地看着苏珍乾,这位弟弟是父亲和祖父最宠爱的孩子,若是他求情自然是好的,以她现在要走到花月楼是不可能的。
苏珍乾见她跪着,便进了门。
门内,苏珍珠提着小灯笼问道:“你还真的要替她求情吗?先生都夸奖她的学问好,若是她离开了,我们就不会被爹爹骂了。”
苏珍乾瞧着旁边的一桶水说道:“你去用这个浇她,这么冷的天,被这个浇了她肯定受不了。”
“恩,好。”小小的苏珍珠便开始让丫鬟帮忙将水提了出去。
苏年锦乖巧地跪在地上,积雪的冷意透过膝盖骨直直地传到了她的全身。
她累极了,便闭眼假寐。
膝盖处又传来一阵刺疼,睁开眼,便看见苏珍珠将一个水桶的水全数地倒在了她的膝盖边,瞬时间结了冰。
“啊!”忍不住巨疼,她惊呼出声。
苏珍珠和苏珍乾在一旁因为玩闹笑得十分地开心。
苏年锦盯着高高在上的苏府的牌匾,心中恨极,却也抵挡不住眼前的昏暗,直直地晕了过去,迷糊间,她听到苏珍川的声音说将她扔到乱葬岗的蛇坑中去喂蛇。
“啊!”苏年锦发出一声惊呼。
“东家,你这是又做噩梦了?”一四十出头的女子递上一杯茶给了因噩梦头上噙满了汗珠的女人。
佘笙望着面前江南风味十足的园林,流年似水,已然过去十年了,可这十年中当日的场景,一直在她的梦魇中不断。
☆、第三章 重病缠身
印皇二十五年,绍兴府。
腊月来临,在这江南水城里百姓丝毫不得闲,忙碌得紧。
河边两处的人家挂满了新制好的腊肠,挂着一串串地诱人的紧。黄酒冬酿是每户人家的大事情,走在巷子里便能闻到飘着的酒香味。
有一处地方却是例外,那里飘着的只有越茶的茶香味。
那便是在江浙两地有不小名气的一壶茶坊,茶坊一楼人多却也是清净,二楼包厢之处那是挥金如土。
离茶坊不远处有个大园子,便是坊主的府上。
佘笙披上了一件披风,喝了五娘递上来的茶,心中便暖意上来了,当初那冻得直叫的苏年锦好像已经是前世之事了。
五娘如乃是茶坊管事,今有四十余岁,倒是风韵犹存,淡扫著眉也是漂亮的紧。
“一壶茶坊生意是越发的好了,还有茶庄那边明年的订单也都满了,东家不如这个冬日去两广,那里听客人说暖和点。”五娘不放心地看着佘笙的脚。
52书库推荐浏览: 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