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二姨娘俩又喜又怕。喜的是,外甥家竟然有贡品,要送去京城,那可是给皇帝吃的。那是不是说,没人敢欺负韩林了?怕的是,要是碰坏了,给外甥惹祸咋办?从那以后,娘俩都不敢靠近葡萄架。
韩林,又告诉二姨,“晓晓张罗给您和栓子盖两间房子,您看房子盖在哪里好!”
二姨都激动的说不出话,她没想到晓晓能张罗给她们盖房子。平复了半晌,才说出来,让韩林决定。
韩林,已经想过了,他们住的院子,肯定要扩大,所以附近不适合在盖别的房子。就想着在大姑他们住的地方旁边,给二姨盖两间房。二姨,当然是一百个满意。
韩林就趁热打铁,就着修路砍倒了很多的树木,在给大姑家住的院子旁的同一个水平线上,给二姨也盖上了一个三间木屋,围上了半人高的围墙。
搬进木屋那天,二姨让韩林带她去了,韩林爹娘的坟上看看,在姐姐的坟前,二姨肆无忌怠的哭得酣畅淋漓。
亲爹娘,亲兄弟,都没有收留她,是外甥和外甥媳妇儿,给她和儿子安了一个家,她谢谢姐姐和姐夫,生了一个好儿子,娶了个好媳妇儿,她这个二姨,跟着沾了大光。
还念叨着,姐姐没福气,你那儿媳妇,人不仅长的好,人品也好。
韩林听了心里更不得劲儿,更恨那个老太太。要是娘活着该多好,娘要是活着,爹也不会死。现在家里有钱了,咱们一家四口,该多好啊!爹娘等着抱孙子就成了。
幸好没让晓晓跟着来,也算是韩林有先见之明,就怕二姨哭天抹泪的,惹得小丫头也跟着伤心。
从那以后二姨娘俩,就踏踏实实的,在山上住下了。娘俩个也更勤劳的主动找活干。
晓晓,有时候看不过去,就不让她们干,她们就背着晓晓,偷偷的干。弄的晓晓一点儿则都没有,韩林就劝她,别管了随她们去吧。没过多久山上的路也修好了。
至从这山路修好之后,那陈大公子更是一天一趟的往山上跑。还在新修的山路旁边,靠近大树林子的那一边,伐了一片树,修了个砖瓦结构的小院儿,作为以后上山的落脚点。
小院儿不大,比韩林他们住的院子也大不了多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的东西却应有尽有。
尤其是五间正房,安的全是琉璃窗。里里外外看得个通透,尤其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坐在窗边都能感受到,湛蓝的天空里,清风牧云。
这可把晓晓羡慕坏了,就差上人家扒窗户去了。“没用过玻璃窗,哪知道玻璃窗的忧伤。”韩林看出来她是真的喜欢,就跟刘叔打听,想上秋的时候也盖这样的房子。
陈大公子知道了,发出豪言壮语。只要香米卖的效果好,这小院儿我替你们盖了。
晓晓一听,不就是作弊吗?谁怕谁呀!
次一天,稻田注水的时候,晓晓趁人不注意,往溪水里掺了一些空间里的泉水,这茬水之后,稻田上空的雾气更浓了。
院子里种植的“紫珠”也趋于成熟,晓晓怕这些与真正空间出品的差别太大。就又偷偷的浇了两次空间的泉水。偷偷的尝过味道,与空间出产的味道没有什么不同。才放心的,禀告陈大公子。
当陈大公子和刘叔赶来,看到掩映在婆娑的叶子中间,一大串儿一大串儿硕大的紫色果粒的“紫珠”,都兴奋得无以言表。
刘叔也是,第一次在喜怒不形于色的少东家脸上,看见了“得意忘形”几个字。
就在陈大公子刚吩咐手下,“备车,准备拉往京城的时候。”晓晓,加了一句,“多准备一辆车!”
望着疑惑的陈大公子和刘叔,晓晓让韩林从屋后,搬出来两个,各种着一棵葡萄树的木桶。树上的“紫珠”有一小部分已经成熟,散发着阵阵果香。
“这木桶有点上不了台面,大公子回到京城,只需让人小心一点,换一个好看的大花盆,或者花缸就可以了,送人定是上品。”
陈大公子听晓晓说完,心里一阵狂喜,这两盆要是送给皇上,一定会得到皇上的喜爱。
陈大公子再一次,深深的看了晓晓一眼。真想扒开她的小脑袋看看,她的小脑袋是怎么长的!
同时也很庆幸,是自己先遇到她的,要是让那位的家人先遇到她,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吩咐刘叔,找一些人,守着山下,不许陌生人上山。等刘叔安排好一切,才带着人,护送装扮好的五辆马车,回京城。
两天之后早朝,当威远候向大庆帝启奏,今年的“紫珠”已经大部分护送进京,同来的还有两盆葡萄树。送给皇上观赏。
大庆帝,正觉朝堂上某些人太无趣,两派为了点儿芝麻蒜皮的小事儿争论不休,他们不累,自个儿都看累了。正好威远候的提议,甚得朕心,就命人把葡萄树抬上来,给朕观看。
不大一会儿,由四名内侍,两人一组,抬着两个硕大花盆,走进大殿。
花盆被安放在大殿之上,靠近龙椅的位子,大庆帝很容易看得到。
这么大的阵仗进入,两方人马终能停歇片刻。而大庆帝,却被两棵葡萄树,真真实实的吸引了。
长长的葡萄树藤,依着四根细竹,绕成一圈圈的宛然向上攀爬。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紫色果粒,宛若一个个调皮的孩童,藏身在茂盛的枝叶间。又仿若一个个娇羞的少女,躲在树丛后,偷窥少年郎。
第九十二章财迷晓晓
大庆帝,看着两盆葡萄树,觉得这两盆葡萄树可太好了,不仅养护的好,还给自己解了大围。省得再去面对某些,很无趣的臣子。
就高调的宣布退朝,心想你们吵去吧,没眼色的家伙。然后就叫上四名内侍,搬上两盆葡萄树,又叫上威远候,走跟朕一起去慈宁宫,让母后一同观赏。
想想又回身吩咐,跟在身后的太监总管,去着人把皇后和淑妃请来,一同去母后那里观赏。
等威远候从宫里出来,已经午时了,入府直接进了后宅,老妻带着儿孙还在等消息。
看着威远候进来,后边跟着的两个长随,抬着一个大箱子,这是怎么回事?威远候,让他们先放下。
在吩咐摆饭,本来世家大族的饭桌上,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
可是今天威远候,却摒弃了这一习惯,侃侃而谈的,讲述了今天在宫里发生的一切。
并着重叙述了,皇上让人去请,皇后和淑妃和他一起,去慈宁宫观赏葡萄树。
说到这里,威远侯让侍候在屋里的丫鬟婆子,都先出去,只留下夫人和自家的儿孙。
才郑重的道出了一件事,“你们也知道我平时不善言辞,关键时候说话也不会拐弯儿。今天却拐了个弯儿,我也不知道我拐的对不对。”
看着大家都看着他,在慈宁宫的时候,太后娘娘看着葡萄树就问我,谁想出来的主意,能把葡萄树养的这么好,又能看又能吃,简直是有颗七窍玲珑心,否则哪能养出这么赏心悦目的东西来。我当时就脑子一热,拐出来一句,是臣的干孙女儿想出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