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辞_若兰之华【完结+番外】(322)

阅读记录

  他乐于做戏,幽兰也不拆穿,展袖请他在石案旁落座,客气的回礼:“殿下谬赞。”

  西陵韶华神色微晃,叹道:“犬女青鸾,多年前蒙公主收留,才免受颠肺流离之苦,韶华感激不尽。听闻公主陪辰儿来到西楚,韶华一直想找机会来馆中拜访,向公主当面致谢,可惜俗务缠身,总是不能如愿。这份恩情,韶华无以为报,在西楚境内,公主但有所需,韶华听凭差遣。”

  幽兰并不奇怪这位楚世子会暗中查出这些当年旧事,只是,他在这个当口突然提起旧事,显然不止谢恩这么简单。

  “我与阿鸾情同姐妹,当年事皆是缘分,断不会以此挟恩为难殿下。”幽兰把玩着手中茶盏,水眸轻动,道:“我想,我所求之事,与世子今日来此地的目的,大约是一样的。”

  西陵韶华暗道此女果然聪慧,当下也不再绕弯子,正色道:“韶华此来,是为了送公主出城。”

  即使早有准备,幽兰亦动容不已,强按住狂跳不止的一颗心,她冷静的问:“我如何信你?”

  西陵韶华从袖中取出一块青色环珮,搁在案上,微微笑道:“此物,公主该认识罢。”

  幽兰颤抖着握起环珮,眸中慢慢涌出水泽。

  “他……还好么?”

  西陵韶华郑重点头:“等时机一到,辰儿自会和公主会和。”

  ’

  “唰!”

  话音刚落,一柄寒光烁烁的弯刀已横到他脖子上。突如其来的凉意,令西陵韶华忍不住打了个激灵,他慢慢抬起头,目中依旧含着那点笑意:“公主这是何意?”

  幽兰眼睛发红,胸口控制不住的起伏着,握刀的手却异常坚定:“告诉我,你们之间,究竟是什么交易?”

  西陵韶华垂目盯着有些晃眼的刀刃,半晌,目光悠长的道:“毁掉神女树。”

  ——!

  幽兰手狠狠一抖,利刃割破肌肤,立刻在西陵韶华颈间留下一道血痕。

  鲜红的血滴,落在素白的衣袍上,晕出朵朵红梅似的痕迹。西陵韶华眼皮动也不动,叹道:“这并不是一场严格的交易。他是阿语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无论他最后如何抉择,我都会助他达成心愿,让他平安离开西楚。”

  这消息太过震惊,幽兰好一会儿才回过味儿,不由勃然大怒,反唇讥道:“世子不愧以文采著称于世。明明是为了保住一己私利,却还能冠冕堂皇的说成是故人之情。若你们的交易真是毁掉神女树,他又怎会随楚王去巫山复活神木?”

  西陵韶华半个脖子已沾满血色,面上却全无惧意,反而甚是通达的叹道:“公主认为我阴险狡诈也罢,人面兽心也罢,有些话,韶华虽说的冠冕堂皇,可却是不争的事实。且不论,辰儿愿不愿做楚国的世子,若他真的按照父王意愿坐上这世子之位,公主觉得,他还有安宁之日么?再者,阿语曾说过,神女树虽为神木,毕竟依人而生。若遇安邦定国的明君,可凝聚民心惠泽百姓,若遇野心勃勃的君王,则可能引发天下混战,九州分裂。公主认为,我父王属于哪一种君王?”

  见那素衣少女目光微微松动,西陵韶华又是一叹:“辰儿是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孩子,当日父王舍命救他,助他拔除体内剧毒,他一直感念于心。辰儿肯随父王上巫山,真正目的,并非是复活神木,而是治好父王的双腿。”

  “在下这么说,公主可明白?”西陵韶华略一抬头,徐徐问。

  幽兰心跳如鼓,许久,才咬牙收回刀,问:“我该去何地等他?”

  西陵韶华一笑:“汉水。”

  幽兰凝眸,不由想起昨夜新得的消息,数日前巫王已亲率大军从沧溟出发,举兵伐楚,欲逼楚王放九辰回巫国,只怕不日将抵达汉水,过昔日云境。

  这西陵韶华当真是机关算尽,将地点选在汉水,有巫军庇护,他们想甩掉楚兵追捕,的确会容易很多。

  服过汤药,九辰一直昏昏沉沉的睡到傍晚时,才稍稍有退热的迹象。

  和往常不同,向来军法严厉的护灵军驻地吵闹的厉害,隔着大帐,也能听到嘈杂的人声和杂乱的马儿嘶鸣声。

  九辰揉着额角坐起来,皱眉问:“出了何事?”

  守在外面的灵士听到动静,立刻进帐禀道:“回少主,是蛮夷各国首领到了,过会儿要举行在神树下举行拜祭大典。”

  拜祭大典?

  九辰听着帐外传来的杂沓马蹄声和兵戈摩擦声,心陡然一沉,问:“这些蛮族首领,都是带着部兵过来的么?”

  那灵士得过照汐嘱咐,不敢乱说话,支吾半晌,道:“属下也不清楚。”

  九辰挑了挑嘴角,也没打算为难他,只问:“青岚在何处?劳烦你把他找来。”

  那灵士如蒙大赦,立刻一溜烟儿的出帐寻青岚去了。

  日暮将至,凉凉的山风吹入帐中,十分清爽,令人精神一振。九辰穿好鞋袜,便摸索着走出帐门,双目虽无法视物,可依旧被帐外密密攒动的火杖晃得眼睛发疼。

  守在帐外的其余灵士见那黑袍少年独自出来,俱是一惊,忙阻拦道:“王上吩咐过,少主需在帐中静心调养,不可吹风受凉,还请少主速速回帐。”

  “是么?”九辰嘴角弧度越发明显,哂然一笑,道:“我病已大好,若在帐中再闷出什么大病,你们又该如何向我外公交代?”

  几名灵士被他问得一懵,顿觉无言以对,可又不敢不执行楚王命令,正犯难,便听那少年道:“也罢,既然外公不愿让我乱走,想必有他的理由。我听说,西楚有一蛮国名崖,最擅长制作烤番薯。不如,你们替我找个会做烤番薯的崖国厨子来,我便不出去了。”

  这要求虽然也甚是刁钻,但比起违背楚王命令放这少年出帐,还是温和仁慈许多的。众灵士立刻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说来也巧,因这崖国统领嗜好烤番薯,这次应召匆匆赶来巫山,也不忘随身带了一个崖国最擅烤番薯的厨子。更巧的是,此时天色渐晚,崖国统领突然感觉腹内饥饿,正叫了几个其他蛮国统领一起在驻地内烤番薯。

  听闻身负凤神血脉的那位小殿下想吃烤番薯,崖国统领十分爽快的就把厨子借了出去,并命人去取了一小麻袋崖国产的红心番薯,交给那厨子,请小殿下品尝。

  那厨子大腹便便,面皮白净,不似崖国人深目高鼻,是个地地道道的楚民,因几年前家乡闹灾荒才逃到崖国避难,没料到因一项烤番薯技能受到了崖国国主赏识。

  来到九辰所居的大帐外,那厨子热情把几块烤好的番薯分发给外面守卫的灵士,才扛着那袋新鲜的番薯进了大帐,说是要在帐中给小殿下现烤着吃。

  众灵士劳累一天,美滋滋的享用着这些外焦里嫩的烤番薯,对那厨子夸赞不已,连带着对崖国也有了几分好印象。

  待进得帐内,那厨子搁下麻袋,一改嬉笑之色,对着帐中长身玉立的少年噗通跪倒,哽咽道:“殿下,奴才总算见着你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若兰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