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王嗜妻如命_昭昭【完结】(806)

阅读记录

  李鸿渊从来就不是会亏待自己的主儿,不舒服自然不会强撑着,坦然的坐了回去。

  乐成帝明显有些隐忍克制,身体隐隐的有些不受控制的颤抖。“渊儿,你母妃……”

  “母妃?母妃怎么了?”李鸿渊接过龚嬷嬷递过来的温水,浅饮了两口,润润有些干涩的喉咙。神情有些淡淡的,看上去似乎有点不在状态。

  “了尘大师说你神魂离体,是因为你母妃,生母的缘故,你是不是见到她了?”乐成帝急切的问道。

  李鸿渊顿了顿,“还有此等事情?儿臣只是觉得仿似做了一个梦,一梦就醒了,至于梦里的内容,”微微的凝眉,“全然不记得了。”

  “世间之人,有那么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偶有神魂离体的情况发生,然则,期间发生了什么,在醒来之后基本不记得,王爷这般,实属再正常不过。”了尘大师说道。

  李鸿渊的眉宇皱得更紧了一些,“她不是死了二十多年了吗?世间真有鬼怪?那么按照大师的意思,她是还在人间未曾转世投胎?是被束缚了,还是她不愿轮回?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师做一场法事,给她超度,让她早点去投胎吧。”说道后面,面上又恢复了寡淡。

  “不行!”乐成帝立马厉声道,他想了念了二十多年人,怎么能就这么超度?

  李鸿渊看向乐成帝,“人死都讲究入土为安,目的或许就是让人死后早点投胎,她在世间二十多年,不就是鬼魂野鬼一个,通常不都说世间鬼怪,要么执念未消,要么怨气冲天,要么是被人恶意的束缚着,父皇不给她做法事超度,是何道理?”

  那神情就差指着乐成帝的鼻子说“是不是就是你困着她”。

  “父皇,儿臣知道你对皇贵妃情深意重,不过逝者已矣,只是心中怀念倒也无事,试问,当一个人能看见所眷念的一切,却触碰不到,而其所眷念的人不知其存在,一日两日,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那种滋味怕是不会好受的。所以,父皇真心爱护她,就该让她早日投胎才是。”

  乐成帝嘴唇微颤,面露挣扎,渐渐的却是负面情绪占据了上风,眼中渐渐的溢出戾气,“绝对不可能,她今生是朕的,来生也必将是朕的!反正都二十年了,再多点又如何,”不知道想到什么,面上的表情又柔和下来,“渊儿,你母妃执意不去,那是在等着父皇呢,相约来世再做夫妻,父皇又怎能辜负她一番美意,你说是不是?——大师,你说的事情,真会去办,具体的要求,随后朕会派工部的人来见你。——你醒了,朕就放心了,你好生歇着,朕先回宫了。”乐成帝转身,径直的离去。

  自欺欺人到这份上,也真是够了!你拆散了她与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强取豪夺从贵女变成无名氏孤女,到手后未见得就多珍惜她甚至误会她杀了她,让她儿子变成鬼之子就算内疚补偿也剥夺他皇位继承权,此番种种,多大脸才会认为她死后逗留人间是在等你,还跟你“再续前缘”?

  乐成帝越是这样,靖婉对他就越是恶心,换成她是皇贵妃,估计更想要化成厉鬼。

  李鸿渊倒是无所谓他怎么想,达成目的就成,不过,照乐成帝这么弄下去,别说是万民真心祈福了,十有八九还要皇贵妃在死后那么多年还背上祸国妖妃的骂名,这些,自然就是李鸿渊进行的后续安排了。

  边上一直保持静默的三位王爷这时候也表示告辞了。

  乐成帝为了一个死了二十多年的人大动干戈,他们知道阻止不了,那么自然就要想着怎么从中获利了,父皇老糊涂了,不为百姓着想,他们来;父皇一意孤行,降低皇室的威望,他们来挽回;父皇纵容老六胡作非为,也是时候好好劝解劝解了。

  各自回去,现在进宫找自己的老娘没用,自然就是幕僚,投效自己的臣子。

  康亲王回到王府,先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什么叫“来世再做夫妻”,今生的妻也是姓孙,将那女人封为皇贵妃,那也只是个妾!

  所以说,康亲王关注的重点,还真是奇葩。

  而李鸿渊在得知自己睡了五天之后,看到靖婉憔悴的模样,心痛难言,面无表情的让龚九去领了一百鞭子,之后还不准用药。

  靖婉轻轻的蹙眉,之后也没阻止。

  了尘大师道了一声佛,带着不易察觉的叹息。

  靖婉让后厨快速的准备了一些清淡的吃食,就算生理机能降低,五天也肯定饿坏了。

  晋亲王府在晋亲王苏醒后似乎回到往昔,朝堂内外却像是滚油里溅了水。

  第442章:乱局入腊月

  没办法,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点,总的来说,百害无利,而且,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异常忌讳鬼神,畏惧鬼神,鬼,没几个人会认为是好的,不管死的人生前是什么样的人。对于朝堂后宫来说,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皇贵妃的鬼魂游荡了二十多年,谁知道她看到过些什么,当真让乐成帝见到她,依照乐成帝对她的态度,只怕是不管她说什么,乐成帝都会相信,到时候吹吹耳边风,再胡编乱造一通,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遭殃,就算不胡说,又有几个人手里是干净的,谁又能保证没被那只鬼看见……

  皇贵妃神魂尚在的事情,之所以闹得人尽皆知,明显是因为某三个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奈何,乐成帝那会儿的心神都在关于皇贵妃的事情上。

  所以说,太多太多的人,并不想这件事发生,更想皇贵妃彻底的消失才好。

  基于种种,进言的折子简直要将乐成帝的御案给埋了。

  大概是所有人都想着“法不责众”,这么多人,皇上总不能全部予以惩罚。

  然,那几位真正手握大权的臣子,反而没什么动静,另外没上折子的就是那些封王的皇子,臣子能公然反对这件事,他们不能,他们敢上折子,铁定秒秒钟被喷成狗,遭到厌弃,而且,遭殃的不仅仅是他们,更有他们的母妃。

  然而,对乐成帝而言,这件事是臣子反对就会放弃的吗?显然不是,最初的时候他还犹豫,现在,这么多人反对,他反而越发的执着,甚至有些魔障了。

  他是九五之尊,坐拥天下,反对的人越多,自然就越是扫了他的天威,怎能不怒。

  乐成帝直接下旨,同时还严惩了几个闹腾得最凶的朝臣。

  乐成帝如果知道那么多人想让皇贵妃消失,可会懊悔自己不谨慎?

  外面是什么情况,李鸿渊自然知道,不过他半点不在意,在王府“修养”了三天,期间,除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是靖婉在处理。

  三天后,李鸿渊进宫,跟乐成帝请了安,而关于皇贵妃的事情,一字未提,然后去后宫转了一圈,从皇后,到苏贵妃,到秦淑妃,一个都没落下,至于魏贤妃,那是谁?

  皇后倒是醒了,不过精神相当的差,原本再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得差不多,只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本还想着扶儿子上位,自己当那“垂帘听政”的摄政太后,现在么,未必能比乐成帝活得久,对于皇后来说,大概再没有比这更打击人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