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皇后一副心疼的模样,对瑶娘招了招手。等她走到近前来,才拉着她的手道:“真是个可怜见的,你的事本宫也听圣上说了,是晋王亏待了你们母子,幸亏皇天不负有心人,终归是父子团聚。”
瑶娘低头做害羞状。
“倒是个害羞的,也不像是个娇气的xing子,人也乖巧。”
魏皇后都这么说了,一众王妃们自是要应声。
魏皇后话里话外都没有说一句晋王妃的不是,可这番表现,明显是扫了晋王妃的面子。又是可怜见,又是不娇气,不是明摆着将晋王妃之前的话都驳回了。
晋王妃脸色难辨,脸上挂着浅笑,可眼中却闪过一抹难堪。幸好魏皇后点到即止,很快就略过这茬说起今日的事了。
今日乃是弘景帝的寿辰,也是普天同庆的好日子。弘景帝在皇宫设宴款待众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以及诸多番邦使节。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光是自己来,肯定是带了自家女眷的,这些女眷就需要皇后出面款待了。
可皇后只一人,难免会有所疏漏,作为皇子妃的,自然也要帮着出面应对。
倒也不用她们gān什么活,只是四处帮着看顾些,不要出了什么贻笑大方的错漏,以及其他别的什么意外就可。每次宫中有大典,这些都是惯例,众王妃倒是并不陌生。
至于瑶娘,她身怀六甲,也帮不上什么忙,自然就被人忽略了。
前朝的宴设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后廷则是在jiāo泰殿和坤宁宫。
从巳时开始,一直到近了huáng昏还没结束。
这里面本就没瑶娘什么事,她只用跟着大部队走就行了,因为体恤她身怀六甲,魏皇后特意命宫女给她准备了间宫室,供以劳累之时暂作歇息。
不过到底是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表现太过,她经常是带着小宝歇息一会儿,便再度出去,总体来说没出任何岔子。
这期间瑶娘认识了一个人,是庆王的王妃。
不知为何,庆王妃待瑶娘特别热qíng,主动过来找她说话。一般qíng况来说,都是王妃找王妃,侧妃找侧妃,是不会混淆的。可庆王妃一个做王妃的,来找瑶娘这个侧妃套近乎。
后来瑶娘听庆王妃说起庆王当时还在京时和晋王很好,她才知道肯定是晋王特意安排的,估计是怕没人搭理她,她自己尴尬。
庆王妃姓肖,生得娇俏玲珑,有个三岁大的哥儿,如无意外这个哥儿将会是庆王府的世子。琰哥儿是个内向而害羞的孩子,不像同龄的孩子总是闹着四处玩耍,而是很安静的坐在母亲身边。
小宝也很安静。
将两人放在一起,倒也能玩着。琰哥儿很照顾小弟弟,还主动把自己的不倒翁给小宝玩。
“我告诉你,这是人多,所以他有些怕生。若是在府里,早就皮翻天了。”见瑶娘夸琰哥儿听话,庆王妃口气微微带了些嫌恶。可看她含笑的眉眼,就知道这话言不由衷,当娘的就喜欢听人家夸自家孩子乖巧。
“小宝也是,人多就乖。若是在府里,也皮得很。你是不知,最近不知从哪儿弄了只小猫崽,天天磨着我让丫头给小猫崽做衣裳……”
可惜做出来的衣裳,花花并不爱穿,只能给花花做玩意儿玩。
“猫?不会抓着孩子吧?”
“那倒不会,那只猫很乖,还是只小奶猫,牙齿和爪子都还没长齐全,每天只让他玩一会儿……”
当娘的坐在一处总有数不尽的话说,两个娘在这边说话,那边榻上琰哥儿和小宝正在玩一个不倒翁。
其实小宝竖着耳朵听瑶娘和庆王妃说话呢,时不时用指头拨弄一下不倒翁哄琰哥儿。
这兄弟俩完全误会了彼此的意思,琰哥儿是让着弟弟玩,总把被小宝推过来的不倒翁再推回去。小宝以为琰哥儿是想自己玩给他看,就百无聊赖地一下一下拨弄着。
琰哥儿也真是乖巧,竟是不吵也不闹,就看着小宝玩。
真是个乖孩子,长得也俊俏,完全和多年后庆王府那个舞刀弄剑长相粗犷的毛孩子一点都不同。明明还是奶娃的小宝,心中发出一声不属于他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感叹。
眼见时候也差不多了,瑶娘和庆王妃收拾了一番,打算出去。
这宴是从早摆到晚的,吃罢了宴还有余兴节目,宫里几处戏台子都开了戏。
按照身份,庆王妃和瑶娘是该去畅音阁的,因为畅音阁离jiāo泰殿有些距离,两人到时阅是楼和四周的围楼上已经坐满了人,
东侧围楼的二楼上,给几位皇子的内眷都留了座,两人便悄悄上了二楼。
庆王妃是王妃,她来早来晚是庆王府的事。可瑶娘不同,晋王妃已经来了有一会儿了,徐侧妃和柳侧妃也早就到了。
晋王妃看了瑶娘一眼,道:“快坐下吧,就等你一个了。”
瑶娘红着脸正打算说什么,边上的庆王妃笑眯眯对晋王妃道:“五嫂千万莫怪,都是我拉着小五嫂耽误了。”
这话说得晋王妃很不好接腔,她本就没打算拿瑶娘怎么着,不过是下意识的一句话。没想到这苏瑶娘也是个能行的,不过是一会儿功夫,就能和庆王妃混得如此熟悉。
还小五嫂!
晋王妃端着笑和庆王妃寒暄了两句,这茬就算罢了。
瑶娘在旁边的圈椅上落座下来,也给小宝单独立了个座,就在她身边,一侧站着玉蝉和那个小太监。
戏台子上正演着《四海升平》,瑶娘没看过这种戏,只觉得这戏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的。
正看着,北面主楼名为‘阅是楼’的二楼上起了一阵动静。
第113章
弘景帝今日很高兴。
他在位三十二年, 河清海晏, 国泰民安。虽早年边关屡有战事, 可近多年鞑靼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不足为惧。
今日是他的六十寿辰,每六十年为一甲子, 人生能有几甲子。在这一日, 举国欢腾,万邦来朝,俱是来为他庆生的。
弘景帝也确实很高兴,尤其皇太孙在全国各地搜集了九十九名七十以上高寿之人,入宫给他祝寿, 更是让弘景帝吃惊之外,龙颜大悦。
这次万寿节, 进贡上来的寿礼不胜枚举,各式珍惜宝物应有尽有。其中巧夺天工者,费尽心思者, 但无一物能让弘景帝如此满意。
人到了晚年,免不了会担忧寿限降临,不然弘景帝也不会劳民伤财办这场寿宴。而皇太孙之举,无疑在告诉弘景帝,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并不是没有。他必然能像这些高寿之人,活得长长久久。
弘景帝难掩激动, 当场赞道皇太孙心思巧妙,乃是至孝。并招他同席进宴,一时间遭来侧目无数。
朝中近多年屡有传言,道是恐怕太子大抵只能当一辈子太子了,皇太孙才是下一任大位继承者,而如今弘景帝此举无疑是再一次肯定了皇太孙的地位。
坐在左下方一席的太子面露不愉之色,只是低着头猛喝酒。与他同桌的安王、代王、永王、晋王等人面色各异。尤其是鲁王,满脸憋屈,自己费尽心思准备的寿礼,竟还不如那毛头小子找来的几个人。
换成他平时的xing格,早就闹翻天了,可惜今日太和殿汇集了无数朝臣、封疆大吏与番邦使节,他若是敢闹,弘景帝能剥了他的皮。
他自斟自饮喝了几杯,眼神一转,落在太子身上,站起来走了过去。
“来来来,大哥我敬你,咱这大侄儿可真了不得,不光把我们这些叔叔的风头给抢了,连你这个做爹的都得退一she之地。”
“喝酒就喝酒,哪儿来的这么多废话!”
鲁王嘿嘿一笑,就和太子推杯jiāo盏起来。
宴过一半,场面甚是热闹,不同于之前的拘谨,因为弘景帝的暂离,许多朝臣都纷纷离席去了别席敬酒。
这期间有来找太子敬酒的,但找皇太孙敬酒的更多,一个皇太孙倒是将太子和诸王衬得黯淡无光,着实让一些看在眼里明在心中的大臣们心中唏嘘不已。
太子似乎喝多了,面红耳赤地将依旧缠着找他喝酒的鲁王推开,“不跟你喝了,孤要去如厕。”
见此鲁王醉醺醺的一笑,也并未多留。
出了太和殿,太子的脸才拉了下来。
他步履急促,走得又急又快,他的贴身太监邓程只能缀在后面一路小跑,想叫又不敢叫,可怜巴巴的。
路过延禧宫时,转角有个身穿宫装的人对太子招手。
太子本就喝得醉眼惺忪,定睛一看来了兴致,当即就随着那宫装女子身后去了。一路避着人左拐右绕到了一处无人的园子,这园中奇石环绕、绿树成荫,十分僻静。
这地方位于延禧宫东侧一处无人居住的宫院之后,因为有一口井,井中死了好几个宫女,屡有闹鬼之说,寻常宫女太监们都不爱来此地,渐渐便荒弃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假面的盛宴 穿越重生言情 宅斗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