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_赤紫琼琳【完结】(295)

阅读记录

  想到这,微微皱眉,低头望向乐臻满是黑字的头巾,这小子……

  接下来几日,安平便开始着手新院子的事, 乐清则专心于农庄。

  三日之后,又传来消息,京城科考结束,魏亦奇得了什么榜多少名,按律可以派个小官,现在正等在京城听令。

  为这事,乐清特地去了魏家一趟道贺,魏家春带着两个孩子正在院子里吃酒,高兴的泪流满面,魏家三房这一回,终于可以挺胸抬头了。

  魏亦奇要等派官,还要赶路,中举消息到了好几日,还没有他要回来的消息,却等来了阿凤。

  阿凤每年开春都要来弯月镇一趟看望老张头,这一回也不例外。只是比往年晚了一些。照常,怜香和易成都热情的邀请乐清去京城玩。

  农庄正是忙的时候,乐清自然不会去,倒是叫两人帮着给修林捎了一封信。那边的地址是从镇上木器铺那里打听来的,信的内容无非是乐清知道了修林去京的事,叫他放心好好工作,天天向上。

  接着,镇上那边的院子准备妥当,要开始搬院了。

  为了尽量的叫蓝氏少受折腾,安平先叫人把那边的寝室准备好,被子褥子都是新买放进去的,然后雇了辆马车,用的是老车夫,慢悠悠的将蓝氏接到镇上去,扶到屋子里安顿下,然后才开始放开手搬家。

  说是搬家,实际上还有菇子烘干屋,鱼干烘干屋,这些不是拆就是搬, 很是麻烦。可又不能马上就拆。家里每天都有鲜菇鲜鱼入账,要是把这些拆了,东西难道要坏掉?

  所以只能先在离镇近的地方选址盖好烘干屋,然后再把那边的设备挪过来,最后再拆屋子。

  这回, 菇子烘干屋和鱼干烘干屋还有晾晒屋,仓库这些都可以放在一起,来回就省事多了。且货从镇上运,方便多了。

  ~~~~~~~~~~~~

  同鞋们周末愉快~~

  第两百四十六章新院

  收费章节(12点)

  第两百四十六章新院

  先将蓝氏搬过去,然后几个丫环连同乐清身边的千回百转也全都遣去那边伺候着,又从农庄里调了几个长工出来,帮着才把老院儿的东西都搬过来。

  没几日,老院儿便空置下来

  靠山村老里长的眼光倒是好,花钱买下安平的屋院和院前这三亩地,院子是新翻的,而且有水有树有葡萄架子,这些安平都没挪,这些树已经太大,挪不动了。门前的地改建成小操场,平时学生去玩也可以, 给村里人开个会也能用上。

  而且这样一来,赵程出资盖的那间学堂就不用了,以后也就不用再看赵程的脸色,这人在村里实在是嚣张了好多年,特别是赵凤进了许家之后,简直变本加厉,村民纷纷反映受不了,里长只好下了这个决定。那个赵程,也该消停消停了。

  新院子是个二进的大院子,分外院和内院,外院是仆人家丁住的地方,内院分为主院和两个侧院,里面房间有十几间,主院还有一处花园。这么大的院子,一百五十两实在是捡了大便宜。

  将老院那里的东西都搬来,又置办添置了一些,就算安顿下了。

  搬完家,安平便开始忙活着盖烘干屋,地皮倒是不用头痛,直接用农庄里的地就行, 农庄三百亩良田,当时还附送了一块盐碱地,虽不能种东西,盖房子却是很好的。现在上面只盖了几间给长工们住宿用的屋子和几间‘办公室’,剩下的地方供安平盖那烘干屋,绰绰有余。

  如此,农庄跟烘干屋放在一起,还方便于互相照顾,到了晚上的时候,只要庄上没事,乐清就可以跟安平一起回镇上家里去。

  至四月末,烘干屋已经完全盖完,仓库也都建成,收鱼收菇和晾晒的工作全都挪到了庄上来,而靠山村那边,则完全交给了老里长。

  这时,庄上的春耕也早就结束,地里种下的粮食都已经发了芽,绿油油一大片一大片的,一眼望过去,叫人心生惬意,那些烘干屋里干活的,都爱趁着休息时间跑到地头去,一边看着大片的绿地,一边聊天。

  本以为乐清只是玩一玩的心思,安平也没抱多大希望,所以才差了王开明过来帮忙。没料到如今庄子叫乐清管的有模有样,安平跟蓝氏心下都欢喜,正商量着家里现在正好缺人,要是乐清能管好庄子的话,不若把王开明撤回来,在生意上帮安平的忙。

  农庄一片繁荣景像,张家老院儿的人,还有安霞文陵他们都来看过,对乐清十岁就能管农庄一事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安红也偷偷来过一次,趁着乐清和安平不在,老远的瞧了一会儿,便走了。

  事后,阿福把这事告诉了乐清。一个瘦弱的,有些畏缩的女人,乐清一下子就猜到是安红。想到安红,乐清不禁叹气,她家生活还是那样烂包,两个女儿瘦的不成样子。说起来,那件事已经过去了许久,安红都悔过了这么多年,而且农庄的地皮也是她介绍的。再说,她是临月村人,跟自己的农庄在一个村子里,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真就要继续这样僵下去?

  “千回”乐清想着,叫过正在打算盘的千回:“打听的怎么样了?”现在千回和百转的算盘打的相当好了,基本不会出错,而且乐清渐渐发现两人的特点,千回聪明,心思机灵,但做事不免马虚。百转胆小,默算却是一流,而且做事稳当严谨。

  “回二小姐,我已经打听过了,镇上总共有十三家酒坊,其中五家的味道最好。小姐,您打听这些,莫不是要开酒坊?”

  乐清没答,却转向百转:“你打听的如何?”

  “跟千回差不多。不过我又打听出,这五家味道最好的酒坊,生意最好的有两家,每日来回生意差不多要两缸酒,用粮一石多。眼下用的是陈记粮铺里的粮,置于交易价格麻,这个没打听得出来。”

  看,同样的一份市场调查,两人就偏生做的不一样。千回的粗陋,却心思活泛,猜到自己要开酒坊。百转的严谨周密,面面俱到。

  乐清点头。她正是有开酒坊的打算。

  前几日魏亦奇给她捎了几本农书来,其中一本上面就记录了一种酒酿的方法。照那方法酿出的酒,酒香醇厚,比镇上那几个酒坊的酒可是好喝多了。只是跟安平商量过,他却坚决不做这项生意。一来家里菇子鱼干的生意就够他忙活了,二来,酒坊生意是需要主顾的,现在弯月镇的酒生意基本已经被那几家酒坊瓜分掉了,张家想做,总不能自己跑到镇上开酒铺吧?

  可是在这个时代,没有别的娱乐活动,男人们闲来无事能做的,除了抽烟就是喝酒。可以想象这酒的生意空间会有多大。而且自家的农庄这么大, 以后粮食的销售也是个问题。如果能开个酒坊,自产自足,可以多少决定一下这问题

  安平不做这生意,乐清果断决定自己做

  当然,不能光明正大,要悄悄的,背着安平

  眼下,她手上有小金库五十多两银子,是逢年过节爹娘给的,还有农庄当时买种买农具剩下的,安平没细问,这钱就归她了。

  如果要开酒坊,即便是小规模的,这点钱恐怕也不够。

52书库推荐浏览: 赤紫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