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乐_鱼丸和粗面【完结+番外】(119)

阅读记录

  “这些就够了。”

  遇到正事杜奇也开始严肃起来,发挥他初中四年被父母锻炼出的强大厨艺功底,麻利的给鱼去皮剔刺。

  虽然两人以前没怎么配合过,如今却是毫无滞涨。鱼肉被拍成糊状,掺面汆成丸子投入热水中煮,鱼丸和鱼球接连出锅;大冬天,汗珠从额头滴下,这边王曼负责炖的两个汤也全都出来。

  “小乖乖,鱼洗好了没。”

  钱华大喇喇地走进来,完全被厨房内的情形惊呆了:“这么多!刚才你们不会出去叫菜了吧?”

  王曼拍拍空空的口袋:“穷叮当响,哪有钱去叫菜。这菜当然是我们做的,对了,钱叔叔你那清水鱼汤做好了么?”

  “什么清水鱼汤,那是麻辣酸菜鱼。”

  对着钱华王曼丝毫不紧张:“我都知道,不就是炝锅时加点辣椒酱,添水放醋加火炖?”

  “小乖乖嘴真厉,你别看我那是大锅饭,但味道绝对差不了。这么多菜,你们俩也端不过去,等我回去叫人来端。”

  这帮当兵的虽然做饭一窍不通,但却都是吃饭的好手。一窝蜂的军绿色涌上来,满满当当的厨房瞬间被洗劫一空。

  王曼嚼烂鱼球咽下去,脱下围裙擦擦汗,庆幸道:“还好我们已经吃差不多了,不然哪有我们的份。”

  杜奇老神在在,从小到大见太多,他压根见怪不怪。所以忙活这一下午,他边做边吃,顺带投喂王曼。

  “没事,我还留了最后一手。”

  变戏法般拉开围裙,他从里面掏出两个饼:“曼曼看,这是什么?”

  是她刚才做的单饼卷刀鱼?惊喜之余,王曼拍拍鼓鼓囊囊地肚子:“还是你有办法,不过现在我吃不下一个,只要一小点就行。”

  瘦削的身体上挺出来的小肚子格外醒目,二话没说,杜奇拿到将其切成两半。

  “我要小的那半,阿奇,大的那半留给你。”

  倚着橱柜,两人一口口地啃着饼。夕阳落下照进这间厨房,王曼打个呵欠,朦胧中看向杜奇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男神脸。

  没有了油花劈里啪啦地响声,她的心安定下来。这几天发生好多事,放电影般在她脑子里滚来滚去,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不是苏明梅,而是杜奇。

  这人就好像她肚子里的蛔虫,每次都能透过她层层伪装的外表,看穿她本质。

  “阿奇。”

  “恩?”

  “你怎么知道我一直觉得自己很丑?我爸都没发现。”

  “我……”杜奇语塞,是啊,他怎么会知道。似乎他一直追随着王曼的脚步,想着她的一颦一笑,刚开始只觉得可爱,但慢慢地他会察觉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这么说吧,刚才洗鱼时你也鼓着腮帮子,就跟条金鱼似得。再后来进了厨房,说到你奶奶时,你虽然还像金鱼,但却换了张金鱼脸。”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王曼塞下最后一口饼:“说来说去,你就是在说我像一条金鱼。”

  “本来就是,现在吃着东西更像。”

  “找打。”

  杜奇也不跑,任由她撞上来,像一只考拉似得缠住他胳膊锤锤打打。曼曼力气小,捶上去可舒坦了。

  边让她捶,他还好脾气地解释:“金鱼很可爱,我这是在夸你,千真万确。对了曼曼,已经过五点,招待所开饭了,咱们得过去。”

  工程兵端菜时,顺带还将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走到门边王曼惊讶地发现,门栓换了一根,花纹正好与横锁相衬。

  “这就是招待所那根。”

  “钱叔叔可真够利落,不过这事还是多亏了阿奇。”

  杜奇听着高兴,跟她一块落锁。刚走进招待所客厅,那里已经开始吃起来。今天是小年,平常严于律己的工程兵们也难得放肆一回,开箱白酒,又上几捆啤酒。临时找长条桌拼凑起来得饭桌如今坐得满满当当,众人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咱们大厨来了。”

  杜振国放下酒盅,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右手边钱华夹起一块单饼卷刀鱼,冲着王曼举杯:“小乖乖,这菜做得可真有水平。”

  当着杜奇面自夸是一回事,被这么多人同时看着,王曼也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不算什么,其实我们邹县有很多好吃的。你们有空就去尝尝徐爷爷的麻花,他那可是学得正宗天津十八街麻花手艺。甜而不腻,特别好吃。”

  “哦,你说东街上那个瘸腿的老红军老徐?”

  “是啊,徐爷爷可厉害,当年参加过平津战役。别看他都六十多,但手脚可利索了。等年后我们家店开张,他就在那炸麻花。”

  “离这么近,到时候一定得买点来吃。”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一直沉默的杜振国眉头紧锁。姓徐、参加过平津战役、原籍山东、还在天津养过伤、学得炸麻花手艺。

  真有这么巧的事?

  不动声色地吃完晚饭,收拾下东西他连夜往回赶。吉普车并没有开走,而是停在县武装部前,武装部长正好还没回去,顺带接待他们。

  “老徐那老疯子我熟,咱们邹县这么多老兵,他算是个特例,国家补助一分不要,全都捐给老战友,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卖麻花。杜团你找他什么事?他非得说他那顶帽子是聂帅送的,这事只是开玩笑,领导们别忘心里去。”

  杜振国摆摆手:“他叫徐庚,还是别的?”

  “当然是徐庚。不对,户口本上他叫徐庚,每年做统计时点这名他都不应,非得嚷嚷自己叫徐平。”

  “这就对了,你把他资料给我一份。”

  面瘫的杜振国满心激动,解放后爹找了几十年的人,终于有了音讯。

  ☆、第67章

  基本确定徐庚就是当年为他亲爹挡了子弹的徐平后,杜振国反而没了一开始的焦急。捧着茶杯,他边看资料,边仔细询问老人家这些年的生活。

  面对上级领导,武装部长自然是想好好表现,尽量往好那面说。况且徐庚生活摆在那,他就是挑坏的也挑不出来。

  “老 徐那人,连我都佩服。他似乎自己从来就没什么烦心事,甭管啥时候见到,他都一副乐呵模样。他人爱干净,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炸得麻花更是干净;古道 热肠,别看他跛着脚,哪个邻居有事,他一准比别人出力多;还爱凑热闹,不管电视台去哪放电影,他一准提着小马扎去。”

  杜振国连连点头,这样的老人,就算没救过他爹,也一样值得尊敬。如此积极乐观,简直可以被推为退伍老红军榜样。

  “我听说他年后要去王继周那卖麻花?原先他就没个固定的住处?”

  “当然有,老徐不住我们安排的敬老院,退伍时国家发的安置金,加上这些年卖麻花赚钱,他自己买个小院。至于去王继周家,我就不太知道了。”

  一直在椅子上充当背景的程书记赶紧插话:“你说的是那个闺女叫王曼,在实验小学门前县城三岔路口卖煎饼果子的王继周?”

52书库推荐浏览: 鱼丸和粗面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