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看了眼中间桌上的杂志,封面是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
刚才几个人边看边讨论,这会儿不看了,他就有点想借过来翻一翻。
看不懂那些字,看图片也可以啊。
李志杰已经想了很久了,这会儿终于鼓起勇气问:“可以借我桌子上的杂志吗?我就在这里看,不会弄坏的。”
这本欧美时尚杂志,杨秋怡的表姐从美国带回来的。
他们是外文系,倒是能看懂一半,杂志上那些时髦前卫的服饰让人向往。
陈远涛想了下杂志也不是贵重的东西。
这个小伙子还给杨秋怡让座位了,人挺不错,他做主答应了。
“没问题,你看吧。”
李志杰高兴地拿起来,放在膝盖上,小心翼翼地翻阅了起来。
杨秋怡睁开眼睛,就看到对面的人,拿着自己杂志在翻。
她坐直了身体,皱眉问:“谁让你拿我的书看,不问自取叫做偷。”
这个车厢座位硬,人也多,余惊远也不和自己说话,她渐渐有些气,这下找到了由头。
毕竟她不能对余惊远发脾气,另外两个被她叫来的同学,也不好摆脸色。
陈远涛忙说:“他问了,是我让他看的。”
李志杰放下杂志,表情有些窘迫。
杨秋怡皱眉,又说:“你下次不要把我的书借给别人,再说了他看得懂吗?”
她这话有些咄咄逼人,其他两个人知道这是大小姐脾气又发了,脸上都有些尴尬。
陆静然抬眼,声音淡淡地说:“怎么会看不懂,又不是天书。”
杨秋怡觉得这人在吹牛,简直太虚荣了。
他们英文系大二学生,也看得一知半解。
大约是文化差异,美国杂志上的英文,和她们平时学的有些差别,杂志生僻词太多了,读得费力。
戴萌打圆场说:“看不懂全部,一两句也是看得懂。”
“不,我赌他们一句都看不懂。”杨秋怡依依不饶道。
从乡下来的都能看懂,那她学英文是为了什么?
这真是可笑之极。
陆静然微微一笑,不说话,只是这笑容落在了杨秋怡的眼里,就成了挑衅。
她把杂志往前一递:“那好,你给我翻译第一篇,既然你看得懂。”
戴萌和陈远涛对视一眼,发现对方都在苦笑。
他们颇为无奈,萍水相逢,何必一定要锱铢必较,让人落面子。
第7章
陆静然倒是不推脱,顺手接了过来,她翻到了第一页。
她每念完了一段,停顿几秒,然后把上一段翻译过来。
徐徐道来,让人听着都很享受。
她就这么念完了一篇。
清脆的声音总,带着少女特有的软,非常流利的英文,发音也很标准。
周围的人也看过来。
戴萌和陈远涛本来还琢磨,这下怎么收场好。
现在只剩下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他们在心里做了对比,怕是大学讲师,也没有这样好的口语的。
闭眼休息的余惊远也抬头,看了对面的女生一眼。
这个人眼神清澈,倒不是个坏人。
陆静然把杂志书放下,倒是没有主动说话。
她不是爱出风头,这么做也不是教训人,熊孩子和她有什么关系。
陆静然心里另外有筹谋,陈远涛的叔叔是做电器生意,或许这是条路子。
人是群居动物,不管任何时候,人脉都很重要。
她故意接近没错,却也没存着害别人的心思,这是互利,所以她坦然。
陈远涛瞪着眼睛问:“ 你的口语怎么练的,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陆静然微微一笑:“我没有工作的。”
陈远涛和戴萌对视了一眼,这不可能。
李志杰犹豫了下说:“她是学生,今年秋天就高三了,成绩很好的。”
他语气有些自豪。
李志杰开始奇怪,陆静然的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对方说是看电视听广播学的,他也就没多想。
可是英文也这么好?陆静然从前在家里没说过英文,他也不知道怎么样算好。
不过是从这些人的反应,可以推测出,那应该不是一般的好。
他刚才担心,陆静然被人为难心里不好受,女孩子脸皮薄,现在松了口气。
杨秋怡微微咬唇:“我不相信,高三的学生能口语这么好,你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她的语气像是审问犯人,陆静然没有必要理会。
啊,高龄熊孩子。
在其他人眼里,陆静然和咄咄逼人的另一个人,显得教养非常好。
陆静然回答刚才陈远涛的问题,她说,我的英文老师很厉害,曾经留学过两年。
杨秋怡哪里会信对方的鬼话,留学回来怎么可能在乡下地方当老师,哪个单位不抢着要?
满口谎言的骗子。
她本来就落了下风,现在抓到把柄,迫不及待的拆穿人:“你以为美国是谁都能去的吗?你撒谎!”
陆静然微微抬眼,露齿一笑:“我老师告诉我,美国很繁华,但也很多黑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也有白人挂牌乞讨,这点和国内差不多。”
这两年上面政策变了,中美关系不像是从前的紧张,下面的风向也就转了。
信息交互的时代,经过渲染和夸大,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欧美国家是天堂级别的存在,梦都梦不到的。
日韩是传说,也难以触及。
港台倒是还可以憧憬,如果能去一次,一辈子都有可以吹嘘的资本。
陈远涛和戴萌脸上浮现诧异之色 ,他们身边留学归来的人,把欧美无限地美化。
可是这个人说得笃定,不像是在信口开河。
戴萌想了下说:“秋怡,你哥不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吗?你问问他是不是这样的。”
这句话余惊远也听到了,他在几个人看过来的时候,点了下头。
这下戴萌和陈远涛咂舌了。
天啊,原来欧美也有穷人啊!
杨秋怡经常把余惊远提到嘴边,美国空军学校毕业,还在军队服役过一年。
虽然是军事学院毕业,余家的长辈也不让他在军队服役,哪怕越南战争过去十多年了。
在杨秋怡的形容里,这个人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
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几个人的偶像
戴萌小声地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也就是听老师提了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顿了下,她话音一转又说:“我明年想考南明大学。”
英文流利的学生和乡下姑娘,自然是不同定义。
陈远涛和戴萌,对陆静然的印象分拔高了很多,一听可能会成为学妹,都积极了起来。
像是打开了话匣,热情地介绍起大学的风貌。
陆静然兴趣很高,她的话少,时不时问一句都在点子上,引导两个人说更多。
52书库推荐浏览: 西淅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