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_时镜【完结】(221)

阅读记录

  “可最后还是成了?”

  不然方才白鹭也不会如此惊喜。

  陆锦惜问着,可心已经渐渐沉了下去,几乎有仰天一声长叹的冲动。

  白鹭对自家夫人突如其来的沮丧还半点没察觉,犹自高高兴兴地:“是呢。今日之事,是老大人据理力争,又向老太师要人,说什么不让大公子来,且在朝上找出一个懂这事还能用的。结果当然找不出来。所以下朝的时候,事情就定下来了。皇上开特例,在礼部多设了一名堂主事,就是给大公子的,称为‘理蕃堂’,专管与蛮夷往来之事。”

  理蕃堂……

  岂止一个划在礼部下的理蕃堂这么简单?

  以顾觉非的本事,只怕假以时日,就能搞出一个跟六部平起平坐的“理蕃院”来!

  陆锦惜真是气得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

  她才刚往边贸这件事上动了点心思,都还没想要去找陆九龄打听打听呢,这才过了一下午,就说这些事划归礼部下属的理蕃堂管了。

  逼死人,当真是逼死人。

  风口上,就是一只猪都能飞。

  何况是顾觉非这种人精?

  他绝不是什么庸碌之辈,且不管是陆九龄要人,还是机缘巧合凑上了,或是他一番静心算计到了,得了这位置,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面临着怎样巨大的机会!

  武将看战绩,文臣论政绩!

  放眼如今朝野,哪里还有比外交更容易出政绩的事?

  这一回,顾觉非怕真的是要上天。

  只恨这朝野上下,有长远目光,看得了大局的人实在不多。一番吵嚷,最终还是被他给占定了先机。

  蛰伏六年啊。

  如今终于有了一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就连陆锦惜想起来,都有一种为之战栗的冲动。

  一时间,她心里竟然复杂了许多。

  白鹭这时候才算是反应了过来,察言观色,觉得她的神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未免有些担心自己说错了话。

  “夫人,大公子可是老大人提拔的,还是哥儿的先生。他厉害,将来也有哥儿的好处,您怎么不高兴呢?”

  高兴得起来吗?

  易地而处,她是顾觉非她也高兴;即便她是陆锦惜,知道他在雪翠顶一隐六年,只怕有不少的内情,如今再回朝,都算是大器晚成了,平心而论也不能不为他高兴。

  可是……

  现在她是想接触边贸,或者间接地做点事情,只怕都要求到他顾觉非的手里。以他们两个如今这情况,还不往死里拿捏她?

  简直像是孙猴子犯在了如来佛手里。

  陆锦惜觉得头很痛。

  她没回答,抬手就把那一本《南北游记》给扔了出去,只叹了一口气道:“罢了,也别管了,还是去张罗吃的吧。另外问问青雀,问问明日要出门的车驾张罗好了没有。”

  “咦,要出门?”

  白鹭有些惊讶。

  陆锦惜想起了宋知言,只垂了眼帘,淡淡道:“要出门,就明日,去明月楼听一场戏。”

  第97章 再见宋知言

  与顾觉非有关的这件事,几乎立刻就传遍了京城。

  谁不为他这两日内的起落而慨叹?

  头天还被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老太师给压着。

  旁人的举荐都过了,没一个比顾觉非强的,可偏偏死活不让自己亲儿子过。那架势,俨然是不想让他入仕!

  可谁能想,隔天老太师的好朋友陆九龄就把人给提拔上来了。

  当着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怼自己好友不说,还险些因为在此事上相左的意见撕破了脸。

  千辛万苦,总算是让顾觉非入职了礼部。

  平心而论,这理蕃堂主事的官职不高,也不过就是个正六品,比起顾觉非原来待清贵翰林院时候的从六品,其实只高了半品。

  可胜在有权啊。

  理蕃堂这事,有人觉得是肥差,也有人觉得是苦差。总的来说,看起来很不上不下。

  很多人是想不出来,这位置上能干出点什么来。

  旁人的议论,只出于无知。

  像是陆锦惜这种一眼就能看出深浅,更知道顾觉非底细的,早已经聪明地闭上了嘴。

  这一日,从朝上传来的消息,其实还不少。

  除了顾觉非这一桩之外,方少行忽然获赐这件事也很值得人深思。

  事情还要从下朝之后,皇上去围场打猎说起,听说是遇到了一点危险,结果被随侍的方少行给挡住了。

  于是就这么平白地,忽然落了个“救驾之功”,于是摇身一变直接成了一等侍卫,特赐兵部行走,还赏了一堆的真金白银。

  前些日子辛辛苦苦把方少行参下去的老头子们,鼻子都气歪了。

  这不仅是在打他们的脸,也是在打匈奴使臣的脸啊。

  要知道,昨儿这家伙才在宫门口闹过事,皇帝当场罚了他俸禄,说什么“小惩大诫”,结果转天就给了更丰厚的赏赐,还给封了官。

  连兵部行走都特赐了,摆明了有让方少行将来入主兵部的意思。

  听说,兵部尚书黎梁在接到旨意的时候,一张脸是全都黑了,半句话都说不出来。等传旨的小公公走了,立刻就摔了茶盏。

  可也没用啊。

  皇帝的主意,谁能改得动?

  满朝文武,那叫一个“打碎了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吞”,一时是连议和这件事前后本身都懒得去理会了,专心致志地开始挑方少行的刺。

  这下萧彻就能轻松一阵了。

  陆锦惜是晚上躺下来的时候才听白鹭说这事的,只觉得自己当初的预感很准,永宁长公主的判断更准。

  除此之外,倒也没别的什么感受了。

  她盖了锦被睡下,没一会儿就进入了黑甜乡。

  次日天刚亮,她便起了身。

  将府里的一应琐碎都料理妥当,又看了潘全儿跑腿列上来的先生名单,圈了几个靠谱的起来,要潘全儿准备上几份礼物和请帖,请他们明日来府上一趟。

  之后,才收拾停当,掐着时辰出了门。

  明月楼在琉璃厂附近,是在内城的外侧。

  那边基本都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所以戏楼挺受欢迎,加之正对着的内城里面就有不少达官贵人的府邸,所以有身份的人也常来。

  久而久之,便成了京中一处繁华富贵地。

  以往陆锦惜的车驾曾经过此处,都没有很在意,一晃就过去了。今天,才算是她第一次到了此地,真真切切地看了个清楚。

  楼外的柱子上都刷成了一片红。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穿戴整齐的侍女行走其间,也有添茶水的小二热情地招待客人。

  这个时辰,人还不算很多。

  陆锦惜带着人一来,门口伺候的人立刻就看见了。

  即便不认得她,可看这穿戴打扮,还有带的这几个丫鬟仆役的气派,就知道不是什么普通人。

  所以那态度放得很恭敬:“下午的戏场子正要上呢,给您备个雅间?”

52书库推荐浏览: 时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