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_桃花露【完结】(201)

阅读记录

  邱云笑微微的,就当不知道。

  进了村里,周明愈道:“叔儿,过来一起吃饭吧。”

  周诚廉却道:“我去食堂吃,邱经理,我能不能……”

  “行,你骑吧,一会儿我和明愈走过去。”邱云温和大度。

  周诚廉感激得连声道谢,“红鲤子,你好好招待邱经理啊。”说完就迫不及待地骑着自行车显摆去了。

  这时候自行车可是稀罕物啊,就算干部也买不起,有钱也买不到!

  都是大单位才能有那么几辆呢!

  周明愈看他跟个孩子似的兴奋,对邱云道:“多谢邱经理,这自行车在我们这里可是稀罕物。”

  这时候的一辆自行车,跟九十年代的宝马奔驰差不多。

  邱云道:“没什么的。”他看到那一堆铁矿石,惊讶道:“这是你刨回来的?”

  周明愈点点头,“和我叔儿他们拉回来的。”

  那么多可不能说他自己弄回来的。

  邱云过去看看,连连点头,“不错啊,咱们县也出了铁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周明愈邀请他家去,“莫茹要是知道你来,肯定惊喜得很。”

  他喊道:“媳妇儿,你猜谁来了?”

  莫茹在屋里听见他和一个男人说话呢,但是一时半会儿听不明白,也没想起来,她索性下地看看是谁。

  一见居然是邱云,她惊喜道:“哎呀,真是稀客,小傅医生好吧。”

  邱云笑道:“好的很,我来的时候还特意让我去买几个猪蹄带上呢,可惜今天出来的仓促,菜场的肉早卖光了,真是可惜。”

  莫茹笑道:“你能来我们就高兴得很,还带什么猪蹄啊。”

  周明愈就打了水两人洗手洗脸,然后进屋吃饭。

  邱云忙道:“可别忙活,我们干部下乡有规定不能开小灶,必须吃大队食堂,跟社员们同吃同住才行。”

  这时候的规定是如此,而且大部分的干部也是这样办的,但是也不排除少数干部讲排场,到了公社、大队要求吃小灶,必须有肉有蛋有鸡,吃拿卡要很让人不齿。

  周明愈道:“不是特意做的,莫茹在家早做好了呢。”

  莫茹也笑道:“是啊,你们总也不回来,我就先吃了,给小五哥留着呢,足够你俩吃的。”

  她趁着他们不注意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儿。

  邱云进屋先看周七七,见炕上睡着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睫毛很抢眼又密又长,小手小脚肉嘟嘟的,看得人心里软软的,忍不住想捏捏戳戳她。

  外面吵吵嚷嚷闹腾腾的,她居然睡得四平八稳丝毫不受打扰,真是个奇特的孩子!

  他不由自主地就放轻了动作,面带微笑,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放在炕上。

  一块崭新的帕子包着几张布票和肉票,“这是傅臻给小丫头准备的礼物。原本说买俩猪蹄也没买到,就把几张肉票和布票送给她啦,你们有机会去供销社买也一样。”

  莫茹忙推辞,“俺们乡下不用这个票,你们在城里没有票不行,还是拿回去吧。你看我们家里养着鸡,天天有鸡蛋吃。”

  邱云道:“傅臻给的,你们别推辞了,她不在跟前你们逼我也没用,我要是拿回去,不够她跟她姐姐俩念叨我不会做人的,饶了我吧。”

  莫茹就只能收下。

  邱云又问小丫头叫什么名字等等。

  莫茹心下一动,“邱经理,我们只有小名叫七七,没起大名呢,不如你给起一个?”

  这时候小名都是家里长辈起,为了好养活,而大名都是请有文化的先生起,也为了叫着好听。

  虽然她和周明愈自己就有文化,不过入乡随俗,她觉得请关系好的人给孩子起名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周明愈自然也同意,因为他俩私下里嘀咕起名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第一个没经验,还是俩人想法太多,诗词歌赋都想了,结果还是没定好。

  不是起不出来,是起的太多了,总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定不下来哪个。

  所以不如索性让别人起一个。

  邱云也没推辞,问了一些周七七的信息,笑道:“这么现成的名字真是孩子天生带来的,根本不用咱们操心起名字,小名七七,大名就叫周夕啊。”

  七月初七生的,七夕节,又是晚上十点左右亥时生人,那就以夕命名,非常贴切。

  莫茹和周明愈对视了一眼,对啊,这么现成的名字,他俩可真够折腾的。

  什么“周莫言、周清如、……”开玩笑的时候周星驰都出来了,哈哈。

  莫茹点了点周七七,“小七,邱伯伯给你起名字叫周夕,你喜不喜欢啊。”

  周七七睡得头发湿漉漉一身汗,根本没有要睁眼配合的意思。

  周明愈招呼邱云吃饭,为了招待邱云,莫茹把存在空间里的白面馍馍拿了两个出来,还有一碟子猪油拌菜。

  吃了饭天已经黑漆漆的,周明愈拎着马灯领着邱云去造纸厂看看。

  ……

  路上周明愈已经把造纸厂的大体情况跟他介绍一下,末了笑道:“邱经理你可别笑话俺们,就是一个简陋的草棚子一个锅炉。这两天都忙秋收呢就三四个人在那里忙活。”

  邱云道:“我笑话什么,我佩服得很呢,要干这个可是需要勇气和毅力,不是心血来潮摆弄一下就成的。”

  “还是你们给我们的机会,要是你们不给购货协议,那我们也申请不来办厂许可。”周明愈记着人家的好呢,说起来也是缘分,让他和莫茹碰上了傅臻和邱云着俩好人,人家乐意帮忙。

  那么多生产队,怎么就单单他们办成了?要知道乡下生产队搞副业,一般都是做做豆腐、榨油、做面条之类的副食品,搞工业生产的很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允许,生怕耽误农业生产。

  邱云道:“行了,咱们也别夸来谢去,总之你们好好干,我呢保证你们的货能销出去。”

  目前厂里是周玉忠、周诚信领着俩年轻人在忙活。

  四个人正刷纸呢,生了一堆柴火既能烘纸也能照亮,用自制的黍子苗刷子一张张的刷在墙上晾晒。

  他们已经往公社送过一批货,一共有一百刀,质量虽然比不上那些好的细纸,却比那些黑粗纸好很多。

  只可惜数量还是太少,乡下生产队作坊,农闲生产农忙停产也是规矩,不可能不干农活加大生产。

  看过以后邱云也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帮助他们完善造纸的方法,改进质量。

  回村的路上,周明愈按耐着心头的紧张,“邱经理,现在都要大炼钢铁,那工厂也都要停工吗?”

  第96章 表彰&奖品

  邱云道:“工厂不会停产,只会抽调一部分工人去支援炼钢,机关学校都要支援大炼钢铁,就连我们百货商店都抽走八成人呢。”

  周明愈一听便开玩笑道:“那我们造纸厂也是工厂,是不是也不用关停?”

52书库推荐浏览: 桃花露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