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爱莲知道,给农民的这些补偿,并不代表这土地成了出让土地,实际上这土地已经被国家征用,以后补交土地使用费还要一大笔钱。
给他们六十万,只是想到后世一些征用了土地之后产生的纠纷,因此,唐爱莲才要求就是每家每户签字按手印。
唐爱莲又给周九夫打了个电话,将今天老百姓希望园闹事的事跟他说了,提出要将这两百亩地从划拨地办成出让土地。但问过之后,才知道现在还没有出让地这一说法,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第二天,生产队的协议书也签下了,众人都签字按了手印。队长跟唐爱莲一起去了土地局,将这协议给土地局备了一份。
给了土地补偿,希望园的事总算告一段落。
通过郊区农民索要地这件事,唐爱莲倒是想起了两件事。
第一件,她想起了自己的老家农村,这个时候,应该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实际上说白了,就是直接将土地承包给每户农民。
唐爱莲想起了前世,自己在李家村做的一条龙兴乐产业:先是承包了一大片别人不敢承包的有争议的荒山种果树,在果园里挖鱼塘,鱼塘旁边盖鸡鸭舍,一半临水一边在岸上,平时,鸡粪鸭粪直接落入水中,可用来喂鱼。
在别人还没有种柑桔时,她便种了大片的柑桔,等到大家看到柑桔的成果,也跟着种柑桔时,她又已经开始种大青枣,种丰水梨。
结果,别人的柑桔起了毁灭性的黄龙病时,她的柑桔已经过了高峰期,被她全部挖了根,种药材。
再后来,她又发展养羊,因为这个时候羊肉贵了起来。
她还搞起了大棚蔬菜,当别人进城打工把田地丢荒时,她又开始承包大家丢荒的大片田地搞无农药化肥的生态农业,用药是土法制,用肥全是农家肥。
她的生态农产品包装之后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她也就是那个时候,逼着自己学会了英语。
前世她死的时候,她儿子就是押送了生态农产品出国……
这一辈子,她还要不要搞这些呢?
想了一下,感觉这辈子她恐怕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做这件事。
而且,她前世户口在农村,这辈子,户口却迁入了城市,村里的荒山,没有户口,不知道队长会不会允许她承包。
最后,她想了想,还是做了策划,将自己前世的经验毫不保留地写了下来。然后将策划书连同十万块启动资金的存折,一起让人送了回去,把这事交给了二叔。
如果他愿意做,这十万块就是给他的启动资金,如果他不做,这十万块自然要收回来。
她也是想看看,娶了新的二婶后,二叔是否真的改变了。
没想到,二龙马上开始了承包荒山种果树,按照她的策划,后来更是做成一番大事业。唐爱莲前世开办的生态兴农公司,被他办得红红火火。
而且,唐爱莲没有主动提出,他居然还主动给了唐爱莲一半的股份。
这是后话不提。
除了老家农村的这件事之外,唐爱莲还想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s城这个时候应该在招商引资,她也正好将自己的企业以及外公的企业引回来了。
于是,八零年春节的时候,唐爱莲特意跟周九夫说了要拜年的日子,请他将其他几个老干部都叫到一起。
“周老,我给你们带点好吃的,您一定得记着,把他们带上啊。”
周九夫听唐爱莲一说自然是言听计从:“放心吧,他们听说有好吃的,肯定跑都跑不及。”
唐爱莲特意拿出了杀好的一整头熊运到了周九夫家里。这个时候,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还没有那么强,吃这些东西并不怕被人管。
水莲见到这头四百多斤的大熊,大吃一惊:“爱莲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周九夫四老也是非常吃惊。
唐爱莲很是轻松地:“放心吧,我这是去深山采药的时候,它自己撞上来的。我总不能任由它们吃了我吧?所以我就把它杀掉了。”
第1060章 瞌睡遇着枕头
“你这孩子。”周九夫有些后怕:“你就不怕,它们把你吃了?以后少去那种地方。”
唐爱莲轻描淡写地说:“以我的本事,杀他们跟杀鸡差不多了。”
周九夫还以为唐爱莲吹牛,但林春城却并不认为。他深深地看了唐爱莲一眼。
“咱们今天吃熊掌怎么样?还有这熊胆,冲酒喝。水莲你有福了,这熊掌啊,他们四个老爷爷应该都吃过,可我们却不容易吃到呢,等下我们四个女同志可要多吃点。”
水莲的妈妈和外婆同时叫好。
四个老人却老脸一红,他们很想说,他们也没吃过,但却是不好开口啊。
催太次见周九夫反复地翻着那些肉,不由奇怪:“老周你找什么?”
“他在找熊鞭呢。”林春城笑道。
唐爱莲一愣:熊鞭?
来周家之前,她把今年要带来的东西家里整理了一下,好象看到老爸在这堆熊肉里找了一下,当时她还不知道他要干嘛,现在才知道,原来他把熊鞭给拿走了。
周九夫被说破,瞪了林春城一眼:“别以为你跑s城了我就管不到你了。”
唐爱莲有点不好意思:“那个,我杀了熊之后,请山下的人帮忙处理,估计被处理熊肉的人给拿走了。”
她后知后觉地想起刚才周九夫的话:“周老,你刚才说林老去s城?”
“是啊,当s市的建委主任,算是平调,不过有实权啊。”周九夫很为老朋友感到高兴。
唐爱莲心中一动:“s市纪委主任,这是好事啊,可我怎么看林老有点愁思的样子?”
林春城叹气:“现在的s市,难啊。创办s市等四个经济特区,是华夏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和突破。只是,大家对办特区有不同意见,很多人都担心是搞资本主义。
大家都在争论,但最后总设计师还是决定要搞,现在是s市特区边上树立了一道水泥墙,以此隔开经济特区和内地。唉,这墙一竖啊,就是两个世界。”
说起s市的建设,林春城有喜有愁,最愁的是,没钱。
“上面画了圈,要发展,还给了政策,但钱在哪里?我们迫切需要引资啊。”林春城叹着气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家不敢相信啊。
所以,我们招商引资会开了不少,但效果,都不理想。现在,整个特区的领导都分了招商引资的任务。”
唐爱莲听着林春城的话,心中却是大喜。
她原本还打算着要找周九夫帮忙,看怎么才能将白器晚在香江办的企业和太婆留下的企业引到s市呢。
谁知道,林春城居然就到了s市建委,而且,他还在愁着怎么完成招商引资。自己却是拿钱不知道怎么投资。这不是妥妥的瞌睡遇着枕头了吗?
别人怕s市发展不好在观望,自己不怕啊!
“林老,你的招商引资任务是多少?”
“五千万。”说到任务,林春城就发愁,他没有海外关系,去哪招引外资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唐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