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美滋滋_寒小期【完结+番外】(148)

阅读记录

  已经爬到床上正准备乖乖睡觉的胖小子:………………

  幸好,唐红玫没那么狠心,只笑道:“放心吧,就算我来不及了,这不是还能找裁缝帮着做吗?再说了,现在已经快冬天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冷,到时候咱们店里能忙得脚不沾地,可不得现在先忙活起过年的新衣来?”

  瞧着差不多了,唐红玫把料子归整好了搁到了大衣柜里,边盘算边说:“过年的衣服其实还好,料子棉花都是够的,只是我想回头给咱妈弹一床新的厚棉被,她那床棉被已经很久了,上回天气好晒被子,我摸着里头的棉花都成块块了。”

  “棉花不够?”见唐红玫点头,许学军又道,“正好这几天厂子里没任务,我回头骑着车去附近转转,应该会有人卖棉花的。”

  “成,要是碰着了,多买点儿回来。”

  “就是妈刚才还说了,家里缺钱……”

  唐红玫一听这话就笑开了:“妈缺的是买房子的钱,可不是买棉花的钱。再说了,你看妈每个月都有给我零花钱,我又没啥可花用的地儿,攒了也有六七十块了,明个儿都拿给你。”

  棉花不贵,就是吧,个体户开的杂货店里都不卖这个。百货商店倒是有专门卖棉花的柜台,问题是那头仍然是需要票的。

  这两年,市场呈很奇怪的趋势,很多事物都是并存的。

  像凭票购买的粮油依然还有,可不需要票证的也有。而且吧,乡下挑着担子进城卖米的人,人家的米又新鲜又便宜还不要票。弄得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啥国家不干脆取消粮票得了。

  当然,像棉花仍然很麻烦,不过百货商店也有卖不要票的棉花,叫蚕丝棉,是外地过来的货,价格是本地棉花的十五倍。

  唐红玫还真心动过,不过也仅仅是心动而已,压根就没下手。

  真正辛苦赚钱的人很清楚钱来之不易,自然愈发的舍不得花用了。

  在接下来几天时间里,许学军还真骑着自行车满乡下的乱窜,看有啥好东西能收购的。

  也亏得家里年初买了三轮车,唐耀祖是骑三轮车收食材的,家里的自行车也就没人骑了,毕竟唐婶儿和唐红玫都没学会怎么骑车。

  没想到的是,本该去收棉花的许学军碰巧遇上了人家杀猪办喜事,除开自家请客用以及留点儿过年吃,剩下的还有不少,想卖掉换钱。正好看到了许学军,那人还认识他,直接拉着他非要卖给他。

  许学军是想解释的,结果人家一句话把他堵得半晌没找到话来接。

  “我认识你,你是县里开卤肉店唐婶儿的女婿!”老乡很是热情,“来来,我知道唐婶儿收购猪肉的价钱,我不坑你,这些猪肉刚才都称过了,我给你算个便宜价,你直接拖走,也省得我回头再进城了!”

  “……成吧。”

  原本用来买棉花的钱,全变成了猪肉。

  看着后座上那近五十斤的猪肉,许学军也没心思再收购棉花了,再说钱也不够了,只得打道回城,径直去了店里。

  唐婶儿都惊呆了,她冲着许学军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用眼神表明她觉得儿子脑壳坏掉了。

  “你想帮着家里收猪肉咋不跟我要钱呢?还骑着自行车去……为啥不骑三轮车?你不是会骑吗?”

  “三轮车不是耀祖在用?”

  “他爷病了,他今个儿回乡下去了。”唐婶儿提到这个,愈发不可思议起来,“他说自行车你要用,他就干脆走路回去了。”

  唐红玫娘家离县城实在是太远了,就算要收购食材也不会往那边去的。再说一路上的路况也是糟糕,自行车也就算了,顶多就是颠簸一些,三轮车真心够呛,速度快不了,人反而更受罪。

  许学军:…………

  好在,唐婶儿也没继续追究下去,主要吧,她一直觉得儿子挺傻的,现在顶多也就是坐实了这个猜测,没啥好说的。

  而唐耀祖这一回去就是两天,及至第二天傍晚才赶到县城里,一进屋就高兴的跟唐婶儿说道:“婶儿,我家几个堂兄弟联合起来办了个小工程队,专门给乡里乡亲的建房子打家具,我问过了,要是叫他们起房子的话,便宜好多呢!”

  唐家人口多,近房隔房兄弟一大堆,里头泥瓦匠木匠都有,还有人特地跟着县里的人学了电工,加上全都是一群棒小伙子,觉得单纯的给人打短工没出息,干脆就联合起来干一番事业。

  事业能不能干成还不好说,反正就目前看来,生意挺好的。

  “能盖怎样的房子?怎么算价格的?”唐婶儿一听就来了兴趣,临时又想起来了,“你爷咋样了?”

  “他没事儿,就是想我哥了。”唐耀祖无所谓的一摆手,就开始给唐婶儿掰手指算了起来,“我都仔细问过了,他们现在只接平房,也可以盖那种一层半的小楼,就是底下一溜儿平房住人,上头的屋顶是平的,人可以走上去晒衣服晒粮食,特方便。要是你愿意的话,也可以给上头结个顶,当杂物间使。”

  只接平房当然是为了安全,毕竟乡间多半都是一层的,最多也就是有个阁楼。像县城里动辄三五层的楼房,他们可没这个本事。

  “那啥材质呢?”

  “泥墙瓦房咱们就不说了,他们能盖砖瓦房,红砖青砖都成,还跟人家砖厂说好了,大量拿货便宜。咱们要盖房子直接跟他们要砖头就好了,比外头卖的,每块都能便宜一分钱呢!瓦也是,他们都有门路,干惯了的。”

  唐耀祖兴冲冲的给唐婶儿算:“咱们要是盖一排平房,依着原先那个算法,交给我堂哥他们,能便宜足足好几十块呢。”

  “对了!”唐耀祖说着又想起来了,“光盖房子还不够呢,到时候不得打货柜啥的?咱们两家店里的货柜都是我堂哥他们打的,结实耐用!”

  就是长得不咋地……

  最后一句话,唐耀祖还是没说出来,毕竟这年头,家具就是讲究一个结实耐用的,要好看的话,像新婚用的大床衣柜之类的还是挺好看的,可一般的桌椅板凳根本就分不出来好看难看,全都一个样儿。

  唐婶儿很是心动,她当然明白房子闲搁在那边是没意义的,早一天动工就能早一天开店,一旦开了店,肯定有生意上门,这钱不就又来了?

  认真盘算了一会儿,她干脆拍板决定了:“成,那就赶紧叫他们开工,咱们争取年前完事儿,年后新店开张!”

  “那成,我明天再回去一趟,跟他们把时间定一下。”

  平房造起来容易,算算日子,离过年还有好三个月呢,怎么算都该造好了。当然,光造好没用,还得装门窗打家具。重点是,一旦家里准备把那边当成据点后,唐红玫和俩孩子肯定是要搬过去的,也就是说,厨房少不了。

  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进去的话,这么点时间还挺紧张的。

  唯一麻烦的是,福利房那边就真的悬乎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寒小期 美食文 种田文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