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农家记事_唐三妞【完结】(5)

阅读记录

  “那好吧,先说明,我可没钱”阿金说。

  “我还有,大伙先凑凑吧,实在不行,找爸妈要。”唐梅说。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

  下午放学后,姐弟四人围坐在方桌,开始挣钱大事了。

  首先,查看的是唐金的作文。一年级的小学生,字都没能认几个。不是语句不通,就是错别字多。要到能发表的地步,任重道远啊!现阶段直接pass。

  然后,轮到查看唐杏的作文了,唐杏自己看着都汗颜,与阿金比不承多让,就一水平。pass!

  再来看两姐姐的,条理之清晰,感情之充沛,文笔之流畅。就她两了。

  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挑选了几篇歌颂农民,祖国,老师的文章,再一起修改语句,错别字,再由字体娟秀的大姐唐梅誊写。

  誊写的纸张是B5大小的作业本。唐杏一看,坏事了,要用A4的纸张才对。姐姐干脆不写了,挣钱急不来,决定等下问唐爸要点钱买纸,买信封邮票等。

  …………

  夜幕慢慢地降临了,唐爸妈沐浴着落日余晖,肩上扛着锄头,疾步地往家里赶。还没到家门口,远远地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唐爸的嘴角翘了起来。唐妈更是未见其脸,先闻其声“嘿,笑什么咧?有啥好事?”

  “妈,爸快回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阿金窜出家门,拉着唐妈往屋里走。

  “姐姐要向报社投稿挣钱。”阿金急切地邀赏。

  “啥,投稿是啥意思?”唐爸不解地问。

  “就是给报社写文章,要是采用了,就会付我稿费。”唐梅解释道。

  “就是要付邮费,要买信封,买本子,爸赞助点。”唐杏边说边向唐爸伸手要钱。

  “啊,还要钱啊?多不多?投了就一定有报酬吗?”唐爸犹豫了。

  “没事,就给十块钱吧,尽管挑好的投,能不能发表无所谓,权当是练作文吧”唐妈一锤定音。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

  第二天,在学校花了一块钱买了一沓A4的信纸,一块钱买了十个信封。

  姐姐分工合作,大姐唐梅认真地慢慢誊写作文,尽量保证页面整洁,字迹清晰。唐桃则去问老师要了常见的投稿地址。一个上午唐梅就抄完五篇作文了,急切兴奋的她干脆请了半天假,中午饭都不吃,直接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市区邮局寄信去。

  走走,停停,不时地问下路,终于在一所教育学院旁找到了。90年代的邮政局,兼合邮递、银行的功能。邮递员的业务除了拉人订阅报刊,明信卡,集邮册外,还要推销彩票、保险,拉存款等。

  唐梅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踏着双塑料凉鞋,顶着柜台阿姨诧异的眼光,从容地走近。展开笑容,问:“姐姐,我来寄信,要多少钱?”

  “小妹妹,本埠1毛,外埠2毛。要寄哪?”阿姨耐心地说。

  “我要寄五封信,给我五个外埠的,谢谢啊!”唐梅从裤兜里掏出一块钱,递给阿姨。

  “给,拿好了,小妹妹,要买明信卡吗?一块二一张,可好了,寄给朋友都不错。”阿姨极力推销。

  “不了,今天没多带钱。”唐梅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你回头跟同学说说,有新到的明信卡,有需要再来。对了,还给父母说下,有集邮册,180元,200元一本。”阿姨说到。(明信卡,集邮册价格沿用四川1995年价格。)

  “好的。”

  唐杏站在一旁,用竹签粘着浆糊往邮票背面薄薄涂了一层。小心贴在信封右上角框框处。晾干,扔到邮箱里面去。走到订阅架边,把报刊翻看起来。有杂志,有报纸,有书等,五花八门的。唐梅干脆坐下来,拿出笔纸,逐个抄起地址来。抄完地址,随意翻了翻,看到奇闻异事就停下看看,名人轶事也瞧瞧。

  邮政局陆续地有人来办理业务,唐梅也坐不住了。跟柜台阿姨打声招呼,出门骑车回家了。

  …………

  自从投稿后,唐家四姐弟隔三差五地跑学校收发室。

  连校长都认识唐家四姐弟了,他好奇地问“你们怎么老跑收发室,咋回事啊?”“校长,我们投稿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发表。”唐梅回答道。

  “哦,投稿?不错,不错,要是能发表,学校给你们奖励。”校长笑眯眯地看着最小的阿金说。

  “校长你说的啊!”阿金说。

  “嗯,我说的,说话算话。”校长说。

  …………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学期末,两封厚厚的信姗姗来迟地到收发室了。校长直接开广播“唐梅同学,请到收发室领信件。”

  唐家四姐弟听到了,阿金跑着过去。姐仨分别从各自的教室走过去,步履匆匆,带着几分悦雀。

  等到了门口,先一步的阿金早已经拆开信封了。手上拿着报纸,翻来覆去地找姐姐的名字。抬头看到姐仨,对刚跨过门口的姐姐说“太慢了你们,两张报纸,快来找在哪里?”

  “就你急”唐桃说。

  “好,你们不急,我急,我还等着挣钱买自习车呢!”阿金回道。

  大姐唐梅接过报纸,一目十行地一扫而过,一下就找到了,文章边幅不大,成人手掌大小,字数在1千多字左右。“看在这里”,唐梅手指指着,大家伙围过去,唐梅两个铅字显得很夺目。唐杏笑哈哈地,透过这两字,她看到的是钱,是姐姐们的学费,是姐姐的未来。

  “小家伙,要什么奖励呢?”校长笑眯眯地问阿金。

  “随便校长你,要是有物质奖励也不错。”唐杏抢着回答。不怪唐杏贪钱,实际是她知道,姐姐们需要钱,否则无法继续学业。

  校长想了想,说“钱倒没有,不过可以给你们申请贫困生资助,免教育附加费。”

  唐杏四姐弟听了都很高兴,连说“好啊好啊”

  当时除了要交学费,还要交附加费。按户口簿上人口算,一人几十块钱。唐杏家就得交两三百。好大一笔钱,能省下来,也是件让人兴奋的事。

  另外一篇发表的作文是唐桃写的,篇幅不大,才八百字左右。稿费按照字数来算,不同报社给出的稿酬不同。唐桃的有100块钱,唐梅也只有100块。唐桃的报社150元千字,唐梅的80元千字。

  (稿酬参照1995广东)

  第5章 身份证与炒股

  唐杏姐弟拿到稿费后,唐家写作氛围空前高涨。唐爸唐妈全力支持,姐弟只要专心写作文,其它的一切由唐爸搞定。唐杏看着姐姐弟弟围坐在餐桌,认真地低头写作文,很是欣慰,希望这股学习之风能够一点一滴地慢慢改变他们的未来。

  …………

  唐杏又在发呆了。

  “前世老爸在今年种辣椒,挣了大钱,一万多。老爸很自豪,在交学费的时候,当着很多老师的面,大放阙词,说什么教书的不如种地的。而前世的我也特拉仇恨值,我高昂着头,说‘种地挣大钱,明年我家就建房子啰,建两层小洋楼’。想想,都觉得汗颜。今年我绝对不能再让这幕发生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唐三妞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