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家的小娘子_荔箫【完结】(244)

阅读记录

  但实际上,直至回到帐中,谢迟都还有点蒙。

  因为今天提起这个,实在是太突然了,太突然了就让人觉得不真切,他总觉得今天好像梦游了一场似的。

  叶蝉便见他今晚总在发呆,坐在床上一会儿看帐布、一会儿看地,躺下又看帐顶。她凑过去蹲在床边问他怎么了?他发出一声拖长的:“嗯……”

  然后他扭头看看她:“我好像……”

  叶蝉一双明眸眨了眨。

  谢迟一沉息:“争储成功了。”

  “啊?!?!”叶蝉结结实实地被他吓了一跳,打量了他好几眼,又问,“陛下……下旨了?”

  “那倒没有。”谢迟重新看向帐顶,“不过陛下私下跟我明说了。他说……他说咱们的几个孩子他都挺喜欢,问我愿不愿意拿他当父亲。”

  ——这个问法,落在叶蝉耳朵里,令她也很诧异。

  在他们眼里,陛下都首先是一国之君,那“储君”自然比“儿子”重要。再细品品,又觉得这问法透着一股无法言说的酸楚。

  “那你……”她一时脑子也有些懵,滞了半晌,说,“不管怎么样……你带孩子们多去陪陪陛下好了。”

  谢迟哑音笑笑,点头:“嗯。”

  他比她更清楚朝中变数多。陛下自己有这个意思,并不意味着此事一定能成。

  但就像叶蝉说的,不管怎么样,他都该带孩子们多去见见陛下。君臣之礼先放在一边,只当是晚辈多孝敬孝敬长辈,也是应该的。

  叶蝉又说:“其余的,咱都别想太多。”

  谢迟再度看向她,她道:“但凡你还没住进东宫去,这事就总还有可能生变。现在想得越多,到时不就越失落?咱还和从前一样,做好该做的事就行了。”

  人,走一步看三步叫本事,但看三步再奢求三步,就叫贪心不足了。

  奢求的太多,就容易心急、容易出错,容易到最后连眼皮子底下的东西都守不住,得不偿失。

  谢迟静静地注视了她一会儿,忽而觉得这小知了比他所了解的要高深一些。

  他没料到她能这么稳,储位已经近在眼前了,她还能这么不骄不躁。

  第137章

  另一边,谢追和谢逐下了山,就一道喝酒去了。

  俩人都挺高兴。因为储位之争虽然让人眼热,但同时,他们这些身在其中的人争上一阵子就知道自己有多大胜算了。所以没头没脑地一直眼热到最后不大可能,那能是己方的人争到那个位子就足够值得庆祝了。

  谢追边喝酒边乐:“你看见另一个的神色了么?真有意思。”

  当下朝中还剩下的几个,除了他们俩以外,有在孤军奋战的,也有从前跟着谢连谢逯干的。陛下方才说敏郡王府不一定只能出一个儿子当郡王的话一出来,几个人脸都绿了,那叫一精彩。

  谢逐则道:“哎,你跟我这儿高兴归高兴,出门在外你可忍忍。陛下在朝上还什么都没提过,你别出去瞎张扬,小心给谢迟惹祸。”

  “我知道,我心里有数,我又不是谢逢。”谢追说到这儿,声音卡了一卡。

  他们几个里头,谢逢嘴上最没把门儿的——不过那是几年前。现下,他们这印象或许还在,但谢逢早已不是那样的人了。

  谢追不禁一叹:“可惜了,谢逢这趟没来,不然他肯定也高兴。”

  他现下混到了百户,但来秋狝的单子要经陛下过目,他自然不敢来。

  谢逐也叹了一声:“他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谢迟若真承继大统,一定不会忘了他。

  除此之外,谢逐还盼着一件事,他希望来日谢迟掌权之后,能让谢连死在牢里。

  陛下没杀谢连,这在情理之中,因为谢连是宗亲,还是陛下的小辈。有这样的身份放着,总归存着三分情面,多大的罪都不一定死——反正死和幽禁一辈子对陛下来说也没什么差别。

  可谢逐不一样,他亲手办了那个案子,亲眼见过被谢连伤害过的小孩。

  诚然他现在手里有实权也不缺钱,那孩子让他给安置好了。可是连带着谢连那日刚买回的,他也就救了俩,先前还死了三十多个呢。

  谢逐觉得谢连的罪名罄竹难书,他要是皇帝,他可能得剐了谢连才觉得解恨。今上把谢连幽禁起来,实在太便宜他了。

  二人各自想了会儿心事,帐中的氛围就静了些。想了会儿,他们又先后回了神,相互一碰酒碗,接着喝酒。

  第二天一早,谢迟起床就把刘双领喊了进来,让他去瞧瞧几个孩子,找两个跟陛下一起用膳去。

  按理说,昨天陛下刚在几位宗亲面前提了这事,现下必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他,他当下不该这么做。可谢迟怎么想,都觉得陛下昨天的话太苦了,他现在纵使还没被继过去,也是个当晚辈的,能让陛下多高兴高兴总归是好。

  所以就让孩子们多去陪陪他好了,他自己不去,外人也不好说他往上凑。

  于是,大帐中,皇帝洗完脸用帕子擦了擦的工夫,再一睁眼就见面前多了两张笑眯眯的小脸,是元明和元昕。

  “你们怎么来了?”皇帝顿时有了笑容,看向领他们进来的傅茂川。但是傅茂川刚一张口,元明就先说了:“父王让我们来陪陛下用早膳!”

  “哈哈,好。”皇帝心情愉悦,又问,“饿不饿?”

  两个人都点头,皇帝便告诉傅茂川:“传膳吧,让他们两个先吃。”

  傅茂川僵了一下,但见陛下一脸从容地又继续盥洗了,略作踟蹰,觉得照办了也没事。

  待得早膳在中帐里摆出来,元明元昕自然就去吃了,这其实不合规矩,傅茂川刚才有些犹豫也是因为这个。

  他们两个在陛下面前,既是臣子又是小辈,按礼来说当然不能他们先吃。但是,四五岁的孩子懂的规矩到底是有限的,他们两个现在知道的都是长辈不来自己不能动筷子,可是如果长辈事先说过“让他们先吃”,他们就可以吃了。

  至于这个“长辈”如果同时还是一国之君,他们是不是无论如何都应该等着以示尊敬?理解这个对他们来说还太难了。

  是以皇帝更完衣出来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两个小孩吃得正香。元明在吃一块鸡蛋饼,元昕在吃一块不知是豆沙还是枣泥馅的点心。皇帝看见他们心情就好,边落座边笑问:“怎么样,好吃吗?”

  两个孩子点头,然后元昕又拿了一块那点心,递向皇帝:“这个好吃,陛下尝尝!”

  “哎,好。”皇帝二话不说就把那块点心接了过来,其实他说不上爱吃甜的,更不爱早起第一口就吃酥皮点心。不过今天也不知怎么,一咬下去就觉得这块点心确实很好吃,里头的豆沙馅口感绵密甜度适中,而且这酥皮——嗯,做得挺香,很好。

  然后傅茂川便听到皇帝说:“这点心做得不错,去赏那厨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荔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