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家的小娘子_荔箫【完结】(290)

阅读记录

  短暂的安寂之后,人偶被一把掷在地上,人偶上字迹清晰的纸条遂即映入几人眼帘。

  ——是陛下的八字?

  九阶之上人倒不多,只有几位重臣。但一时之间,几道目光同时看向谢迟,个中意味不言而喻。

  谢迟心下一惊,正要辩解,余光忽见皇帝身形一颤。

  皇帝气血冲头,忍了一忍,还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谢迟悚然一惊:“父皇!”

  他赶忙上前搀扶,身后,亏得谢追反应快,立时大喝:“何人构陷太子?必要查个明白才是!”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几位重臣旋即恍悟,如梦初醒地收回目光,接着便有人慌忙叫宫人去传御医。

  歌舞升平的除夕宫宴,就此乱了起来。皇帝被送回了紫宸殿,朝臣们虽想等在殿外看看陛下情形如何,却被御前宫人们不由分说地先劝出了宫。

  在后宫参宴的女眷们,则是迟了一刻才听说消息。而且宫人们不敢多嘴,就先瞒住了巫蛊的事,只说陛下身体不适,今日早些散了。

  叶蝉是被刘双领请进了偏殿,才得知始末。

  她惊得浑身一冷,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唰地凝固了:“东宫?怎么会!”

  “臣也不知道啊!”刘双领的眉头像是打了结,重重一叹,“现下陛下还没醒,殿下在紫宸殿守着。殿下说,孩子们都受了些惊,让您先回去哄哄他们,他大约要迟些才能回了。”

  叶蝉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她语气还算平静,但实际上已心乱如麻。

  巫蛊,诅咒天子。这在历朝历代,从来都是大案。

  西汉武帝时的那场巫蛊案折进去了一位皇后一位太子还有几位公主,牵连进去的宫人、官员更人数上万。那几位公主和太子还都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女呢,谢迟……

  叶蝉用力地摇了摇头,告诉自己不会的。

  然后,她便半刻都不敢耽搁地回了东宫。几个孩子都受了惊吓,不过元明往后的读的书都还不多,不懂什么巫蛊不巫蛊的,受惊只是因为皇帝吐着血晕了过去。

  她把他们搂进怀里,元昕抬起惨白的小脸,哽咽道:“皇爷爷……”

  “皇爷爷没事,皇爷爷没事。”叶蝉拍着他的后背,“皇爷爷只是年纪大了,容易生病。御医帮他调养调养便好,你们别担心。”

  元昕点点头,又摸着眼泪说:“我想去看皇爷爷……”

  “现下御医在给你皇爷爷看病。等他醒了,母妃再带你们过去。”叶蝉不知自己是怎么如此冷静地把这番话说出来的。

  她好像在用这话安慰自己,皇帝会没事,谢迟也会没事。

  因为如若谢迟折在了这件事里,孩子们便也势必不能再去见皇帝了。

  紫宸殿中,谢迟守在皇帝榻边,身上一股接一股泛着恶寒。

  事情出在东宫,又是诅咒皇帝,疑点最大的自然是他。他之所以还能守在这里,不过是因为皇帝没醒,没人敢贸然对他这太子怎样。

  但待得皇帝醒后,会如何做,他完全没底。

  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在行宫时出的那桩事。那时是有人动了皇帝的药,咬死了是受他指使。好在皇帝不信,那宦官疯了之后,这条线断了,事情便被遮掩了下来,好像并没有闹出太多纷争。

  但现下看来,他忽然觉得,那件事兴许只是一个铺垫。

  也许背后想要他命的人,根本就没指望皇帝相信那次是他下的手。但是,如果下药在前、巫蛊在后,一次又一次的矛头都指向东宫,皇帝还会继续信任他吗?

  他不知道。

  他一时也想不出待得皇帝醒后,自己该如何辩白,只依稀觉得有一张弥天大网正兜头罩下,他已然来不及逃走,却又想不出该如何脱身。

  古往今来,死在巫蛊上的人已太多了。这在宫中已是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忌,似乎谁沾上了,都只有一个死字等在前头。

  他不想这样蒙冤死去。可眼下,紧绷的神经已令他顾不上自己。

  他不得不去想,如若自己洗脱不了嫌隙,小蝉和孩子们该怎么办?

  西汉武帝时的那场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的三子一女和三房妻妾全都死了。

  虽然后来得以平反,但那又有什么用?

  谢迟不觉间拳头紧握,他绝不能把家人赔在里面。

  第162章

  东宫,叶蝉哄好了孩子们,就让周志才带着人把各处的宫人全看住了。除却在近前服侍的人以外,其他人一概不许出屋,出入东宫更必须来她这里回话。

  “让容氏闵氏吴氏她们,也都在自己屋里待着。”叶蝉道。

  巫蛊不会凭空出现,又不可能是谢迟做的,那就只能是有人在陷害谢迟。现下东宫里的人,她一个都信不过。

  宜春殿西北边的一方院子里,吴氏听闻东宫里出了巫蛊的人偶,顿时汗毛都立了起来。然后她鬼使神差地想到,很久之前她去见莺枝时,似乎看到过一个巫蛊模样的东西。

  是莺枝?莺枝是太子妃的人,那是太子妃授意莺枝做了这样的事,还是莺枝栽赃太子?

  吴氏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事离她太远了,她虽早在谢迟还不是太子时就已入了府,但几年下来,深宅大院里的那种勾心斗角,她几乎一样也没经历过。如今乍然见了巫蛊这么大的阴谋,吴氏除却慌神外,完全不知该怎么做。

  如果是莺枝栽赃太子,那她便该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太子妃。可万一是太子妃授意的怎么办?太子妃会这么做,多半就是太子的意思,她跳出来,会不会反倒被灭口?

  吴氏乱了阵脚,冒着冷汗在屋里踱着,连呼吸都在发虚。

  宜春殿中,叶蝉在房中静静坐了片刻,终于一分分地冷静了下来。

  她于是再度叫了周志才进来:“今晚你辛苦一些,安排好人,每两刻就四处巡视一圈,有私自溜出来的,不论是为什么,先押起来。”

  东宫里现在显然有问题,那待得皇帝醒来,不论他信不信谢迟,这一干宫人大概都是要审一审的。她帮不上忙,但可以保证他们暂时不再和外界有什么联系,避免节外生枝。

  周志才便应了下来,叶蝉又道:“让小厨房备膳……备个打卤面吧,吃着方便。让他们先把卤熬好,面挑易熟的,随时吃随时做。”

  周志才对这个吩咐一时有点诧异,但也没多问,又应了一声,就躬身退了下去。

  叶蝉兀自坐在床上,深深地缓了一口气。

  她不能慌。目下整个东宫、整个皇宫乃至整个朝堂都盯着谢迟,也盯着她这太子妃,她不能任由自己阵脚大乱。

  就算明天灭顶之灾便要压到头上,她今天也要有条不紊地继续过日子。她要让孩子们在一个还算的安心和环境里,要让谢迟侍疾回来时有合口的东西可以吃。

  她要让外人看到,东宫一切安稳,没有任何可以被解读为心虚的迹象。

  定住了心神,叶蝉又去看了看孩子们,见孩子们确实都已安睡了,她便折回寝殿喝了盏安神茶,自己也昏昏睡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荔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