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早上好_衣青箬【完结+番外】(162)

阅读记录

  虽然是试行,但越罗却还是很认真的做了准备。她拨了一座皇庄出来作为教习之地,这样,在学习之外还可以在周围的田地里种植一些草药,用以练习。而皇庄的牌子也被换成了听起来不明觉厉的“皇家女医学堂”。

  在西北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所学堂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建立了起来,开始授课。

  做完了这两件事,越罗便安稳了下来,没有再继续对朝堂伸手的意思。最多就是在一场场战事的捷报送上来之后,跟朝臣们开了几次会议,商讨这一战的封赏该怎么定。

  人太多,规模太大,国库虽然看起来还算丰盈,但也得计划着花。

  ……

  西北的将士们并不知道朝中正在为他们的赏格而起争执,皇帝御驾亲征,大秦士气如虹,再加上草原人并不一条心,所以在采用了分而化之的计策之后,大秦的胜利基础已经奠定,这最后一战便理所当然了。

  大秦在黎明时分发起冲击,草原人毫无防备之下陷入混乱,被秦军死死压制,不得不寻找薄弱处突围,且战且走。

  却不知,这正是大秦的打算。

  于是他们从固原城下,一路溃逃,进入草原之中。而秦军紧追不舍,也随即跟着进了草原,追击数百里。直到草原人勉强收拢阵型,打出白旗,主动投降乃止。

  不投降根本没有别的出路。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仗着骑兵的便利逃入草原深处,军队在草原上容易迷失,所以基本上不会追得太紧,很快就会撤退。这样他们便可得到喘息之机。

  但是这一仗本来就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没饭吃了才打的。现在打了败仗,还消耗掉了族中仅存的粮食,很多部落的首领再三考虑之后,还是不得不对大秦的军队低下头颅。

  投降、内附,他们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秦的百姓。而大秦在遭遇灾荒的时候,朝廷和官府都会赈济,对他们来说反倒是一条活路。

  反正过两年休养生息,恢复过来之后,他们完全可以骑着马再逃出去。

  但李定宸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接受投降,却不准备让部落内附,而是十分“大方”的将他们放回了草原上。

  想要粮食也可以,拿战马来换。

  固原城里那上百万斤的粮食,本来就是为此而准备的。

  第126章 班师回朝

  天泰十六年四月,皇帝率军大破草原异族,解固原之围,追击五百里。

  草原人虽然已经举旗投降,但善后的事宜却还有很多。战败的俘虏该怎么安置,圈回来的地要怎么治理,跟草原人如何谈判,以及出征大军的封赏等等……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需要李定宸亲自处理了,只需任命相应官员便是。

  随军出征的官员们对此都很感兴趣。他们是文臣,跟在李定宸身边,也不过一个参赞军务政务的名头,虽然也能沾光,但到底跟武将不一样。仗打完了,剩下的才是他们的差事。

  而除了封赏须得等朝廷那边议定,剩下的事,都得跟草原人周旋谈判才能最终定下来。

  而打了胜仗,谈判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差事好做,功劳却不小,自然是人人趋之若鹜。

  但李定宸最后推出来处理此事的人,却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

  前首相王霄的弟子,颜弘。

  就连颜弘自己也没想到会被委以重任。他自然知道陛下励精图治,朝中机遇很多,但自己的身份敏感,就算有再多的才能也未必会被重用。再说,离京多年,颜弘也觉得自己有些脱离时政,所以回朝后被安置在冷门的礼部也没有任何怨言,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接触和熟悉朝堂。

  却没想到,皇帝竟然那么快就起用了他。

  这样的知遇之恩,让颜弘陡然生出几分不负使命的责任感。

  他本来就饱读诗书,对历朝历代的典故信手拈来,加上这一年多的了解,对李定宸的想法也多少算是心里有数。因此虽然议论者众,但颜弘却没有半点推辞,接下了这份担子。

  草原人桀骜不驯,虽然认了输,但却不代表大秦的条件他们都能照单全收。两方第一次坐下来谈判,他们就表现得十分傲慢,甚至故意不说中原官话,只说番语。

  而颜弘竟是每句话都能接得上,引经据典,将蛮横的部落首领说得心服口服。

  也是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知道,从京城出来这一路上,颜弘竟也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跟向导学习草原人的语言。几个月下来,竟是颇有心得,至少日常对话没有问题。

  而颜弘在谈判桌上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分明是冠巾儒士,与人争辩起来却是半点都不落下风,商量出来的每一个条款也都有利于大秦,让人不服不行。

  最关键的是速度快。

  本来这种事情,不要说三五个月,就是拖个一年半载也是等闲。

  但颜弘知道皇帝估计急着回京,所以半点没有拖沓。

  ——李定宸虽然不需要亲自处理这些事,但谈判过程中,大军却还是不能撤走,须得驻扎在草原上形成威慑,好叫草原部族知道厉害,免得他们反复。

  而他虽然没有催促过谈判进度,却是一天三次派人来看进展如何,颜弘如何不知道他这是不想多等?

  于是拼着自己日夜苦熬,那么多那么复杂的事务,他一条一条理清楚,不过半个月的功夫,竟是都商谈得差不多了。

  战俘大秦留着无用,叫各个部落自己拿牛羊马匹来换。已经被秦军占领的土地,自然都归于大秦,丈量之后重新设立新的边境线,同样留出一段缓冲带。至于粮食交易的价格,以后的边贸互市等等,也在颜弘的考虑之中。

  等商议完毕,厚厚一摞条款书送到李定宸案前,他忍不住将之展示给首相杜卓华看,两人赞叹了一回年轻人的冲劲,又不免怀念了一番王霄。李定宸便也顺势下旨,恢复了王霄身上虚衔,叫他在老家荣养,又赏赐了不少财物。

  距离王霄去职至今三年时间,他从未对朝堂施加过影响,李定宸自然也不会让他一直以一介白身住在乡间。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罢了,如今颜弘出了政绩,自然是顺势而为。

  而这种赏赐,显然比给颜弘加官进爵更让他高兴,面圣时一再表示要为陛下、为朝廷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李定宸没要他肝脑涂地,只是把人留在了西北,要他将条款上的那些内容一一落实。等事情做完之后再回京。而他自己,则也是时候班师回朝了。

  御驾亲征的梦想完成,虽然没有亲自领军上战场,李定宸也算是过了个瘾。中途还看到了不少北地的风土民情,也算是让他对自己治理之下的这片土地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等兴奋之情散去,作为皇帝的责任尽了,新鲜感也消耗得差不多时,李定宸便开始想家了。

  尤其是在有了新的想法,迫切的想要跟皇后分享,转过头却发现身旁根本没人时,这种落差最大。就算是再好看的风景,再令人兴奋的功绩,少了与之分享的那个人,似乎也就不那么令人激动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衣青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