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早上好_衣青箬【完结+番外】(96)

阅读记录

  张德心下隐约摸到了一点儿门道,他心下纳罕,面上却不敢露出来,悄悄擦了一把汗,低头道,“奴婢听明白了,这就去报信,若是娘娘问起前朝的事来,必定知无不言。”

  就是皇后不问,也要主动找机会说出来。

  其实不就是想在娘娘面前显摆一下自己么,何至于如此小心?

  于是到了太平宫,皇后才问起前头早朝几时散的,他便立刻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今日早朝上的事都说了一遍,而后道,“陛下那里有一点事绊住了,让老奴先来禀报一声,以免娘娘挂心。”

  越罗脸上带着笑意,点头道,“张总管辛苦,跟着丫头们下去喝一盏茶,暖暖身子吧。”

  她比张德更快的领悟到了李定宸的意思。

  皇帝大了,知道要面子了,偏又还有一点小孩子心性,想听人夸他。这么一来,可不就显得别扭了?还要用这种方式变着法儿的提醒自己,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么想着,越罗不由摇头一笑,见儿子躺在旁边的暖炕上,蹬着小腿笑得一脸欢实,忍不住伸手在他鼻尖上点了点,低声道,“儿子,你爹有时候瞧着真没比你大多少!”

  像个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但还是期盼着父母夸赞的大儿子。

  大儿子李定宸回来的时候,越罗才刚拿到今年内侍省这边打的宫钱。这些都是要颁赏给朝臣和命妇们的,虽说年年都要打,形制也差不多,但总要出点新意。所以今年越罗叫他们打了新的模子,这会儿正在验看。

  一张炕桌上满了几十枚各式宫钱,都是金银铜打造,看上去亮晶晶的。

  冬生在一旁眼睛发亮,侧过身来紧盯着,看得眼都不眨,还一直伸手试图去抓。可惜离得太远,他自己又坐不起来,急得一直蹬腿。

  李定宸将儿子抱起来,让他靠坐在自己的怀里,倒是方便了他。冬生终于抓到了一枚,捏得紧紧地,就要往嘴里塞。

  不过他的胳膊太短,身上穿着的衣裳却太厚,小胳膊圆滚滚的,根本折不回来,试了好几次还是没能够到嘴边。李定宸本来见他拿了宫钱要吃,还有些担忧,低头看到这一幕,顿时大笑不止。

  越罗任由他折腾儿子,飞快的将手里的册子翻完,又对了桌上的宫钱,见都没错,便合上册子,点头让宫人将东西都收了下去。

  等上了茶水点心,其他人都退下去了,屋里只剩下一家三口,她才笑着往大枕头上一靠,笑眯眯的对李定宸道,“我听下头的人说,陛下今日好威风。”

  李定宸立刻脸红了。

  偏还要做出不甚在意的模样,摆手道,“不算什么。只是这些官员们做事竟是半点遮掩都没有,打量谁是傻子呢?”

  “大概是这十几年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越罗道,“不过有陛下在,往后他们也该绷紧了皮,事事小心谨慎了。”

  “本就该是如此。”李定宸捏着儿子小小的软软的手,作势要咬,吓得冬生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连躲开都忘了。他见状立刻又笑得前仰后合,惹得冬生也跟着笑。

  等笑够了,才道,“朕从前总不明白,皇帝究竟该怎么做。如今有了你和冬生,倒渐渐明白了一些。大秦这万里江山,说到底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在每个小家内部,所求的无非是安稳度日。便是民间说‘老婆儿子热炕头’的话了。话虽老,却有理。可惜这道理,许多官员还不懂呢,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越罗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眼神里却含着无限的温柔与赞叹,看向李定宸,“能做到陛下所说的,便已是了不得的功德了。这道理若这样好懂,岂不人人都是陛下了?”

  李定宸对上她的视线,脸色更红,然而心底的信念却渐渐坚定起来,“这话倒也不错。皇帝治理天下,想来就是要将这道理教给他们知道。朕比之先代贤君,还差得远。”

  “陛下还年轻,总有赶上的时候。”越罗立刻道。

  这么配合,简直让李定宸心里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他没喝酒,却像是有些醉了,神色柔和下来,“阿罗对朕的期待这么高,朕也绝不会让你失望。”

  都说夫荣妻贵,他若是能成为一代明君,后人但凡提起他来,总少不得也要提到她的名字。

  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第75章 游刃有余

  大抵是因为李定宸在朝堂上发了脾气,马球赛的事没有再出幺蛾子。家属接受了抚恤之后,事情就揭过去了。

  马球场那边正在紧锣密鼓的拆出新的门。原本这里只有前后两扇门,如今考虑到人多拥挤,索性一口气增加到八扇。如此虽然要放更多的精神在安全防护上,但对分流人群却是大有好处。

  因为工程并不困难,赶在过年前就弄完了。

  如李定宸所想,马球赛继续举办,仍旧观者如云,看不出来冷落萧条。

  西京城上百万人口,这球场虽然几经扩建,也不过能容纳数千人,亲身经历过那场灾难,受到影响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不来,自然还有别人来。

  而且朝廷张贴的皇榜,球场这边新开的门,都说明这件事已经解决,没必要揪着不放。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京城中很快恢复了年节的气氛,一日比一日热闹起来。

  过年前没什么大事,李定宸是比较清闲的,唯一要操心的,就是给诸多大臣的赏格和节礼。因为这些年来朝堂一贯奉行节俭,所以实际上就算是皇家的赏赐,也并不贵重,多半都是依循旧例,最多是花样上翻新一下。

  虽然谁都不指望这些东西过年,但谁多谁少,谁有谁没有,这些都是圣心的表现,因此还是需要仔细斟酌。

  最受关注的,自然还是王霄。

  说来也奇怪,人人都觉得他跟皇帝早该水火不容了,然而皇帝那里,但凡有什么事,却从来没有漏下过这位首相,给足了三朝老臣的体面,竟叫人看不出他的心思来。

  比如宫里年宴上的菜色,李定宸吃着其中一道软烂的菜适合上了年纪的人,便命人往王霄家中送了一盘。

  年节时赐给大臣御膳,而且就是从自己的桌上撤下去的,是皇帝表示恩宠的一种方式。所以这一晚,菜一盘一盘往外送,但凡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基本都得了。但王霄一人独得五盘,却是风头无俩。

  就连越罗也对他的这种做法有些不解,等回了太平宫,便忍不住问,“王相的事,陛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她当然不认为李定宸和王霄仍旧君臣相得,两人之间的矛盾迟早会爆发,而且绝不会拖太久。正因如此,她才更对李定宸这般礼遇王霄感到不解。小皇帝虽然已经学会了忍耐,但不是什么事都能忍得下的。

  李定宸道,“朕什么也没想。在公他是首相,朝堂上因为理念不同而起纷争,再正常不过。但在私,他毕竟教导过朕,而且兢兢业业倾囊相授,并不因为对朕不满意就敷衍了事。”

  越是接触朝政,了解的东西越多,李定宸就越是佩服王霄。

52书库推荐浏览: 衣青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