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一种磨难,也未尝不是一种挑战。
人们在发展医学和疾病对抗的过程中,同样是磨难和挑战并存,关键是人们自己怎样去看待而已。
有些人觉得这是磨难,太辛苦了不愿意去面对,宁愿什么都不去想,开开心心的能过一天是一天。
而有些人却觉得这是挑战,是能让生命充满色彩的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如果没有了这些调味剂,生命就是一潭死水,连活着的意义都没有了。
同样的道理其实也体现在人们不同的生活态度上。
有些人悲观重重,觉得活着就是受罪,倒不如死了干净。
有些人醉生梦死,只接受快乐不接受痛苦,把每一天都当成末日来渡过。
有些人却野心勃勃,把生活看成是一场障碍赛,所有闯过的关卡都是激励进行的动力。
……
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事,总是会有不同的选择和看法。
但这个世界如此之大,即使有着一些悲观颓丧、将挑战视为磨难的人,自然也会有另一些乐观积极、将磨难视为挑战的人。
正文 第2623章
前者暂且不说,而后者的存在,无疑就是推动人类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人类的寿命出现第二次飞跃,提高到六十岁以上时,医学发展便进入了一段难以突破的瓶颈期,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维持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没有太大的改变。
一直到二十世纪结束,二十一世纪来临,人类面临的疾病威胁突然有了新的变化,艾/滋/病、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开始大肆泛滥,病患的年龄也开始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致使人类的平均寿命直接缩减了17年。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泛滥的重症疾病的咄咄相逼,人类在瓶颈期里受困多时的医疗技术,反而随着压力的激增再次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鸡尾酒疗法、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等等尖端技术飞快的被研发面世,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为这些新型的医疗科技,出现了一段好似过山车一般,高低起伏惊心动魄的曲线。
从二十世纪的平均寿命65岁,到各种重症疾病集中泛滥下骤然缩短17年,然后又因为医疗尖端技术的研发成功再次获得寿命延长,不仅补回了原本缩减的17年,还将人类在历史上最长的平均寿命从65岁延长到70岁。
虽然这个数值到现在为止依旧维持着,并没有再出现显著的提高。
但是人类所掌控的医疗技术却仍然在缓慢的进步着,哪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没办法清晰的感觉到这种进步,但是每隔十年左右,当人们再回头看看十年前的医疗技术,很明显就能看出种种技术的明显进步。
这种进步放在一天天一年年的日常生活里,或许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但它正好像砂砾一样,一小颗一小颗的积累起来,等到时间无知无觉的过去,砂砾早晚也能堆砌成一座摩天大楼。
而人类自己,无疑就是这座摩天大楼的居住者。
大楼建筑得越高,人类能因此获利的好处也就越多,甚至连平时所能看到的风景也会更美好。
大楼建筑得越稳定,人类的安全感就会越强烈,有了足够遮风避雨的堡垒,自然就不会再害怕风吹和雨打。
不仅仅是医学方面,这世上任何一种学科,只要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衍生出其他不同的分支。
就如同一棵树苗一样,在刚刚种下的时候,仅仅只是一棵稚嫩的幼苗,除了主枝之外再不会有别的分枝,但是随着树苗的渐渐长大,分枝也会逐渐长出,越是参天的大树,各种或繁盛或凋零的分枝也就越多。
人类的医学就是一根树苗,从刚刚萌芽的时候,只懂得一鼓作气的往上增长,但越是长大,依附于主枝的其他分枝也就跟着出现了,有些分枝生长茂盛,有些分枝则偏门冷落,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有主枝和分枝殊途同归的结合在一起,人类医学这颗大树才能成长的枝繁叶茂。
正文 第2624章
只要是见过大树的人都知道,一棵大树的生长,最主要的树干只有一根,而从树干上生出来的大大小小的树枝分叉却多不胜数。
它们虽然和大树的树干密不可分,本身就是一体的,但是树枝上的每一根分叉却又是独立的,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向生长,而不是完全依附于树干本身。
医学行业其实也是如此。
如果说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棵大树,那么“治病救人”这一项基本准则,无疑就是大树的树干,也是大树最重要的命脉所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少了它。
而其他与医疗行业有所挂钩的事务,无疑就是那些与树干紧密相连、但同时又独立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树枝分叉。
这些分叉有的多有多少,有的粗壮有的细弱,有的受人瞩目,也有的不为人知。
但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医学行业这颗大树才显得格外茂盛。
不管是身在行业其中的人,还是置身于行业之外的人,只要看着那“大树”郁郁葱葱的样子,心里便不禁由衷的敬畏。
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样的事务才算是医学行业的分支呢?
其实很简单。
比如说,一切与医疗有关的器材的制造。
小到各种型号的针管、点滴药水瓶,大到人体手术台、血压仪、心电仪器等等。
这些都是医生在治病救人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基本用具,越是小巧常见,就越不可或缺。
比如医院和诊所里必备的各种针管,如果没有了它们,医生只怕连最基本的打针治疗都没办法进行。
而这些零零碎碎的医疗用具,几乎没有几样是天生地养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专门制造出来的。
既然如此,那么有关于医疗器材的制作工作,自然就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医疗分支,被理所当然的囊括在医疗行业当中,甚至可以说是一根让人无法忽略的重要枝干。
在同一棵大树上,有这种重要到必不可少的重要枝干,当然也会有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其他枝干。
就如同那种细细弱弱的小枝丫,隐藏在茂密的叶片之后,虽然也真实的存在着,但却很难被外人察觉。
病理化的心理学科就是很典型的一种。
这甚至只是一种心理学科上的理论说法,几乎没有太多实际数据去证明。
除了那些真正的心理学内行人,或是本身就比较关注这一块儿的人之外,其他人甚至都很少听到这样的理论。
所谓病理化的心理学科,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指病人的心理变化对身体病情的影响性。
对此深信不疑的人认为,一个人在患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是有可能影响到病情发展的,说白了就是情绪影响身体。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比如说笑口常开的人,心肺功能大多都比较健康。
而反过来,长期心情恶劣,郁郁寡欢或是暴躁焦虑,就有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
52书库推荐浏览: 深海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