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欲越是强大,就越容易养出这种傀儡一般毫无主见的孩子。
有些人觉得这是毁了孩子的一生,是非常恶劣且冷酷的洗脑一般的做法。
父母从小就掌控孩子的一切,哪怕等孩子长大了,拥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要强势的干涉他们,否定他们的一切决定,硬是要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才肯罢休。
但也有人认为,父母这样做纯粹是因为爱孩子,为了孩子好,才会处处插手,毕竟孩子的年纪和阅历总是比不上父母的丰厚,在生活方面也有很多没经验的事情,有父母在身边帮忙把关,对孩子本身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这和什么掌控欲、洗脑之类的,根本搭不上边……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无害的。
相反的,这世上多得是打着爱孩子的方式,其实却是在无形害孩子的事情。
比如说,父母极度的溺死孩子,把孩子宠得无法无天,这确确实实也是一种爱孩子的方式,可是这样的爱,不过只是变相的伤害而已。
再比如说,如今随处可见的婆媳关系,往往也是因为当婆婆的太过爱护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儿子下意识的带有一种掌控欲,因此处处插手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小家庭,从而造成各方面的婆媳矛盾。
甚至,有些当了婆婆的女人唯恐自己的儿子被儿媳妇抢走,总是忍不住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的坏话,挑拨小夫妻之间的感情,被儿媳妇发现之后,婆媳矛盾进一步加剧。
这些女人这样做,也是因为她们深爱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和儿子生分。
哪怕是在儿子结婚以后,心底深处也难以接受另一个陌生的女人成为了自己儿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甚至有一种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的恐惧。
所以,她们忍不住就会挑拨儿子和儿媳之间的感情,比如故意对儿媳妇挑刺,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的坏话等等,好像觉得只要儿子对儿媳妇有所不满,就能让儿子和自己更亲密一些,母子俩统一战线似的。
简直就是把儿媳妇当成敌人一样防备。
而她们的所作所为,虽然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这样的小事一件又一件地叠加起来,最终也会变成大事。
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婆媳之间怎么可能不出现矛盾?
正文 第1973章 意料之外(417)
一旦婆媳之间产生矛盾,男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帮着老婆说话还是帮着亲妈说话,家庭关系都难免会出现裂痕。
而家庭关系一旦变得恶化,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最终结果便只要两条。
要么是男人站在亲妈这一边,和老婆离婚,一拍两散。
好好的一个小家庭就这么破裂了。
要么就是男人站在妻子那一边,把亲生母亲送走,暂且保住了自己的小家庭,但是母子之间的关系却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纹。
这样的做法,看似是比较美满的结果,小家庭不至于破裂,夫妻之间也不至于分道扬镳。
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过是粉饰太平,治标不治本而已。
帮着老婆对付亲妈的男人,在很多女人看来是好男人,但是在他的母亲眼里,这样的儿子无疑就是一个不孝子,是典型的“有了老婆忘了娘!”
不过,话又说回来。
哪怕心里再怨愤自己的儿子,做母亲的女人也总是很偏心的。
她不会去怨恨自己的儿子,怪他没有在亲妈和老婆的选择中站在自己这一边,反而帮着他老婆来对付亲娘。
即使真的有一丝丝的怨怪,在护短心理的作祟下,这个当了母亲和婆婆的女人也只会把所有的憎恨情绪统统发泄在儿媳妇的头上,觉得都是因为儿媳妇的挑唆,她的儿子才会不管她,甚至把她送走,不愿意继续和她住在一起……
在这样的迁怒想法之下,两个女人之间的婆媳关系非但不会变好,反而会越来越恶化,即使不住在一起,日后见面也难免产生矛盾,造成种种令人不开心的后果。
甚至可以说,只要这个当婆婆的女人心态一天不能摆正,硬是要把儿媳妇当成和自己抢儿子的敌人,处处刁难和防备……
那他们家庭里的风波,几乎永远都不会有平息的那一天。
但是这样的婆婆,不管她们做了多少可恶的事情,归根究底也是因为对自己儿子的爱。
然而这样的母爱,有几个人愿意承受?
正是因为她们爱孩子的方式不对,原本伟大和无私的母爱,反而变成了一种虚伪的掌控欲和胜负心。
打着爱孩子的招牌,却一直在毫无底线地伤害自己的孩子……
甚至可笑地认为自己非常伟大。
爱是一种好东西,不管是什么样的爱,本质上都应该是纯净无暇的。
然而,人心如此复杂,人性如此善变,即使是再无私伟大的爱,在人心变化的熏染下,同样可以变得面目可憎,甚至变成杀人不见血的利器。
爱的方式不对,其实就是另类的伤害。
小男孩的父母情商很高,知道如果那些无辜遭罪的小孩的父母心怀怨气,难免就会把自己的情绪灌输给他们的孩子,而不懂事的小孩子察觉到了父母的情绪后,下意识的就会听从父母的意思,对小男孩生出一种排斥心理。
这样的心理对于小孩子的身心发育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正文 第1974章 意料之外(418)
儿童心理学科的专家早有研究,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小孩子而言足以影响一生。
而且这种影响几乎是终身难以消除的。
很多成年人在长大之后暴露出来的心理疾病,很多都可以从他们的童年经历中寻找到端倪,用俗话来讲就是所谓的心理阴影。
比如说自卑、内向、强迫症、守财奴,以及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恐惧症和个人怪癖等等,其实都是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童年和青少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不自觉地反射到行为上,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人类的心灵是自然界中最复杂多变的存在,甚至比人类的躯体更加深邃难懂。
而资深的心理学家普遍都很赞同一个基础观念,那就是……
除了大脑发育还没有完全的婴孩之外,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
只要是活生生的人,心理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只是程度有深有浅,情况有所不同而已。
有些人可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心理上的缺陷和问题在哪里,在通过了解心理学科的皮毛知识,甚至可以追根溯源,自我剖析,从而了解到自己心理上的问题从何而来。
但也有些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是心理不够敏感,也许是性格比较大大咧咧,他甚至都很难发现自己心理上的问题,反而还觉得自己挺乐观,心理状态挺好的。
不管是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还是根本没有察觉,这样的两种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也犯不着羡慕对方。毕竟在很多时候,了解的越多并不代表会更厉害更幸福,反而会平添许多心理负担。
52书库推荐浏览: 深海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