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柔心里也是惊疑不定,对于四福晋会弹琴这件事,李玉柔不知道是她上辈子孤陋寡闻还是这辈子乌喇那拉氏也是重生的。
想来想去,李玉柔还是用之前的理由安慰自己,只有自己是重生的,因为上辈子过的太苦,所以老天爷才补偿她的,至于乌喇那拉氏会弹琴这件事,李玉柔猜想,可能是乌喇那拉氏当初在闺阁中学过,但是出嫁之后一直没有机会弹,所以她才不知道。
这样一向,李玉柔心里又镇定了,她心里坦然的等待着最后的重头戏的来临。
而众人因为有这个出乎人意料的结果,所以看看津津有味,画画比试了之后,一个个都兴致颇高的瞧着佟佳蕙,想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项目。
佟佳蕙瞧着众人期待的眼光,笑着开口道“没想到四福晋这么的多才多艺,以前咱们众人可没想到呢。”佟佳蕙说着转向太后“怪不得太后如此疼爱四福晋,以前臣妾还不知道缘由,心里还有些羡慕,现在可不羡慕了,四福晋这身才艺,臣妾是如何都羡慕不来的。这样的乖巧懂事,又多才多艺的四福晋,任谁看了都喜欢呐。”
婉如听到佟佳蕙这样说,脸上挂着羞红,站在太后的身边装羞涩。而太后则是拉着婉如的小手笑眯眯的开口道“不错,四福晋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她有多少斤两,哀家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要不然,哀家刚才也不会让她下场了”说完这句,太后瞧了瞧场中的人,面带得意的问道“这下,你们不能总说哀家偏心四福晋了吧?”
太后这样说了,各宫娘娘自然都笑着恭维太后和婉如,这个时候,婉如都是不吭声安静的站在一旁羞涩状,太后则是笑呵呵的把众人的夸赞都受下了。
而李玉柔,则是被众人给晾在了一遍,谁让她身份低,刚才还不知好歹的和婉如斗了个平手,佟佳蕙总不能把她和婉如放在一块夸,所以,在众人围着太后和婉如的时候,李玉柔默默的站在一边成了背景。
这种情景,让李玉柔对婉如的恨意又多了一层。她努力的维持着脸上的平静,她不能有失误。
在众人把婉如夸了一遍之后,太后才心满意足的向佟佳蕙摆摆手,示意节目继续。
佟佳蕙会意,笑着开口道“刚才针线女红,琴棋书画咱们都比试过了,接下来,只剩下诗词了,接下来,就以春天为题,各位秀女自由发挥,只要是和春天,和眼前的景色有关的就行。”
佟佳蕙这话一出口,各位秀女的脸色掩饰不住的难看,刚才的琴棋书画已经让她们很丢脸了,四福晋就算了,但是李玉柔一个四品官的女儿也踩在她们的头上,现在又搞什么诗词,她们的水平只在会念诗的线上,现在佟贵妃说要作诗,除了李玉柔,其他的秀女都皱紧了眉头。
佟佳蕙把众秀女的神色看在眼里,又笑着开口道“不会作也没关系,大家把自己知道的诗词写上即可,只要不是白纸发下去,白纸交上来,那一切都好说。”
众人听了这话,才在心里舒了一口气,这下子容易多了。不会作诗,但是前朝诗人的诗词,她们大多数还是知道一二的。
接着又有宫女把白纸挨个发下去,众秀女开始思考了一会儿,便开始挥笔。而婉如,又被太后给派下场,婉如有胤禛给她作的诗,慢悠悠的走过去,坐下,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儿,便开始在纸上写了起来。
她写的是胤禛作的第一首诗,《春园读书》,第二首的意境太高远,而且她有知己有友人有爱人,那首诗不符合她的实际情况。
众人写好了之后,佟佳蕙命人收了上来,她先是翻看了一遍,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开始一个一个的读,没有交白纸的,但是大多数人交的都是前朝诗人的传世之作。
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孟浩然的《春晓》了,有四个人写都是这首,此外还要朱熹的《春日》、刘禹锡的《春词》、李商隐的《春雨》等。
看了一遍下来,只有婉如和李玉柔是原创的,其实本来乌雅凝也是想原创的,但是她实在是没有那个才华,思来想去,她还是写了一首李白的《春思》。
婉如的诗是放在最上面的,佟佳蕙首先读的便是她的诗,众人听了之后,不管有没有听懂,全是一片赞誉之词,婉如脸微红,半垂眸的站在太后身边,太后又笑呵呵的替她把众人的赞扬给受了。
到了李玉柔的时候,李玉柔仰头挺胸,准备接受众人的赞誉,佟佳蕙慢慢的把她的诗读了出来:
《花下偶成》
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
众人听了之后,不管有没有听懂,也开始夸赞,当然夸赞的力度比之婉如是轻了不少。
而婉如则是如遭雷击,她脸上的震惊神色一晃而过,继续维持着脸微红的状态,心里非惊涛骇浪能形容。
第一百四十六章众人的反应
婉如在震惊之余,首先出现在脑子里的,却是她刚才幸亏没有写这首诗,不然那就搞笑了,场面就失控了的想法。
想过这一层之后,婉如才开始想李玉柔的来历,这下,婉如可以确定了,李氏要么是个穿的,要么是重生的,但不管是哪一个,李氏都是和她一样,同样开了金手指的。
而且从李氏今天的表现来看,李氏各样都很出色,和清穿文中的胸大无脑的鲁莽形象一点儿都不相符,李氏现在,由鲁莽的鲁智深变成智慧型的宋江了。
婉如心里暗暗着急,李氏这副架势,拿胤禛的诗来充数,这充分向大家昭示了她的意愿,她是属意于胤禛的。
婉如心里惶惶然,她一向没什么自信,她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本土女就算了,婉如还有一种现代人的优越感,但是和她一样的,才艺还不输她的李氏,婉如心里除了惶恐还是惶恐。
她暗暗观察众人的神色,那些秀女们大多数是羡慕的神色,当然有不屑的,李玉柔剽窃胤禛的这首诗,昭示了她曲高和寡的心态,她一个小小的四品官之女,出身卑微,装什么高贵冷艳的白莲花。
还谁为友?身为秀女,应该心无旁骛,应该一切听从皇家的命令,一个秀女作这种诗,是不想活了吧。
想明白这一层的秀女,再看李玉柔时,眼里多了嘲弄。想明白的妃嫔,再看李玉柔的时候,眼里也同样是不屑,是嘲弄。
她们身为后宫里高高在上的妃嫔,享尽荣华富贵,还不足以做你一个小小秀女的友人?想明白的妃嫔在心里冷哼,这李玉柔,未免太狂妄和目中无人了。
不过众位妃嫔也只是在心里冷哼罢了,李玉柔的段数太低,她们和李玉柔身份相差太大,还轮不到她们出手教训她,而且众位妃嫔也不屑于动手,众位妃嫔脸色未变,甚至连眼神都未变,该干什么还是接着做什么。
佟佳蕙也会如此想法,上辈子的李氏便是这副样子,佟佳蕙本来还以为这辈子的李氏没了骄纵狂傲的毛病,现在看来,李氏性子还是原样。
李玉柔看不起众位妃嫔,众位秀女,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和她为友,但是在座的众人,真正把李玉柔看在眼里的,也差不多是一个没有。
52书库推荐浏览: 在在在兮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