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迎春送子_芳年【完结+番外】(152)

阅读记录

  孟琬羞涩不已,二人虽名分已定,到底不曾行礼,怎能私下相见?只是……

  她还是赴了约。

  她多希望她不曾去。

  那夜,月如钩,凉如水。她到时,水溶早在彼等候。灯笼微光映到他脸上,减了月光的凉,将他五官轮廓勾勒得更深,将他眉眼描摹得越发清楚。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见他。

  她满心欢喜,正欲开口,哪知,他接下来便说出,“水溶不才,心有所属”。

  多么煞风景!

  多么有情又是多么无情!

  孟琬身子抖了抖,几乎站立不住,勉力扶住亭柱,稳住身子,涩声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琬儿全凭父母做主,不敢辞。”

  也不愿辞。

  谁让水溶是她孟琬打小便喜欢的人。

  无论是八岁时宫宴初见,人流如织,独公子如玉。

  还是十岁那年,百花宴她抚琴,恰好有人吹笛相合。一曲终了,吹笛人振衫而去,她追了好几个回廊,终得见一角侧颜,果然是他。

  抑或是那次北静太妃做寿,她跟在母亲身后,遥遥望见他与母亲撒娇。行至近处,隐约听见他央求王妃帮他寻各色画笔,还惊叹他果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直到有一天,母亲告诉她,北静王妃嘱意于她,想替世子水溶求娶她。母亲问她何意。

  孟琬忍住心中狂喜,低头垂目,自以为镇静自若地答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琬儿全凭父母做主。”却不知,绯红的耳朵尖早出卖了她。

  孟母心领神会,揽住女儿,既替她欢喜,又不舍母女分离。孟琬亦有所感,回抱住母亲,难忍眼泪簌簌而落。

  彼时,孟琬万分欢喜,远胜大喜之日。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人,至此心境再不相同。

  那夜,孟琬不再听水溶说些什么,转身离去,眼泪砸落。水溶看不见,也不愿看见。

  “娘娘?”丫鬟见孟琬凝立门前,久久不动,忍不住出声提醒。

  孟琬如梦初醒,轻叩门扉。无人应答,便推门而入。

  门内,水溶湿衣紧贴在身上,发梢还有水珠滴落,却恍若未觉,正自斟自饮。孟琬冲上前,正要夺过水溶手中酒杯。

  却听见水溶迷迷糊糊唤她道:“迎儿,迎儿,可是你来了?”

  孟琬手停住。

  身后跟进来的丫鬟婆子都识相低头,屏气。孟琬低声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众下人应声退下。

  孟琬在水溶身边坐下,淡淡道:“我不是二小姐,我是孟琬。”

  “哦?”水溶醉眼迷离,目光看向孟琬,歉然笑道:“我竟又看错了。”

  孟琬也跟着笑,抬手拿过酒壶,帮自己也倒了一杯酒,“是啊,你又看错了。”

  对弈时,看花时,睡梦中……你与我一处,一转身,一抬头,一回眸,脱口而出呼唤的却总是“迎儿”。

  “我竟那般像她吗?还是你眼中,除她,别无一人?”孟琬再次扪心自问,到底不争气,低头掩饰失态,眼泪全砸进酒杯里。

  水溶却没看见,如幼童被抢了玩器,劈手抢过孟琬面前酒杯,一饮而尽。奈何他心也苦,品不出其中滋味。

  孟琬看着,忽然一拍桌面,大声道:“孤饮无趣,何若同酌?来人,换大杯。今日琬儿陪爷一醉方休!”孟琬说着,再斟一杯酒,仰头饮尽。

  水溶眼睛亮了几亮,也学孟琬模样,猛一拍桌,放声道:“痛快!孟姑娘豪气干云,永裕愿陪一杯!”亦是酒到杯干。

  门外丫鬟小厮闻言,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这边厢二人已对饮三杯,孟琬始终在等人换酒杯,久久不见来人,不由怒道:“紫陌!红尘!你们两个聋了不成?娘娘我要换大杯!”

  水溶醉了,称她孟姑娘,她可不糊涂。她如今已是水溶的妻子,北静王府的正头世子妃娘娘,哪怕有名无实。

  紫陌、红尘听见,慌地本出去,几乎撞在一起。眨眼工夫,便换了酒盏过来。

  孟琬与水溶,学着市井流氓模样,挽起袖子,猜拳行令,吆五喝六,碰杯牛饮,酒到杯干,看去痛快已极!

  恍惚白日过去,外间风雨已停,雨过天晴。外书房内,烛影摇红,夫妻二人却仍未醉,酒入愁肠,各有痴心,兀自身在局中,对饮不休。

  第83章

  二月末这日, 终于到了春闱放榜的日期。难得天气晴暖,大清早儿起, 荣国府众人便聚齐在贾母房中,翘首以盼放榜名单。就连久不露面埋头苦读的贾珠也与贾宝玉坐在一处, 兄弟二人共读一书,边聊边等。

  “几时了?可有消息传回来?”贾母半柱香工夫内问起第十八遍。

  邢夫人怀抱沁春,不厌其烦回答道:“刚刚辰时, 八成榜单还没贴出来。妙语并大老爷身边的金哥等人都在外头守着, 一有消息,府里马上便能得信。如今时候尚早,老祖宗且放宽心。”

  “如此便好,便好。”贾母嘴上这般说着, 手底下却一边一个抓住迎春并凤姐手腕不放, 力气着实不小。

  迎春与凤姐对视一眼,都觉手腕发疼。迎春还算镇定,凤姐眼中却是难掩紧张、兴奋之意。

  贾赦坐在外间, 看似淡定品茶,茶水都凉透了却不自知。至于贾政, 今日休沐,难得没和幕僚们作诗论文,也巴巴等在一处。

  倒是王夫人,不知何故,直到此时才来给贾母请安。请过安后,王夫人便上前告假, 只说元春思念母亲,急急寻她过去。且她欲带着宝钗同去东平王府。

  贾母看看旁边老老实实站着伺候的李纨,再看看面前一身新衣花枝招展的宝钗,沉吟片刻,到底允准。

  王夫人欢喜转身,牵起宝钗便走。宝钗轻移莲步,临去前,特特回头去看宝玉。

  奈何宝玉正与贾珠聊得热络,不曾看见。宝钗黯然转身,出门远去。

  迎春看着,正沉思间,忽听身旁有人冷笑一声,扭头看去,竟是探春。

  探春美眸盯在宝钗暗绣金纹渐去渐远的衣裙上,嘴角噙笑,贝齿溢出冷光,神情分外诡异。

  “三妹妹这是怎么了?”迎春忍不住问道。

  “哦!让二姐姐操心了,妹妹不过见宝姐姐今日打扮实在漂亮,有意问她衣裙是哪里做的?赶明我也去做一套,穿穿看。”探春随口道,面上表情复转平静。

  惜春本自顾自歪在贾母身后炕上作画,闻言接口道:“哪里是别人做的,不过宝姐姐并袭人那丫头的手艺。只是那衣料和绣线名贵,都是上用的,咱们府上还没有。”

  惜春如今已是公主侍读,常常出入宫廷,见识气度远非旧日可比。再加上贾母心中有愧,刻意补偿惜春,惜春日子如今分外顺心,人也活泼开朗许多,连带着画技也突飞猛进。因惜春年幼,快人快语,时常语出惊人,但皆是童真之语,众人不见怪,反颇为喜欢。

  只是,今日惜春脱口指出宝钗穿着上用衣料,且不论她衣料从何而来,只如此逾矩之事,赶在贾琏将要高中之期,贾母听见,难免不快,眼珠一转,扫了外间贾政一眼。

52书库推荐浏览: 芳年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