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依依没有动,探出精神力,发现石凤丹已经出去了,宋子安也不在屋里。她索性趁着无人打扰,运行起玉女诀。这一大周循环,就用了二个小时。
下班时间到了,最先回来的是大舅一家人。大舅和大舅妈都和姥爷在军工厂工作,大舅是技术科的科长,大舅妈则是财务科的会计。
当时,十八岁的大舅没有考上大学,正在家里上火呢。就听说军工厂招工,他自己偷着报名,通过考试,被录用了,才敢告诉依依的姥姥、姥爷。
上班之后,他怕做不好给自己老爸丢脸,做为学徒工,平日里工作勤恳努力,对同志都礼貌谦让。
一年之后,遇事动脑、动手能力强的石永海,入了厂里一位老八级工的眼,收他做了徒弟,把手艺全部传给了自己唯一的徒弟。在自己退休之前,把他推上了机修组组长的位子。
这位老八级工,后来成了石永海的岳父。石永海非常尊重他,遇到事情,除了请教自己父亲,也会在第一时间,去征求他的意见。
石永海的岳父,经常跟邻居夸奖,自己的这个女婿和他的儿子没有分别!
现如今,石永海一步一步升到了现在的位子,但是会做人的他,仍然不骄不躁,在厂子里的人缘极好。
宋依依觉得这恐怕是,遗传了赵桂芝的交际能力。不然,如果像石玉琢那样,工作虽然认真负责,但是为人倔强、较真,那么还不到四十岁的石永海应该不能,如此顺利地升到现在的位子。
石永海有三个孩子,老大石威,是个男孩,比宋依依大一岁;老二石珊是女孩,比宋依依小一岁,老三石军,还是个男孩,今年九岁。
原本三个孩子,平日里都在家,到了午饭时间,就过奶奶家吃,反正就在隔壁,两步道就到,根本不费事。
当然,大舅把三个孩子的一半口粮,都搬到了他妈这里。本想要每个月再交点饭伙钱,赵桂芝没有收。老伴每月过百元的工资,养活全家人都绰绰有余,只是毕竟两个儿子都结婚了,才自己开伙。
孙子、孙女每天过来吃顿午饭,当爷爷、奶奶的,还负担得起。
赵桂芝特意在一次子女都在场的时候,公布了这一项新家规,以后无论哪个儿女的孩子,中午家里无人照顾,都可以到他家来吃午饭,除了交适量的粮食,其余菜、肉、油的花销都由她和老伴负责。
赵桂芝的话一出,二儿媳妇也不再不高兴了,并非老人偏心,等她的孩子长大了,也是一样的待遇。
赵桂芝少时家里殷实,父亲开了个木材加工场,她是家里的大小姐,甚得父亲的喜爱。上私塾、坐黄包车、吃米饭、顿顿有肉、穿毛皮,这是她偶尔怀念已故的父亲时,才会提到的。
赵桂芝没有出去工作,但无论是家里,还是邻居,都无人看轻她。她是这一片少有的读过书的老人,为人开朗、爽利、热心,遇事摆事实、讲道理,从不撒泼、胡搅蛮缠。人缘非常好,谁家有了矛盾,也都乐意找她调解。
再加上石玉琢的身份,赵桂芝在大运动中,安然度过,没有人拿她曾经的身份说事!
因为厂子离家近,石永海夫妻二人,一般都是家里人中,最早下班到家的。
看到石凤竹和宋依依,大舅石永海很热情地打了招呼,大舅妈马上骑车去她娘家,叫自己的孩子回来。
大舅解释着:“昨天是岳父的生日,他们去给祝寿,吃了晚饭,三孩子就被老人留下了。”
“大姐好不容易回来,当然要把孩子叫回来,见见他们的大姑。”
又过了半个多钟头,二舅石永洋也回来了,他在铁东区的公安局工作。二舅的话不多,叫了声:“大姐”,就回屋换衣服去了。
石凤竹笑呵呵地朝着他的背影喊道:“小洋,换完衣服就过来,有你爱吃的鱼和虾!”
赵桂芝也知道他们姐弟俩,感情最好,一边炸着刀鱼,一边对陪在旁边的石凤竹说:“他呀,就是话少,多亏找的媳妇,性格不内向,不然俩口子,成天都说不上几句话,这日子可就太无趣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就事论事
宋子安是去见过去的小伙伴,跟他们叙谈了一阵子,掐着时间回了家。
宋依依的二舅妈在政府机关幼儿园工作,能歌善舞,是幼师中的骨干。
为了方便照顾自己的孩子,石永洋的两个孩子,三岁的大女儿石燕,一岁半的小儿子石雨,都进了他媳妇的幼儿园。每天接送两个孩子,就固定成了她的任务。
今天,她带着两个孩子,跟宋子安前后脚,回了家。听石永洋说他大姐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了,连忙把孩子交给石永洋,就过来帮厨了。
她知道自己男人和大姐石凤竹的关系最好,所以自嫁过来之后,对寄居在这里的大姐孩子一直不错,只是后来接连生了两个孩子,就没有精力再关心宋依依了。
之后,回来的是石玉琢和石凤丹。石玉琢本来一下班,就要回家,却被工会副主席拽住,商量八一建军节的庆祝活动,耽误了些时间。
回来的路上,正好碰到小女儿,父女俩就一起回了家。
等所有的饭菜,都摆上了饭桌,大舅妈正好带着三个孩子回来。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着晚饭。石玉琢非常高兴,拿出自己的小酒盅,喝了二盅,还不到一两的白酒。
石永海和石永洋,趁机拿了小碗,倒了满满一小碗的白酒,等石玉琢发现时,他的酒瓶子已经空了。
赵桂芝笑呵呵地看着儿孙,脸上的表情很满足,只唠叨了一句:“就差小华一家了。”转而帮着二儿媳,照顾起小孙子来。
石凤华是家里的二女儿,几年前下乡到瓦市,好在还是在辽省内,距离不算太远,每年都能回来一次。
石凤华与沈市同去的知青结了婚,有一个男孩,叫李大鹏,今年五岁。
饭后,宋依依拉着宋子安出去遛弯。
因为之前宋依依性格内向,基本不去外面玩,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朋友。一路上,遇到不少在外面乘凉的邻居,宋依依随着宋子安打了招呼。
等他们兄妹二人走远,身后总会有几个大娘、大婶,以着自认为低低的声音,在议论着宋子安和宋依依的好样貌,以及二人明显变化的周身气质。话里有发酸的、有羡慕的,也有惊讶变化如此之大的。
宋子安和宋依依,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宋子安本想安慰妹妹两句,但看到她丝毫不在意的样子,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二人溜达到奶站,提交相关手续,交了押金和奶钱,订了一个月两瓶牛奶。
宋子安没想到妹妹动作这么快,居然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姥姥家订了奶。回来的路上,他不禁询问道:“依依,老姨因为比你大不了几岁,还是小孩心性,所以经常跟你打嘴仗。你是不是把她的话儿当真了?”
“其实,二姨也不高,一米五八。老姨和二姨,明显是随了姥姥,个子都不高。跟你没有关系的!”
宋依依歪着头,朝宋子安眨眨眼:“我当然知道啊,只是觉得老姨那么在乎自己的个子,就帮她一把,她虽然嘴上爱呛呛,但是心蛮好的。而且她说的那些有营养的东西,确实都进了我的肚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