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眷们没变,所有男丁,就连莫四郎的儿子个个都瘦了一大圈。
夫人、少夫人自是心疼,莫老夫人也心疼,可她更心疼那些可怜得又无处可奔的百姓。有的百姓见她心善,就要自卖全家,说什么也要跟着莫家。
这不,有的从洛阳就跟到颖川,最后听说他们要入永乐邑,而长河镇设有邑南关,还有人说那里的官差把守,没有通行文书就不得进入。
莫老夫人住在颖川客栈,天亮之时,就发现自己的房外跪了几十个男女老少,就连刚知事的孩子也静静地跪了一夜,不敢出声,怕扰了她休息。
莫老夫人一阵感佩,让莫三舅收了他们的自卖文书。
不想这边开了头,一路从洛阳跟着他们的百姓也跟着学样,也要自卖全家,不收他们就要跪死,莫老夫人原就是心善人,哪里忍心,便又收下。
原本来永乐邑,所带的下人分成两批,能撑事的早前大半月已抵达了,好给主家安顿安歇处,可这一来,莫府的下人又添了三四百人。
行到颖川郡时,发现难民更多,更有从北疆逃来的,未请镖师的难民里,不仅有杀人夺货者,还有各种龌龊事呈出不穷,其间也有串入境内抢夺财物者。
路上,莫家人就遇到几个穿戴不错却被抢劫的人。
现在要入洛阳、颖川、陈郡一带,都会在太平帮的镖行等候,即便花些高价,也只求一个太平。
莫老夫人道了声“作孽啊”,“西北逃难的百姓,以为都城、洛阳富庶,可这一带也有旱灾,就连我们江南去年腊月至今,滴雨未下……”
路上带的现银用光了,路上的干粮也没了,一路都是现买现吃,花钱能买着还好,有时候路上连吃食都买不到,如果不是一路有太平帮的弟子帮忙,他们也会挨饿。
这会子,莫夫人扶上老夫人,一步步往老夫人住的院子行去。
永乐莫府是照了广陵莫氏大房的格局建造,里头有人工湖、人工河水,假山、亭台,宛若江南。
莫老夫人看着似曾相熟的一花一木。“阿南,把你父亲的棺木扶下来,就放在我院里。”
莫南道:“母亲,要不送到义庄,父亲是下葬过一回。”
“他生前最是慈和不过,又是寿终正寝,我都不忌讳,你忌讳什么?”
莫氏与莫老夫人还真是母女,这行事的风格都是一样。
谢氏垂着头,想着自家也这样,早前还担心发生不祥之事,白白挂心了许久。
莫老夫人斥道:“我说没事就没事……”
莫氏见三兄夫妇一脸难色。“阿娘,虽说你不忌,可是阿耶下过葬,还是别留家里,不惧旁的,家里可有怀身孕的侄儿妇,就怕冲撞了。派几个细心的老仆去义庄守着,待请了悟非大师选了墓地,建了祖坟园,再下葬不迟。”
谢氏心里暗道:当初我也有身孕,怎不见你老怕冲撞,谁的话也不听,硬是把翁父的棺木抬进院子里,吓得她都不敢去请安,生怕沾上不干净的东西。
莫老夫人轻叹一声,“怕了,让四郎带人护送棺木去义庄,挑了可靠仆从守着。”
莫三夫人一脸感激,有些话她不好说,也只有生为女儿的话老夫人能听得进去。
莫老夫人道:“阿秋,辛苦你了,能将永乐莫府建得这样好,定用了心思。”
陈蘅对什么不用心思?修建陈府,陈蘅以照荣国府,却又在风水上极为讲究,哪里种什么树,哪里建什么亭,不无细致。
再造莫府,她同样用心,既让里头像江南格局,还让一切更合规矩。
莫老夫人道:“你们都散了吧,一路风尘,早些歇着,尤其是十孙妇、十一孙妇,肚子里还怀着呢。”
立有一个仆妇奔过来,穿着逃难百姓的服饰,嘴儿特甜地道:“老夫人,你走稳了!”
惹得莫老夫人身边的服侍阿媪瞪了又瞪。
莫老夫人轻叹一声:“让大管家将新来的仆从都安顿一下,回头与夫人、家主商议是去庄子还是挑些留在府里服侍。”
第五百二十章 落脚
三夫人未离开,而是与莫氏一道随莫老夫人进了院子。
迈入院门,里头的窗帘、窗纱,就连廊下挂的灯笼都是新的,式样也别致,廊上垂着蘅芜、薜苈,拐角处摆了两盆难得一见的名品蕙兰。
老夫人心头一暖,“这是阿蘅布置的?”
“阿蘅亲自布置了你老的寝院、三兄夫妇住的寝院。其他院子虽不差缺物件,还是由各位侄儿、侄儿妇亲自布置的好。”
莫老夫人低应一声,转眼三年未见陈蘅,身量比早前所见更高了些,凹突有致,瞧上去宛如依旧是二八年华。
陈安这一死,陈蘅的婚事给耽搁了。
外头兵荒马乱的,一入长河镇的邑南关,立马就感觉不一样。长河镇不大,只得一条街,可街上该有的铺子一家不少,长河镇又唤“长河邑”,曾是长河县最富庶的乡镇之一,只是现下成了冯娥的封邑。
故而,进入永乐邑,便有大邑、小邑之说,大邑是指永乐县城,小邑则是长河镇城。
莫氏因娘家母亲到来,留在莫府照应,当日没回陈府。
抵当永乐邑不久,莫三舅因一路操劳,大病一场,又是咳嗽,又是发热,待医官署的医官去了几趟,开了药,方才有了好转。
莫家的几个郎主、夫人、少夫人也齐齐在在府里调养。
这日,莫氏将莫府房契,与半条城南街的店铺房契一并交给了莫老夫人。
莫氏道:“另半条街建有三进、二进、一进的宅子,又有店铺。阿蘅还指望着能卖回一些本钱。但这半条街是挨着莫府的,我就先给母亲。另有三千亩良田,两千亩在双坝镇河东,一千亩在河西,再有一座山,山上种有果树,亦有佃户与管事看守着……”
莫三舅一家要来永乐邑长住,这家业就得置上一份,不能太薄,还得说起来让人过得去。
莫老夫人握着厚厚的地契、房契,“这得不少钱?”
莫氏微微一笑,“这不是阿蘅的未婚夫婿家有钱,这几年没少送银子来。”
陈蘅有卖秘方与嫁妆的钱,但秘方的钱给了六皇子,六皇子又遇劫,虽然兜了一圈回来,她不好直说,只说是慕容慬给的。
“是帝月盟的盟主?”
莫氏笑着应“是”。
堂堂世家大族的女郎,居然要嫁一个跑江湖的。莫氏心下哀切,要不是要仰仗帝月盟护佑,陈蘅何至于此,不过,这一路还真亏得水帮镖师、太平帮的镖师,虽说收了钱,可这钱不是又被他们盟主给陈蘅送来了。
“阿蘅不容易。”
莫氏笑道:“母亲想给几个侄儿置房产,那其他的钱可得付银子,否则,阿蘅不说,阿蕴又该嚷嚷了,说事事都亏了她妹妹。阿蕴而今就爱叨叨,比我还能说,一会儿说我纵着阿葳的两个孩子不听话;一会儿又说阿蘅镇日往外跑,不像个大家闺秀,让我多管束;再一会儿又念叨儿妇,说儿妇不像个得体的宗妇……”
52书库推荐浏览: 浣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