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轻启唇,问:“你看此女如何?”
巧瑛思索了一番,谨慎地回答:“奴才瞧着是个守规矩的,也极懂事。”
那拉氏点了点头,长眉微展:“是个玲珑心肠的,从毓庆宫出来的就是不同。”
“福晋的意思是?”巧瑛不太明白。
☆、第010章 如此心性
那拉氏轻笑一声:“这些你不必明白,既然是爷的意思,便按着爷的话做。吩咐下去,不必特殊对待,也不许苛待了。至于孟辞的屋子就让她一人住一间吧,不必移步了,府上有什么规矩,或者她有任何不懂的便让秋合多与她说说,不必忌讳。”
巧瑛颔首应了声“是”,退了下去。
晌午的时候,四贝勒前来正院儿用膳。
用完膳,喝着茶,四福晋微笑着先行开口。
“那丫头身子已痊愈,按着爷的吩咐,妾身已经将她安排在了前院的书阁。”
四贝勒面色平静,不甚在意的模样,微微颔首:“这件事你处理就好,爷放心。”
四福晋目光盈盈,如秋水,微微含笑。
“妾身瞧那女孩子倒极是乖巧懂事,难得的是性子沉稳,不骄不躁。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确实令人意外。听说自那丫头到了书阁后,便一直埋在书阁里面,安安静静的,是个有意思的人。”
四贝勒微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但也只是一瞬,便恢复了淡然的神色,并未说什么。
四福晋未再开口,该说的都说了,其他的就与她无关了。
坐了会儿,四贝勒便起身离开了。
书阁与前面的书房相距不远,但要进前面的书房也极不容易。
书阁并不大,小小的一间,里面高高的架子上摆满了书籍,也许是之前一直有人打理,上面没有一丝灰尘,摆的整整齐齐。
孟辞随意看了几本书的名字,越看越是欢喜。
孟辞前世就是个爱书的,这会儿看到这么多古籍,自是喜不自禁。
这也是她来到这里后为数不多的另她高兴的事了。
孟辞看了下书籍的分类,然后按着自己习惯的重新摆了下书籍的位置,按着朝代、年代、类别一一摆好,又贴上标签,标明书目的分类,使其更加的清晰了然。
孟辞也趁着这个机会堂而皇之地看书。
这一点,孟辞简直要感谢四福晋了,歪打正着,竟得了这样的好事。
历朝历代的历史书籍、山河大川的地理游志和奇事怪谈的书籍在这里应有尽有,孟辞看的津津有味,渐渐地忘了时辰。
中午的时候简单地用了午膳,孟辞便再次投身到书籍当中,一整日过去,倒也心满意足。
直到傍晚时,孟辞才发觉天色已晚,意犹未尽地放下了书籍,便往外走去。
落日的余晖当中,一抹修长的身影倚在门口,双手抱臂,轮廓英挺,修眉俊目,目光明亮温和,面上含着丝淡淡的笑意。
孟辞一惊,忙福下身去:“奴才见过主子。”心里猜测着这人何时来的,来了多久?
虽不知眼前是何人,但瞧那衣着和贵公子般的气度,便知不是府里的下人,那就只能是主子了。
“你……好了?”他上下打量着她,挑了挑眉,疑惑地问。
孟辞愣了愣,一时未明白过来。
隐约觉得这个声音有点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来。
能在四贝勒府随意走动的的主子,屈指可数,孟辞脑子里掠过一个人。
看眼前之人的模样和年纪,大概八九不离十了。
“回十三爷的话,奴才已然无碍了。”
☆、第011章 如此深沉
孟辞的态度也松懈了些许,唇角微扬起一抹笑花。
大概是因为之前这个人为她求过情,孟辞对十三阿哥格外有好感。
此刻见到他,少不得便要向他道谢。
“上次多谢十三阿哥出言相救。”孟辞歪着脑袋看着他,眸光闪动,笑若春花。
十三阿哥看着她唇角温暖的笑花,一时闪了神。
随即他勾唇一笑,直起身来,迈步进了书阁,打量着书架上已分门别类的书籍,目光便有些意味深长。
“看来你很喜欢这里?”
孟辞跟着他进去,听了他的话,诚实地点点头。
十三阿哥唇角的笑便添了些玩味。
“听说你在这里呆了一整日,没想到你这小丫头竟还识字,倒是爷小瞧了你了。”他回过身,抱着臂,一手摸着下巴,低头仔细地瞧着她。
方才他在屋外站了许久,一直看着这丫头认真的模样,看来这丫头确实对看书有兴趣。
“奴才不敢当。”孟辞也没否认,反正刚才他已经在外面站了许久,自己要还说略识得几个字,便有些矫情了。
十三阿哥神情忽然间变得严肃,如利剑一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她,目光中渐渐含了些犀利与探究。
这样的十三阿哥莫名地让孟辞有点紧张,心跳的飞快。
不知他为何突然如此,可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孟辞不解地瞪大眼。
十三阿哥嗤笑一声,方才的严肃转眼间消失无踪。
他朝孟辞走近了些许,面上露出一抹极是费解的表情,问道:“爷怎么瞧着你与上次不太一样?”
52书库推荐浏览: 侬岁好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