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延衡和槿青。
就目前查到的资料显示,槿青是在三年前入宫,当时,慕容延衡也的确还在京城,若是在那个时候,两个人有所接触,倒是也并非没有可能。之后,慕容延衡去了边疆,槿青也在一年多前,被调到了皇后身边,在皇后身边这一年中,慕容延衡在边疆,两个人不可能有认识的机会,那么他们只能是在槿青到了凤央宫之前就认识。
方才,慕容延衡的话中有话。
两人的关系也很奇怪,更加像是似敌非友。
槿青的身上,似乎存了很多的迷。慕容络微微蹙眉,她的身份还没搞清楚,没想到又掺和进来一个慕容延衡,这事,越来越有意思了。>
正文 第三十七章朝堂命案人心惶
慕容延衡此次大胜归来,景宜帝的心情不言而喻。
景宜帝膝下子女众多,不过如今都还年幼,最大的也不过是太子慕容珏明,今年也才十八,因早早就封了太子,在他十六岁那年,景宜帝就命人在外建了太子府,皇宫中虽有东宫,不过太子平日里倒是住在宫外的太子府上。
除了太子之外,就只有慕容延衡在外开了府,因为日常往军营跑,在宫中有所不便,索性也就在外开了府,除此之外,其余皇子仍旧居住在宫中。
这次,慕容延衡归来,景宜帝索性给慕容延衡封了个王爷,封号建,建功立业的建,意味也算是不言而喻。既然封了王,自然是要在外建王府,不过,建王府也不能一日建成,这些日子,慕容延衡依旧住在自己先前的府邸中。
除了慕容延衡,凡是在战场上立功的人也都悉数得到了封赏,这对慕容延衡来说,在朝堂上,也站立地越发稳固了。若是单论武力,慕容延衡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虽说他很有自知之明,归来当日就交了兵权,但是在军队中,一旦认定了首领,即便没有兵权,等到一日慕容延衡真的要做什么的时候,振臂一呼,自然有的是人呼应。
对于此事,孟槿青也只是闲暇时听宫中宫人们议论几句,倒未曾太过放在心上。毕竟这个皇位换谁来坐,对孟槿青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干系,如今,后宫之中虽说安静,可孟槿青也不敢轻易松懈,慕容延衡在这个时候回来,若是不掀起点什么风浪来,那也不必说什么夺嫡之路凶险了。
而眼下,敌人在暗,她根本就无法预料到在这后宫之中会掀起什么风浪来,更甚至,她连敌人是谁都说不好是谁,她也唯有小心谨慎,不被牵扯进去才是。
而孟槿青想得也的确没错,虽说是得了几天安静日子,但是不过半月,朝堂之上便就横生枝节。
国库这些年,虽不算充盈,但好歹也足以维持整个天朝运行,而在这个时候,户部中,却出现了一个大漏洞。
小小的一个户部员外郎,上奏直言户部这些年来一直都暗中贪污,原先应该归入国库的银子,却被户部贪污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一,那该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量,这奏折送到景宜帝案上,景宜帝就当即大怒。户部贪污,一些贪官污吏,就算知道贪,也不可能贪那么多银子,这么多,他们也不敢花不是,只能说暗中在筹谋着什么,再联想一下朝中情势,景宜帝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明白。
这分明是窥觑他的皇位,而早早地就已经开始在暗中布置了。
景宜帝当年能够在夺嫡之中脱颖而出,心机手段自然不少,别看这些年似乎一直都被各方势力牵制着,其实也不过是景宜帝故意做出来的假象罢了,暗中运筹帷幄,将整个天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看似危机四伏,其实却固若磐石。
而这么一大批的银子消失,景宜帝心里不慌是不可能的,看了奏折之后,当即就命人去将那户部员外郎召进宫来,他要亲自盘问,可是,就在景宜帝的人才刚到了那员外郎的府上,却发现那员外郎已经死在了自己的书房中。
前脚才刚上了奏折,后脚就死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关由,不是明摆着吗?
景宜帝气得摔了好些东西,六部尚书,九卿全部被召进宫中,户部尚书、户部侍郎更是当场就被革职在家,听候审问,随后景宜帝又迅速下令,命令三司会审,而此案,则交由刑部与大理寺共同查办。
一日之间,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庭,都人心惶惶起来。天子震怒,血流百里也是常事,这个时候,众人也只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怜接了这桩差事的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两人倒是难兄难弟,一碰面,就唏嘘了许久。
前些日子的淑贵妃一案,还是拖了十三王爷的府,这才暂时保住了头上的乌纱帽,可这一口气还没放下多久,没想到又出了这么一桩事。比起淑贵妃之死,眼下这案子,问题可就大了,但是这户部贪污的银子数量,就可以说是叹为观止,三分之一,那是多少的概念啊,而如今,还未完全对过账本等一系列的支出收入,目前也不知道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是这绝对是一桩大案。
直白些,办好了,两人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可若是办不好,一家老小的脑袋可就这么别在了他们的裤腰带上。
不过,两位大臣也并非真的什么本事都没有,否则又怎么可能坐到尚书和大理寺卿的位置?原先那淑贵妃一案,说实在的,很多事情他们都不好过问,尤其是和后宫扯上关系,不好查,而这案子,相对来说,至少是发生在他们熟悉的领域,倒是可以一查。再者,知道此事的严重之后,这案子,拼死也得查出来不是。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