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小娇女_黄米粘豆包【完结】(83)

阅读记录

  而像王艳玲家冬天不敢烧炉子,不敢烧炕,连做饭都要仔细柴火的日子,全是因为她爸王叔文太懒了。

  谭笑把树叶上覆盖的积雪扒拉开,露出里面原本是金黄色,现在因为水分流失已经变成砖红色的杨树叶,跳上去一顿乱蹦乱踩,踏出一个深深的窝,拉着弟弟一起坐了进去。

  叶子堆在苞米杆和毛嗑杆中间的位置,俩人往里一座,冷风被阻挡在外,身下松脆宣软,舒服极了。

  “姐,你咋不说话?你咋能说话不算数呢?你把糖给我,你都答应我了、说过的话就得算数,要不然不就成了小狗……”

  没理会谭叙咒语一样的絮叨,坐下去组织半天的措辞,谭笑才开口:“老弟,你为啥不想吃苞米面的饼子、发糕?”跟一个五岁的孩子聊贫穷和生存,谭笑实在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不好吃,喇嘴,我稀罕白面。”谭叙想也不想地说。

  谭笑点点头,当年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小叙你说得对,白面又白又软,无论是蒸馒头、烙饼、做面条,都比苞米面好吃。不仅你稀罕吃,我也稀罕吃,咱爸咱妈都稀罕吃。”

  谭叙抬起头,脸上有些怀疑:“你们也稀罕白面?我咋不知道呢?那为啥每次让你吃的时候你都不咋吃?还有爸妈……”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可能,我看爸妈每次都是吃苞米面的干粮。”

  面对谭叙用看骗子的眼神看自己,谭笑没有发火,而是继续引导地问道:“你和王民是朋友,你知道他稀罕吃饺子不?”

  “当然了,王民可稀罕吃饺子了,他不仅稀罕吃饺子,还稀罕吃猪肉、鸡肉、大鹅肉、还有包子、糖饼、发面饼……”谭叙一双腿埋在树叶中,胖乎乎的手指头算来算去,算到最后,十根手指头都用完了,也没说完王民稀罕吃的东西。

  如此掌握好朋友的饮食习惯,谭笑很想问弟弟你确定这是王民愿意吃的,而不是你自己想吃的?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你俩还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朋友。

  谭叙可不知道姐姐心里在对他翻白眼,说道最后,两只胳膊向外打开,又回抱扣成一个圈,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姐,王民稀罕这么老多东西,我也稀罕吃。”

  谭笑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除了王民稀罕吃这些,你还知道谁稀罕吃?”

  “那可多了,李明、张大军、孙大军、王黑子、王小子、冯二小……”谭叙又开始用手指头数数,数来数去,到最后,恼意上脸:“我不数了,老鼻子人都稀罕吃了,哪数的过来呀,我认识的人就没有不稀罕吃肉、白面、鸡蛋的。姐你问我这个干啥呀?”

  对话进行到现在,终于靠近了自己问题的关键,谭笑故意叹了口气:“老弟,你看你都说了,你认识的人呢都稀罕吃白面、肉、饺子,那爸妈和我也是你认识的人,你咋就觉得我们不稀罕吃呢?”

  “咦?是呀?你们真的也稀罕吃?那你们干啥不吃啊?”谭叙倒吸一口凉气,眉头皱成一个川字,沉默半响,终于不可思议地问道:“难道你们是不舍得吃?”

  谭笑真想为弟弟鼓鼓掌,五岁的孩子呀,竟然能自己想明白答案。虽然自己是启发性的提问,经过层层铺垫,可一般的孩子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容易的。谭笑的心里真的感到欣慰,孺子可教。

  可欣慰的同时,有些点心酸。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懂得生活的不易,是不是有些残忍?

  正文 第75章苦口婆心

  “姐、姐,你说话呀?你们不吃是不是因为舍不得吃?你们是想把好吃的留给我吗?你那次说不稀罕吃鸡蛋也是因为想留给我吃吗?”谭叙拉住姐姐的胳膊,左右晃动,急切想要知道答案。

  “是呗,爸妈和我都是为了要留给你吃才说自己不喜欢吃的。

  咱们屯子穷,咱家更穷。大米、白面、猪肉、鸡蛋都是稀罕玩意儿,咱家现在只能过年的时候买点吃,平时吃不起。

  就那么点东西,我们都舍不得吃,全都留给你。可是再给你留着,也总有吃完的那天,没有了,你也得跟我们一样吃苞米茬子、小米饭、土豆白菜。”

  “老弟,你还小,想吃好吃的没有错,可是咱家现在没有条件给你买那些个好吃的,只能吃这些,你要是不吃,爸妈心里会难受的。他们本来就因为不能给咱俩买好吃的内疚,要是你再挑食,他们肯定更难受。”

  “苞米茬子、小米饭虽然不好吃,可也是爸妈自己辛辛苦苦种地种出来的,每一粒粮食都要干一年的活才能收回来,你随随便便就给扔了,他们该多心疼啊。”

  谭笑语重心长的自己都难受了,既因为换个角度想问题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也有谭叙太小就要被迫懂得这些事情的残酷。

  “姐,咱家为啥这么穷?是不是咱家是屯子里最穷的人家?为啥大伯和三叔家那么有钱?谭何和谭阳他们吃的可好了。

  上次我跟谭何弹琉琉,他家被橱上面放了好些个吃的,那些果子有黄色的有红色的,闻着可香了,我都看见了。还有糖块,都是带糖纸的,啥颜色都有,就放在窗台上,谭何说他都吃腻了。”

  谭叙情绪很低落,姐姐说的话让他明白自己家很穷,穷的供不起他吃大米、白面。低落中又带着深深的委屈,同样是姓谭,同样的年龄,为啥人家谭何和谭阳就能连糖块都吃腻了,而自己却只能想一想。

52书库推荐浏览: 黄米粘豆包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