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在上_程十七【完结】(255)

阅读记录

  郭越暼了他一眼:“廖先生与表哥来往不多。想来对他也不够了解。”他微微勾了勾唇角,慢悠悠道:“他虽然在锦衣卫,干的是抄家杀人的事情,但他胸怀坦荡,是个端方君子。这也是为什么,朕依然让他在锦衣卫。他办事,朕素来放心。”

  廖先生动了动唇,好一会儿才道:“可他毕竟是厉王遗孤,万一……不可不防。”

  郭越微微一笑:“厉王遗孤又如何?莫说他没有认祖归宗,即使认祖归宗,恢复本姓。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朕,只要朕善待百姓,做个好皇帝,他定然会好好辅佐朕,帮朕治理这江山。”他停顿了一下,又道:“如果因为他的身份而疑神疑鬼,对他心存猜忌,那朕和先帝又有什么区别?”

  廖先生神情微微一变,没再说话。

  郭越眸中漾起一抹清浅的笑意,他慢悠悠道:“如今皇室人丁稀薄,我们兄弟应该齐心协力,守护江山,守护百姓,而不是你争我斗,自相残杀。”

  廖先生沉默了一会儿,长长一揖:“皇上说的是,是老朽狭隘了。”

  郭越摇了摇头:“廖先生也是为了朕好,只是这话以后千万不要再说。”

  廖先生连忙应下,十分受教的模样。然而他在心里叹一口气,想到:主上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过仁善了。

  对所有人善良,未必是一桩好事。

  郭越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想,如果表哥真有当皇帝的心思,那么坐在皇位上的可能就不是他郭越了。

  微微笑了笑,郭越说道:“先生还没用膳吧?不如留下来,陪朕一起用晚膳?”

  廖先生连忙推辞。

  郭越一笑,也不勉强。

  皇宫晚间的菜颇为清淡,郭越瞧了一眼中间的一道菜,询问旁边伺候用膳的小太监:“这菜叫什么名字来着?朕恍惚记得,叫兄弟齐心,是不是?”

  小太监答道:“回皇上,确实是这个名儿。”

  郭越状似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朕吃着味道不错。教御膳房多做两份,一份送到陆大人府上,一份送到乐郡王那里。”

  乐郡王是端王继子郭锦,年纪尚小。

  “是。”小太监连忙应道,施礼退下。

  郭越想起一事,忽的叫住正要远去的小太监:“行的快一些,莫让菜凉了。”

  小太监不敢怠慢,匆忙去忙碌。

  天子赐菜,是极为荣耀的事情。

  年仅七岁的郭锦面露惊喜之色,他冲着皇宫的方向施了一礼,待听说这道菜名为兄弟同心后,心情更加复杂。

  这一道菜,他吃的郑重而虔诚。

  而那厢,“兄弟同心”送到定国公府时,陆晋正与韩嘉宜一道用膳。

  灯光暖黄,两人相对而坐。简单几个小菜,陆晋又让人备了一点果酒,劝嘉宜饮下。

  他知道,她不胜酒力,稍微饮两盏,会慢慢有醉态。一想到她酒后的娇憨模样,他不免有些心热。

  “不能多喝,两杯就行了。”陆晋眸色沉沉。

  这是果子酒,味道清甜,有几分像玫瑰露。

  韩嘉宜嫣然一笑:“知道呢。”

  她自己心里也有数的。

  说话间,忽然有人来报,说宫里来人了。

  韩嘉宜神色微微一变,下意识向陆晋看去。

  陆晋神情不变:“速速有请。”他对妻子露出安抚性的笑容:“不要担心。”

  韩嘉宜点一点头,她心说大概是去年端午那一遭,她被吓着了,以至于每次听到宫里来人,她总会暗暗一惊,不自觉地生出一些怯意来。

  她想,以后不能这样了,今上不同于先帝。

  正想着,一个有点面善的公公拎着食盒满面笑容走了进来:“皇上赐菜给陆大人。”他打开了食盒,露出犹自冒着热气的菜肴,笑道:“这道‘兄弟同心’,皇上觉得好,就命御膳房新做了两份,分别送给陆大人和乐郡王。”

  听到“兄弟同心”,陆晋眸光微闪,恳切道:“多谢皇上赐菜。”

  公公笑道:“陆大人慢用,小的这就先回宫复命了。”

  送走这太监后,韩嘉宜端详着御膳,奇道:“这就是‘兄弟同心’?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一点儿都不像?”

  “兄弟同心”是道宫中御膳,韩嘉宜虽然听说过,却一直无缘得见。

  “这菜叫‘兄弟同心’,中间还有段故事。”陆晋拿银箸慢悠悠给两人分了一些,“说有姓张的两个御厨,虽是亲兄弟,却一直明争暗斗,誓要比个高低,为此还闯了祸,要被赶回老家去。这两人临走前,摒弃前嫌,合力做了一道菜,文帝尝后赞不绝口,亲自见了他们兄弟,并为这道菜取名叫‘兄弟同心’。”

  韩嘉宜“哦”了一声,心想,和她猜的相差不大。

  如果这菜本身和“兄弟”无关,那么就是背后的故事和“兄弟”有关了。

  能让尝便美味的文帝赞不绝口,这道“兄弟同心”自然味道极好。

  陆晋缓缓说道:“不过皇上赐菜,肯定不会因为它的味道……”

  韩嘉宜笑了笑,眉眼弯弯:“是啊,他是想说,他跟你是兄弟。”

52书库推荐浏览: 程十七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