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在古代_沉云香【完结+番外】(262)

阅读记录

  这一桩桩一件件,在李文柏眼中都是振兴交合的商机。

  “如今交通不便,生产了商品也运不出去,不如就地取材。”李文柏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重开铁矿要上奏朝廷许可,本官打算先从这片草场和界河入手。”

  “草场大部分都被当地豪强圈了牧场,他们恐怕不会乖乖上交衙门。”李成说,“您准备怎么办?”

  李文柏说:“我调查过,没有被圈的草场有上百亩,还有少数是本县小地主所为,施家豪商的我惹不起,这些小小的地主本官还惹不起吗?”

  李成闻言有些担心:“会不会引起施五忌惮?”

  “要的就是他忌惮!”李文柏冷笑,“从午前施五的态度来看,他们似乎有什么理由不便立刻与我翻脸,既然如此,何不利用这个空档多做些文章?”

  第112章 拜访刺史

  夜里, 李文柏亲自上门拜访了施五, 解释了县衙希望能征用少数草场的想法, 并递上了一份征用名单, 上面记载的全都是势力不超过两百亩的底层地主, 果然,施五只犹豫了一会儿便满口答应下来,主动请缨去做名单上人的工作。

  李文柏回到衙门, 把自己关进书房中埋头整理计划。

  将需要做的事按轻重缓急排序, 目前最重要的有两件事。

  先是修路,打通和西州其他县城的来往, 以交合现在的状况,光是修路就能安置掉大部分报名的工人。

  其次是修缮城墙, 虽然上报朝廷的徭役分配中年年都有修缮城墙这一项, 但一眼望去,只有西北直面匈奴的城墙看得出有所翻新,其余三面墙体都是年久失修的模样,平时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一到战时,即使是不善攻城的匈奴人, 也能轻松将城墙撞倒。

  交合地处边境, 这显然是致命的危险。

  除了修路和修墙,再有就是清理遍地的饿殍以及许多已经空无一人的村落,说起来虽然残忍,但如果不做, 来年开春很可能会面临一场瘟疫,现在的交合绝对经不起瘟疫折腾。

  目前的人数足以支撑四面城墙和八方道路同时开工,按照计划,在三个月后开春之前,这些工事必须全部完工,春秋两季是匈奴契丹进犯的季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至于少数的老弱病残,可以充作后勤之用,上万的工人队伍每日都要吃喝拉撒,不可能全由衙役士卒去做,这时老弱妇孺刚好就派上了用场。

  奋笔疾书一整夜,直到次日黎明,李文柏终于将三个月内的施工计划整理完毕。

  北地的冬夜出奇的漫长,明明已过卯时,头顶仍旧是满天繁星,与县城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衙里人来人往的热闹。

  上万人的管理让这些出身行伍的衙役们头疼至极,反倒是纨绔子弟蒋勇派上了用场,指挥若定得心应手,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施五的授意,对以工代赈一事简直称得上鞠躬尽瘁,天天往工人营地里跑,短短几日,甚至连施家的名声在百姓中都好转了一点点。

  李二。李成和钱楷都曾拐弯抹角地问过要不要给蒋勇使些绊子,都被李文柏否决了。

  他又不是御史台那帮不咬人就牙痒痒的疯狗,不管施家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最至关紧要的是平安过冬。

  县衙的人才实在太过缺乏,只能有一个算一个。

  县尉蒋勇负责管理工人营地,捕头李二则抓起了全城治安,李成实际上暂代了县丞的工作,县衙上下竟然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所有人都在为了民生忙碌,只有虎子还带着他的弟兄严密监视着钱楷一家三口,越是混乱的时候就越要小心,谁知道蒋勇现在的殷勤是不是为了让李文柏放松警惕,好背后下黑手呢。

  天亮后,李文柏把熬夜制定好的施工计划交与李成和蒋勇看,李成早在广陵时就已经见识过李文柏那套“现代化”的施工方式,已经是见怪不怪,蒋勇却从未见过这一套。

  一群壮丁而已,还三班倒?还一日三餐包括午休?还每六日休息一日?简直闻所未闻!

  “大人,这未免也太...”蒋勇以为李文柏是读书读坏了脑子,当即劝道,“您对这帮刁民太好了,根本不需如此,只要每日管饭,就算没日没夜地干他们也愿意!这么惯着他们,他们会以为大人您软弱好欺,到时候适得其反呐!”

  “县尉莫急。”李文柏抬抬下巴,“看看下面的奖惩措施吧。”

  这也都是近代那一套,奖罚分明,将每个工地的工人分成几队,进度考前的有赏,进度落后的有罚。

  除此之外,每队之下又分成几班,工地实行连坐制,一人玩忽职守,全班同时受罚。

  李成看得有些呆:“这,大人,这是军营的那一套啊?”

  “没错,正是关中军用于治军的条款,本官不过稍作修改。”李文柏没有解释,“至于效果,县尉就等着看吧。”

  主官既然心意已决,本来就不曾全心全意为李文柏卖命的蒋勇当然没有再说什么。

  说到底,他如此尽心尽力也不过是为了施家,至于百姓是否真的能活下来,三月内是否能完成既定的施工计划,跟施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如说,如果在施家全力辅佐的情况下还失败,对他来说才是好事。

  李文柏何尝不明白蒋勇在想什么,他本来也没想过能得到蒋勇的建议,只需要其人服从便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沉云香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