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_高婉婷【完结+番外】(107)

阅读记录

  张志兰他是了解的,正儿八经的大小姐,就算投身**事业,仍然有着不少毛病。听说她主动找高李氏学习孵小鸡小鸭觉得十分新奇。

  “听说延安的经费十分紧张,我想也学一学,等到了延安也能教一教老乡。”她有些羞涩地说。

  延安的经费有多紧张她是有所耳闻的,有时甚至还要靠卖些缴获的大牲口换取口粮。即便这样,他们也尽全力的救助抗日先烈的遗孤。

  季中安笑了笑,继续问,“可是我怎么听说你和办《农报》的金润接触颇多?”

  他脸上带着调侃地意味,在小高庄许多人都将他们二人当成了夫妻,有些热心的人还会私下隐晦地让他注意张志兰和金润的‘不当’关系。他十分好奇,眼高于顶的张志兰怎么会看上一个乡间财主的儿子?

  她不是最讲究不过的吗?

  张志兰的脸上飞过一抹潮红,小声说,“他写过人工孵小鸡小鸭的文章,我找他了解了解情况。”

  “哦!”季中安似笑非笑的拖长了音调不再继续询问了,虽然他是张志兰的领路人,毕竟男女有别,他也不好继续再问了。

  过了两日,在杜春琪的期盼下,邓希贤来了。

  “终于盼到您了。”周存彦高兴地说。

  邓希贤笑着开玩笑,“哈哈,我的饭量可不小,要吃穷你的,到时你就不欢迎了。”

  周存彦跟着哈哈一笑,“敞开肚子尽管吃。”

  两人又客套了一会儿,似乎对上了暗语一般,竟然哈哈笑了起来。

  话归正传,周存彦说,“说实话,我这是有青霉素制作的配方和工艺流程,但是我不懂这块,还要你们自己研究研究。”

  他实话实说,制作青霉素的方法网上不少,光是图书就N大本,比考司考的三大本还要厚,他和杜春琪研究了一天,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甩给邓希贤。

  邓希贤听完周存彦的话,眉毛拧了半天,最后舒展开了,“没问题。”

  周存彦一拍巴掌,“太好了。”

  说实话,他觉得没有什么比运输青霉素设备更累人的了,他们夫妻本来就不甚了解,今天查到需要这个,明天又发现少了那个,后天又……

  加上现代制药设备庞大的身躯,他们还要对设备大小精打细算,有些实在不能缩减的只能拆分,寄希望于邓希贤能够找到人将其组装起来。

  为此,他甚至运输了好几套以防拼不出来留个后手,加上组装需要的杂七杂八的工具,连电焊条都买了所有型号的。

  人也累,心也累。

  邓希贤被领着去了仓库,看到满满两个仓库的设备和原材料感动地握紧了周存彦的双手,“你们夫妻永远是我们的同志。”

  周存彦笑了笑,杜春琪前阵又做了产检,孩子已经七个月了,虽然生长缓慢但总在发育,他觉得今年就要永远的离开这了,对邓希贤的话不予置否。

  “您看如何运走?”他直接进入了正题。

  邓希贤也想到运输的问题,苦笑了起来。

  若是以前很容易就能运出去,可自从青霉素问世后,雷平章代领一小支队伍驻扎在离小高庄的不远处。他反而不便于行动了,望着仓库中的设备和物资,他头疼了起来。

  周存彦却没考虑那么多,他甚至觉得将邓希贤带到仓库就算交接了,开始盘算起来给杜春琪做些什么零食了。

  半晌,他忽然发现邓希贤头疼的事,迟疑道,“不如我把高传和曹存咏叫来,你们商议如何运走?”

  这锅甩得让邓希贤有点哭笑不得了。

  高传一直盯着高老七,这天他听闻高老七收到一封‘家书’觉得十分奇怪,立刻找来了。

  “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高老七强作镇定的问。

  高传懒得和他磨叽,开门见山,“听说你收到一封石屏县的家书?怎么没听说你在石屏县有亲戚?”

  高老七紧张起来,顾左右而言他,“肯定是你听错了,俺没收到过家书。”

  高传冷笑,盯着高老七,“是不是你心里最清楚,在警告一次,今天的好日子是谁给的,要是被我发现你和杨秀山有啥联系看全村的人饶你不饶!”

  高老七头上一下子冒出细密地汗水,两股颤颤,咬着牙说,“别以为你是村长就能为所欲为,俺可不怕你。”

  高传见高老七死性不改,揪起他的衣领,“把信交出来。”

  高老七还要硬着头皮分辨,他的婆娘从里屋出来了,手上拿着一封信,哭道,“传子,俺们也是被杨秀山给威胁了,你可要为俺们老两口做主啊!杨秀山那个狗东西把小福掳走了。”

  高传闻言大吃一惊,拿过信匆匆扫视一遍,急忙道,“俺去找东家,你们千万别做糊涂事。”

  高老七婆娘得到高传的答案,松了一口气,软倒在地。

  “应该没事了吧!”她虚弱地问高老七。

  高老七神不守舍,恨自己当初多事放走了杨秀山,反被恩将仇报,谁能料到他去落草了?

  收到高传带来的消息,周存彦愣住了。

  “他们当家的可叫魏集英?”魏毅突然问道。

  魏毅是张德义的小弟,在建立家丁队时被请来当教官操练家丁,后来见小高庄福利好,魏毅索性披着一身警皮留在了小高庄。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婉婷 年代文 民国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