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蛋顾不上哭,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屁颠屁颠跟着人跑了,高顺子骂了句粗口,继续盯着村口了。他家也没啥粮了,可不指着贵人手指缝里漏点粮出来。
人啊!活在世上就总有个盼头。
高顺子就这么望着、等着、盼着,终于看到了那辆红色的车开进了村,他连忙跟着众人围了过去。
高传和周存彦都坐在电动车的前座上,看到围来的村人不用说就知道他们想些什么了,高声喊道,“大家伙都散了,俺先和周先生商量商量再给你们一个答案。”
周存彦苦笑,显然,他们夫妻就是小高庄最后的希望了。
将自己的想法和杜春琪说了一番,杜春琪瞪大了眼睛。
“你要在这盖大房子?谁住?”
周存彦早料到自家老婆会这么问,“我想了一下,你不是有门路铺货吗?干脆在这办个服装厂,买些淘汰的二手缝纫机,全部用你的图样。”
杜春琪想了想,说,“感觉是个法子,面料商和店家我都熟。而且我看小高庄的人长得大都不错,像二转子,天生的模特。就是缝纫机可重的慌,怎么运过来呀!”
周存彦拍着脑袋,“实在不行一台一台的运,我就不信运不过来。”
杜春琪抱起胳膊,“肾亏的人有脸说这些?忘记药童小哥说你肾亏了。”
周存彦脸上火辣辣的痛,夫妻二人商量了一番,决定还是先按照周存彦的设想做。
首先,盖住宅和厂房,村里人额手相庆,起房子是个力气活,可东家管饭啊!白面馍馍、大米饭、中午一顿还有大肥肉,没有比这更好的伙食了。
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杜春琪心里有些没底了,但她看到周存彦脸上难得一见的光彩,决定继续支持他。
“要不算了,他们根本就不是我们的责任。”反而是周存彦先打了退堂鼓。
杜春琪坚定的摇头否决了,“一开始就是我要过去,这样,这段时间你过去,我在家等等看有没有其他人敲窗户,总能找些财路。”
在杜春琪的反复劝说下,周存彦还是同意了她的说法,“留10万保底,一旦花超不管后果如何立刻停止,我立刻回来找份工作上班去。”
周存彦补充地说。
杜春琪同意了。
一连三个晚上都没有任何人敲窗户,就在她有些绝望时,第8扇窗户被敲响了——是药童李丁。
李丁依然背着他的药篓,看到杜春琪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我还想换些油。”
姑父虽然医术不错,但跛了一只脚且过于善良,家中情况实在不太好。一桶油看上去虽然不少,对于肚子里没甚油水的他们来说远远不够的。
他表姐也快要谈婚论嫁了,按理婚前应把女孩子养白胖些,这样婆家也满意,合该多吃些油。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看中塑料油桶了,又轻又方便,给表姐当陪嫁再好不过。陪嫁物品成双,他只好再来一趟。
杜春琪看到李丁来了,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求购人参,她甚至连银子都准备好了。
现代的银条都是千足银,一拿出手就觉得不一般,白亮晃眼,李丁还是头回见到纯度如此高的银子。
努力将眼睛从银条上拔开,他讷讷地说,“我没有人参。”
杜春琪笑了,将银条推给李丁,“银子你先拿去,明天能把人参带来吗?如果钱不够只管和我说。”
李丁咬唇犹豫了半晌,最终接过了银条,“那我试试看,估计用不了这么多。”
杜春琪笑眼咪.咪,“多出来的当你的酬劳。”
李丁这才放下心,放下药篓,倒出了一篓子的小苹果,“这是我家种的花红,最适合孕妇吃了,您看够换上次那种油不?”
杜春琪倒是识货,知道在古代花红是种十分珍贵的水果,且李丁的花红个头小巧圆润、红通通的喜人,她忙说,“够了,够了,我这就去给你拿。”
李丁独自留在阳台,怀中硬邦邦的银条提醒着他方才交易。
姑父、姑母待他犹如亲子,他无以为报,想了又想能做的不过多孝敬孝敬二老,再给表姐吕媛一份体面的嫁妆,让姑母、姑父后顾无忧。
本来这些都需要他成年学成医术之后才有可能实现,但现在他有了这番奇遇,定然会让姑父、姑母、表姐过上幸福的日子。一想到自从顿顿菜里多放油后,姑父枯黄的脸也红润了,他心里就美滋滋的。
第二天,杜春琪没有等到李丁,第三天,她仍然没有等到。
这下子她有些急了。
“耐心些,也不缺一天半天的,火候没到的菜出锅肯定不好吃。”周存彦安慰杜春琪。
终于,在第七天时,熟悉的玻璃敲击声响起了,几乎在第八扇窗户被敲响的同时,杜春琪就冲上去打开了窗户。
李丁没想到这么快就开门,挠了挠脑袋,“久等了。”
他这回仍然背着药篓,杜春琪往他身后探头看了看,李丁立刻放下背篓,从中取出一个木盒子。
打开盒子,一支根须完整的人参展现在她眼前。
第7章
“找了好几家药店,只有济仁堂的最为完整,五十年老山参。”他没说的是,在他们那里,这根人参可是济仁堂的镇店之宝,若非他用银条和两个塑料油桶交换人还不给卖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婉婷 年代文 民国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