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租出去5年。”高老七坚定的说。
高传站起来围着高老七转了几圈,啧啧说,“你咱恁有脸呢?租五年就想换井,你看村里有谁好意思租五年的。”
周围的村民围了上来,听到高老七只租五年,纷纷劝道,“东家心善可怜咱,咱不能做事不地道啊!”
高老七梗着脖子,“俺说五年咋啦!东家都说能租五年,为啥不中,若是不中就是虚伪、就是骗人。”
高传摇了摇头,最终还是让老书生写上了高老七的名字。
见到自己的名字写在纸上,高老七放下心,和众人吵了一架后,在契约上按上了自己的指印。
得意地拿着自己的契约看着众人,“一群傻蛋,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高老七无赖起来众人还真拿他没辙,他辈分在那摆着,也算是个富户,众人还真不好多说些什么,只能心底腹诽两句。
杜春琪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倒是十分淡定,她现在转变了心态,明年是大灾年,哪里有功夫和个小农民计较那些?
再说,她要是为种地挣钱就不租地了,五年也好,十年、二十年也好,和她没什么关系,她本就没打算在这呆那么长时间。
当然,对于支持他们夫妻的,她还是愿意拿出一些补偿的,隔了几天,就给租期长的人家发了一个压水井随他们自己安排。
压水井成了小高庄的新鲜事物,孩子们没事就跑到田里压上一压,看到流淌出水,高兴的嬉闹一番就跑到别处玩了。
孩子只将它们当成了玩具,大人们却看到了压水井的价值。
有了它还怕地里旱着?
压个水才用多大点劲,就是孩子也轻轻松松的能压几桶水出来。
想到以后自己的地里也白得这种压水井,小高庄的人心里就美滋滋的,走路都比以往有了精神。之前只是单纯靠周存彦夫妻救济过活,压水井一出让他们觉得凭着自己本事也饿不着了,心中有了底气。
李楼村的人恨不得也在自家地里装上井,一问价格就有点打退堂鼓了。
30个大洋。
全钢的,真的不贵,可有几个农家能够承受的起,他们聚在李喜贵周围,盘算开来了。
“叔,要不咱也把地租给东家?10年后地里井就是咱的啦!再也不怕旱灾了。”
李喜贵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看中,跟着东家日子好过,先回去统计下有多少家,多少地要租给东家,俺去和东家说说。”
李喜贵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挑了个机会和周存彦说了。
放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周存彦同意了,反正运输不是大问题了。
李喜贵等人得了准话,没心思挖小高庄的井了,周存彦夫妻一看,人心不再这了,干脆让他们回李楼村挖井去,反正都是租下来了的地,将李楼村的人放回去干活效率还高些。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又变成了人手不足。
“老婆,若是按公司规模算,我们算是中等规模了吧!”
杜春琪呵呵一笑,“那要看是什么公司了,要是建筑公司500人还真不算多。”
周存彦一想也是,一个建筑公司底下光是各种包工队的人数就不少,他还远远赶不上呢。
“那我们就往大的开。”周存彦壮志雄心。
杜春琪冷笑,“不是说给我盖个大房子吗?盖到现在人都去挖井了。”
周存彦被噎住了。
见状,杜春琪反而不继续抓着话柄追究了,“算了,高传家住的也挺好,我们又不常住。”
周存彦傻笑。
“我从前有阵子还想着要大赚一笔,现在想想赚多赚少到无所谓了,但求问心无愧。”杜春琪继续说,“明年他们就能自力更生了。”
小高庄加上李楼村一共租了5000亩地,他们也不打算继续租地了,否则租金的供应链就太紧张。
张德义时常过来看周存彦,一则是他认定了这个兄弟,存心罩一罩,二是哪回来都不空手而回,连带跟来的兄弟都吃得肚圆,连吃带拿,让张德义十分有面子。
现在他在警署的威望很高,相信很快就能升上去了。
听说他们又缺人了,轻描淡写的说,“在豫省只要有粮,啥都能解决。你们只管坐在家里等着,小弟过两天就送人来。”
“再帮我们找个戏班子。”杜春琪补充了一句。
张德义想着小高庄确实闷了些,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穿着这身警皮,他能从火车站拉一堆的人来,干什么的没有?
第15章
自从解决了运输问题,周存彦的任务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只需要像拉着火车皮似的将一辆辆平底车拉出去就可以了。但因为人员激增,需要大量物资,他还是不免陷入了长期运输的境地。
与之相对的,资金也即将见底。
“钱又不够了。”杜春琪头疼。
周存彦叹了口气,豫省又是兵灾又是旱灾,受灾人数简直统计不出来,这还没到明年呢?想到明年即将发生的□□,他的头皮直发麻。就算他在地里都种满了高产土豆又能管多少人呢。豫省可是人口最密集的省份。
“要号召更多的人在田地中安置压水井。”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婉婷 年代文 民国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