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_高婉婷【完结+番外】(83)

阅读记录

  连忙告辞离开,甘父怎么叫都留不住。

  “你呀!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是好。”甘父指着甘棠说不出话。

  甘棠吐了吐舌头,说,“段婶婶还作了首诗呢!”

  “戏子亦有爱国心,身世浮沉雨打萍;日日高歌惹君听,何人懂吾曲中音;山河破碎风飘絮,终有一日国振兴。”

  她缓缓念出,甘父尚在体会,甘母又捂着脸呜呜的哭出了声,蹦出了家乡话,“饿哦(我)想回家……”

  甘父瞪了一眼甘棠,连忙哄起了甘母。

  “你告诉饿哦,还能回家不?”

  甘父的头疼了,而后面色坚毅,“能,一定能回去,打也要打回去。”

  甘母渐渐收起了眼泪,转身上了楼,没过多久抱下来一个大匣子,“这是我的嫁妆,都捐出去吧!留下看着也是伤心……”

  说着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甘棠左右看看,立刻溜回了自己房间,心道还是杜夫人厉害啊!一部《金陵十三钗》就掀起了抗日热潮,她果然还是要去采访一下杜夫人才行。

  可是一想到现在重庆的形势,让她放掉眼前大力宣扬抗战的时机实在有点可惜。

  她左右摇摆着,最后决定还是先发一封电报给曹存咏,好歹拉过一个杜夫人身边的人下次采访才便利。

  却说重庆的现象闹得军统也有些惶惶然,一个两个好说,现在几乎整个重庆上层阶级都压不住了。加上军统的头子戴雨农就是浙江人,他听了《秦淮景》都忍不住要去和日本人拼命,何况其他人?

  有心捉拿始作俑者,又想到这部电影正被委员长大力支持着,甚至委员长夫人亲自带着片子去了美国宣传上映。

  “哎!委员长这是作茧自缚啊!张汉卿前车之鉴不远矣,没想到又来了一部《金陵十三钗》。”他叹道,比起一首《松花江上》,《金陵十三钗》的杀伤力还要大些,毕竟一首地方曲子只能影响地方上的人,可电影却是个完整的故事,影响力绝非一首曲子能够相媲美的。没看到现在连重庆当地人也能用重庆话哼哼起了秦淮景了?

  同时,他知道的比别人还要多些,那杜夫人的底细他是没有调查清楚,可是珍珠港事件是由周杜夫妻交给陈德光一事他还是查出来了。

  “他们到底是谁?”戴雨农沉思,想到前方传回的最新消息,新奇的灯具,高标号的水泥,堆满晒谷场的赛璐璐,亩产6000斤的土豆,乃至亩产3000斤的甜菜,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他明白,对于周杜二人他即便查得再清楚也是动不得的。否则迎接他的不但是薛湖镇暴.乱、抗战最前线溃散,还有他戴雨农的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周杜二人和杨忠祥不一样,谁知道他们手上还有什么王牌,据说他们冬季也要种地,他戴雨农倒要看看他们夫妻如何在雪地里种田。

  暂时将周杜二人的资料压在了最下面,他又拿起了一份资料,是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的。

  这件事他本就有所察觉,后来得到了周杜资料又确认了一遍,日本确实要偷袭珍珠港,他也按照委员长的安排透露给了美国。然而没想到美国根本不重视,让委员长十分头疼,转而打起了用电影在美国造舆论话题的主意。

  “如何能让美国重视起来了呢?既然提前拿到了这份资料就不能白费,一定不能让日本借着这场偷袭缓过劲,最好也给日本来个措不及防。”戴雨农陷入了沉思。

  第47章

  江南有江南的风韵, 洛阳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和风骨, 这座千年古都历经105位帝王, 作为抗日最前线的司令部,她底蕴犹存。无数神话传说和英勇事迹在城中经久流传, 又为她添上了一抹独有的印记。

  比起后世浮躁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 现在的洛阳反而更富有魅力。

  然而杜春琪夫妻二人却没有心思探索、观察这座古城。

  望着杜春琪的肚子尖儿, 想起老大夫的话,他们二人又是一声叹息。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 然而这个孩子却始终没有要生的动静。卫俊如介绍来一位老大夫, 结果他的话夫妻二人大吃一惊。

  孩子居然只有六个月大, 离生还有段距离呢。

  这下子夫妻二人有些着急了,明明怀胎九个月了, 怎么突然变成了不到六个月,莫非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不成?可老大夫却信誓旦旦孩子极好, 杜春琪的身体也没有任和问题。

  “老朽从未没见过这么健康的胎儿。”老大夫说,“当然, 你们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怀孩子的人必须要小心。”

  他特意点了点杜春琪,洛阳城也放映了《金陵十三钗》,老大夫可是知道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啥制片人,厉害着呢!可女人怀孕期间最好还是少操心,特别是杜春琪的体质偏弱,可不像那些村妇身体健硕。

  杜春琪苦笑, 听了老大夫说一顿子的养胎经。

  “怎么才不到六个月?上回检查都说有五个月了。”杜春琪有些纳闷,人家揣球顶多揣上十个月,还不知道要揣多久。

  “算了,不想那么多,反正我一点儿都不难受。”最后杜春琪说道。

  “这怎么行?我们回去好好做下检查,对,做B超。”周存彦情绪不稳,恨不得立刻就回到现代。不过按着他们摸索的情况,只有在小高庄他们夫妻才能回倒现代。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婉婷 年代文 民国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