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朱颜和朱老爷听说了这事,他们也说:“我们朱家也出一点力量,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是心意。算是给子孙后代行善积福!”
景睿听了这话,也就同意了,因为他也是相信这个说法的。
于是给贫苦百胜加固房屋这事,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贫苦人家的房屋不是茅草屋,就是泥砖屋。现在只是加固,也不是重新建,所以只要将快要倒的墙推了从新砌一堵稳固的,或者将腐了的茅草和木柱换上新的,更粗的便行。
知府大人的意思是,墙一定要稳,屋顶的柱子和瓦片或者茅草也要想办法固定好,不要遇上大风雨或者地震等天灾,便会被吹起或者震下来。
县令们听了知府大人的这个要求,更加无语了,地震?有史以来南越州从来没有发生地震的,只有水患和干旱!
知府大人是不是将力用错方向了!
这银子要是花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他们绝对没有意见的!简直愁死他们了!
眼看着将各县的县令愁白了头的时候,上官玄逸安排士兵运送的物资,开始一车一车的到达各个县区!
当县令们知道不用衙门出银子来为百胜加固房屋,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自惭形秽了,居然误会知府大人没长脑子了!人家才是最有气魄的人!这么多的物资,说拿出来便拿出来,放眼这天下也没谁了!难怪年纪轻轻便能当是一州知府!
正文 第九百四十五章
许多官员因为景睿这一举动都忍不住自惭形秽地道:“知府大人真的是一个好官啊!心系百胜,以后我一定要向知府大人学习!”
“知府大人的情操太高尚了,不是我等能比拟的,我还错怪知府大人了呢,实在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以后一定唯知府大人马首是瞻!知府大人是干大事的人!他说什么,我绝对二话不说的按他说的去做了!”
......
其实这事由不得那些县令不自惭形秽,帮助贫苦百胜加固房屋,这可是为百胜做好事,这也算是一件大政绩,他们可以说是直接靠着景睿便拿下这份政绩了!他们是连一丝一毫的风险也没有承担的!
本来他们是不愿意干这事的,毕竟衙门里的银子一般都是用来救灾用的,除了多余的会拿出来修路和修水利,其他除了发工钱,便是放着在库房里,等着那天发生天灾人祸,再拿出来解决麻烦的。
他们这些小官员当官,谁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和平时代,能做出政绩的又有几个官员?
只要没有过错,熬过几年,他们便能往上升一升了!所以许多做这些父母官的,都是平平稳稳,保保守守做事,只要做到不大贪,不欺压百胜,便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官了!
至于怎么样才能让百胜过上好日子,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去考虑过!
而景睿的做法,是打断他们一直以来追求的安稳,所以一开始大家都不乐意了!
不过好歹他们还知道自惭形秽,也不算没有救,许多人也学着景睿自掏腰包来百胜做一点事,而且严格督促自己手下的官兵,一定要按知府大人的要求完成任务。
景睿自然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心理变化,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对,人性大多都是如此的,的确不贪不害人就算好了!更何况现在他们还能主动自掏腰包帮助百胜!
上官玄逸派人运送的物资有木材,青砖,泥砖,水泥,瓦片还有粮食。
说好了是用粮食顶替工钱,而且这些不是普通的粮食,是可以做粮种的稻谷!稻谷的种子朝廷每年都是定量发放的,现在居然用粮种来做工钱,许多百胜知道这事后都奔走相告,然后大家都抢着来做这份工。
亩产近千斤的粮种是朝廷供应的,许多人想买也找不到地方买,现在出点力气便能得到粮种,这是天大的好机会,大家都不愿意错过了。
粮种,对百胜来说这可是比银子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因为银子还可以去做苦力赚到,粮种却不能。
而且现在正好是农闲时候,大家闲在家里也是闲,所以村民几乎都出动了,帮自己村的贫苦人家加固房屋,有些人家的房屋实在是太破了,他们甚至是直接推翻了重建了一间主屋。
人心齐,泰山移!
每个村里真正需要加固的房子只有几间,而需要重建的只要那么一两间,加固这种事,只要两三天便能做好了,而重建房屋,虽然听上去工程大,但是在粮种的诱惑下,这么多村民的帮忙,又不是建什么豪宅,只是建一两间主屋,所以十几天的时间,也是足够了!
这事,甚至不用官府的人怎么监督,百胜们便自觉完成了,有些人甚至趁机为自己的屋子也加固了一下!
景睿将主要的人力安排在南越州的东面沿海那些县镇的百胜房屋,因为东面地区比较近海,也就是说离万里石塘这个震源比较近!
上官玄逸也派了一部分士兵帮忙,只是到底这里不是最主要的,所以只是派了一百人,剩下的全部都去南疆沿海地区候命了!
晓儿和上官玄逸也来到南疆的边境地区,离地壳运动的日子越来越近,这日两人照常四处外出走走,终于看见异常了。
他们经过某个地方时,发现许多人围着池塘边喊:“这些鲶鱼是怎么了,像疯了一样!”
52书库推荐浏览: 渐进淡出 空间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