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_渐进淡出【完结】(370)

阅读记录

  在他统治的皇朝下,一庄一庄,一件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都出现了!

  他此刻不仅仅是在过桥!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通往更高,更好的远方!他是走在通往繁荣昌盛,富国兵强的桥梁上!

  皇上看着人行道上桥栏雕刻着很多寓意吉祥的图案和寓言故事,有金鸡报晓,寒梅傲雪,凿壁偷光,节节高升,喜鹊登枝头,鱼跃龙门,花开富贵等,微微点了点头,所有的事情都在欣欣向荣!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终于皇上带着百官走过了这座大桥,两岸百姓齐声欢呼,然后便像洪水一样汹涌而上,一下子桥上便站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许多人站在桥两边看淮江河畔的风景,如果不是身后的人催赶,那些占了个好位置的人甚至想在这里睡上一觉。

  在世界上最长的桥上睡上一觉,说出去都觉得无比光荣。

  这样一座大桥的建成,它的意义是重大的,从经济上说,为南北货运带来无限便利;从政治上说,能让百胜对朝廷更是拥戴和爱护;从历史上说,这样的大桥,史无前例,百世流芳!

  “这么多人站在桥上,桥都没断,你看,我们修的桥是多么坚固!”狄兆维看着这座大桥就像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样骄傲。

  听了这话,晓儿白了他一眼!这么容易就断,当初就不该造桥了,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丢人而且害人性命。

  “你就这么一出出色?现在不断就满足了!放心!这桥比你还要长命!哪能那么容易就断!”整座桥用了多少钢筋水泥和钢管桩,进行了多少次截流,甚至挖堤引流,才能将桩打好,将这几个桥墩的基础打牢固,她都忘记了!这样的桥还那么容易断,太没天理了!

  “不出半月,剩下的三座大桥也将全部竣工。到时候让人在桥头建一座纪念碑,将每座大桥的修建人员和对这几座桥有贡献的人的名字都刻在纪念碑上,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是谁的血和汗,是谁的无私奉献让他们能够如此安全和方便通过这天堑!”皇上看着桥上兴高采烈的百姓开口道。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心中高兴不已,这下自己想不名流千古都不行了!

  李丞相和一些官员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早知道还有建造纪念碑一说的,他们多多少少都捐些银子,让自己的名字也留刻在上面,流芳百世!

  就算他们为官时,为百胜做了多事好事,百年后,那些百姓谁还会记得他们,但是这桥上的纪念碑就不同了,名字刻在上面,真的是历久弥香,只要纪念碑还在,世世代代的人都能看见上面的名字!

  没想到这样的大桥真的能建成!许多官员看着大桥心酸不已!他们错失了一个史上流芳的机会啊!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这一年只下了几场冬雪,雪不大,积雪不厚!都说瑞雪兆丰年,这一年的秋旱,冬雪稀少,可愁坏了百姓们!

  年已过,吃完年饭要耕田。

  许多人日日望天,就盼乌云盖顶,大雨倾盆!

  这一夜霹雳一声巨响,惊醒无数睡梦中的人儿。

  淅淅沥沥的春雨终于在百姓们每天的烧香拜佛中来临了。

  晓儿松了口气,旱到连喝水都成问题,百姓纷纷逃荒,也是够了。

  次日窗外倾盆大雨仍在下,上官玄逸站在御书房内等待皇上批阅。

  “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皇上看着上官玄逸递上来的太平县万亩良田水利修建方案呢喃道。

  “这个方案好,工部尚书李大人有没有看过?”皇上看完后,抬起头问上官玄逸。

  “没有,这是升平侯一家在太平县买了一些良田,为了不亏本,特意因地制宜,设计出来的水利规划图,儿臣见构思巧妙,取长补短,于农事上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便拿来给父皇看看。”

  晓儿这一份水利规划图自然不仅仅是对她家那六百亩田做的规划,而是对那一整片良田都做出了规划。

  狄绍维也派人去买了三百亩,在不久的将来直说买少了,亏大了!没有占到大便宜,可不是亏了!

  这个水利工程做好后,不仅能整治水土,防洪治涝,保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能给庄稼更好地进行适时适量的合理灌溉。

  前世晓儿便见过南方一个小镇有这样的一个水利规划。每年春耕插秧和水稻抽穗的时候水库便会开闸放水,经由一条一米多宽的人工河道和无数条小河道,将水供给那一片平坦的田野。那个镇子的人口很多,甚至因为分田到户时,家中人口不多,后来出生的小孩没有田地,一家四口只有一亩多的田,但却不会饿肚子,甚至还有余粮来养家禽,由此可见那片田野有多高产!

  现在晓儿效仿的就那样一个水利规划,工程大,耗资大,不过正好将海盗船上得来的银子用在这利国利民的事上。

  这样既能为太平县百姓提供了一份活计,又能将自己买下的田改善水患情况,更能带给这一片平坦田野的地主们一个福音,真是一举三得。

  “明天给工部的大臣看看,都学习一下,然后看看其它县镇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法子,因地制宜,给百姓带来便利。”

  “是。父皇太平县的县令任期已满,儿臣听吏部的方大人说派了去年一个新科进士陈锦前去继任。”

52书库推荐浏览: 渐进淡出 空间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