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仆之妻_暮序【完结】(294)

阅读记录

  朝臣们被他唬得胆寒,便是原本有事要启奏的,此刻也没了那等心思。

  赵赟也不在意,不疾不徐地又道:“去年因四处纷争未平,各地不少学子被耽搁在路上,以致未能及时赶赴京城参考,朕欲于明年加开恩科,不知众卿家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朝臣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赵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该如此识趣才好,也不必他再多费唇舌。

  散朝之后,看着那个明黄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殿内,朝臣们暗暗松了口气,随手抹了一把额上的汗,这才惊觉背脊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先帝一心修道寻仙不理政事,他们的日子虽然好过,但是朝政大事也确实难以施展;如今金殿上的这一位,倒是比先帝不知要勤勉多少倍,政事更是从来不会含糊,但他们每一回上朝都是担心吊胆,待下朝后坐上归家的轿子,均会生出一种劫后余生的诡异之感来。

  吏部尚书抹着冷汗,忽地觉得,其实就算下一刻陛下下旨让自己荣养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不必每日担惊受怕,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毕竟自己也是一把年纪了,再经不得这般吓。

  湖州衙门内,程绍禟坐在堂前,翻着李副将呈上来的湖州知府供词,皱着眉问:“可都审问清楚了?”

  “都审问清楚了。”李副将回答。

  程绍禟点了点头,将供词折好:“庞大人想来也快到了,善后之事便交由他处理,传令下去,着众将士好生歇息,养精蓄锐,三日之后出发前往平州!”

  “是!”李副将领命而去。

  “将军,咱们一下子杀了这么多降兵,恐怕朝中会有些……”一旁的小穆替他整理好桌上的案卷,有些忧虑地道。

  “无妨。”程绍禟拂了拂袖口,反问,“那你觉得那些人可该杀?”

  小穆呆了呆,想到那日湖州百姓跪在将军马前,请求将军为他们惨死的家人作主的一幕幕,当即啐了一口,咬牙切齿地道:“那些全是畜生,自是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既是问心无愧,又何惧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程绍禟平静地道。

  “是,将军说得对!大丈夫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旁人看法如何又有什么打紧。”小穆挺着了腰板,朗声道。

  程绍禟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好生歇歇,还有不知多少场仗在等着咱们呢!”

  平江以南仅是取下了湖州,接下来还有平州、雍州、宜州,可他剩下的却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平江以南彻底平定后便要继续南下,一路平乱,直至——离岛。

  晋源,离你我兄弟再次相见的日子,只剩不到三年了。到时候,生生死死,恩恩怨怨,也该有个了断了。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皇天后土,共鉴此心。

  昔日镖局兄弟结义的誓言犹在耳边,他眸色幽深,也不知过了多久,才低低地叹了口气。

  道不同,难以为谋,往日情义,难抵各为其主。

  三日后,大军拔营,程绍禟一身戎装,骑着战马领着众将士出城,城门上悬挂着的数十个人头,长发覆面,见证着这座城池刚刚经受的一场劫难。

  城外十里,路的两旁站着不少拖儿带女,衣衫破烂的百姓,待大军越来越近后,不约而同无声地缓缓跪下。

  程绍禟察觉这一幕,喉咙一堵,双唇微动,想要说些什么话,却发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道上,只有马匹的‘哒哒’声、兵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伴着飞扬的尘土渐渐远去,也掩住了劫后余生却又大仇得报的不少百姓含泪的双眸。

  这一年,朝廷大军在统帅程绍禟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先后平定湖州、平州之乱,直取雍州,而大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程绍禟不论乱匪降或不降,该杀的绝不手软,待到次年开春之时,随着雍州八县中的六名知县人头落地,朝廷大军再平定一城。

  自此,大军统帅程绍禟亦得了一个‘煞神’的名号,关于他的种种杀人如麻事迹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

  启元二年,皇后诞下嫡子,又逢雍州平定的捷报传回,启元帝赵赟龙颜大悦,不及嫡子百日便赐下名‘瑞’,是为祥瑞,足以看出他对嫡子之看重。

  皇后拿着他御笔亲书的‘赵瑞’二字,迟疑良久,方道:“他到底还小,陛下如此盛宠,只怕他年纪小受不住这天大的福气。”

  赵赟冷笑:“朕之嫡子,亦为天之骄子,又有什么福气是他受不起的?至于那些魑魅罔两,若敢犯我儿,必教他们有来无回,彻底毁灭于天地之间!”

  听他这般说,皇后又是感动又是叹息,到底不再多言,只默默地在心中向八方诸神祷告,祈求八方神明护佑他们父子。

  启元帝加开恩科,错过了上一科的各地举子齐齐涌集京城,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春闱。

  凌玉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含笑听着周氏眉飞色舞地说着新得的孙儿种种趣事,听到杨素问新任娘亲的手忙脚乱,她便不禁直想笑。

  真是没有想到当初那个乍乍呼呼的直率傻丫头,如今也为人妻,为人母了。

  “媳妇诞下了长孙,此刻我便是双眼一闭,两腿一伸,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说到最后,周氏长长地叹息一声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暮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