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记事_木与墨【完结】(98)

阅读记录

  电视里正在播着排球女将这个电视节目,陈如云看的很入迷,觉得这项球类运动当真是很有意思。

  在前世的时候,她们平时的体育运动只有骑马和踢藤球这样的,很少有像排球这样的运动。

  陈如云看的很入迷,就连徐绍柏做好饭之后喊她吃饭她都没有听见。

  徐绍柏看见陈如云这个样子,却觉得很可爱,见过陈如云的很多个面孔,第一次发现他还有这样的面孔。

  徐绍柏这次没有喊她,悄悄地坐在了陈如云的面前,陈如云这个时候是完全放松的状态,所以压根就没有什么防备心,徐绍白轻而易举的就揽住了陈如云的肩膀。

  陈如云知道是徐绍柏,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往后一靠,头放在了徐绍柏的肩膀上,对徐绍柏说“你看这个电视,好好看。”

  “云云,要不然我们先吃饭吧,吃完饭再看好吗?”

  陈如云很抱歉的说“我都忘了要吃饭的事情看得太入迷了,不好意思。”

  扳过陈如云的肩膀,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的说“云云,你不要总是跟我说对不起,不好意思,这样的话,希望你不要对我说这些,你可以经常说一些,你喜欢我,你想我,你爱我我都可以接受的。”

  陈如云白了徐绍柏眼说“你臭不要脸。”

  “这年头谁有媳妇还要脸啊!”徐少白说了一句这样的话,但是陈如云觉得这话并没有什么好接的,接了徐绍柏还指不定说出什么更过分的话了,就独自先率先走到了餐桌上。

  “怎么样好吃吗?和你的口味吗?我上次发现你比较喜欢吃清淡一点的,这些也不知道是不是你喜欢的菜。”

  “挺好的,我很喜欢你做的,我都喜欢。”

  这两个人以后谁也不要说谁了,说起情话来简直是都不要钱一样,并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谁也不要说谁。

  陈如云和徐绍柏,都没有吃饭的时候说话的习惯,所以两个人就这样的,默默地吃完了饭,陈如云说,她刷碗,但是徐绍柏说以后的碗都由它来刷。

  陈如云又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就在客厅里,找到了茶壶和茶具、烧上水,问了一下厨房里的徐绍百茶叶在什么位置?打算两个人一会儿聊聊天,喝杯茶。

  陈如云的这一套泡茶的功夫,简直是做得行云流水,徐绍柏倚在厨房的墙边上看的简直都是惊呆了。

  实在没想到陈如云还会这一套功夫,自家的老爷子最喜欢泡茶,结果兄弟姐妹和后生里没有一个能学好这项技术的,总是七不像八不像的。

  徐绍柏觉得陈如云就像一个宝藏,你永远不知道她会什么,她不会什么,她一直好像都会很多东西。就光是泡茶这一套功夫以后带回家老爷子的印象分就会很高的。

  第89章 牺牲

  “我有一个战友在这次的任务中牺牲了,他是我亲自从基层部队选拔上来的,当时我看见他,觉得他有我年轻时候的韧劲,没想到那个冲劲害了他。

  当时我的估算失误,是遭到了敌人的伏击。他为了掩护我们,让我们先撤离,自己身中数枪,后来等我们回去的时候连他的尸体都没有找到。

  毒贩跟我们说只要我们放过他们,他们就把我战友的尸体还给我们,我们都知道绝对不能做这个样子的妥协,我们必须要斗争到底。

  最后我们赢了这场斗争,但是毒贩却把他的尸体一起炸毁了。”

  陈如云静静的听着徐绍柏在那里说,徐绍柏手捧一杯茶,双眼空洞的看着前方。

  这一刻陈如云开始心疼徐绍柏了,没有经历过那样残酷的画面是没有任何的发言权。

  自己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但是却可以安慰一下徐绍柏,“绍柏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地活着,逝去的人,我们要连带着他的那一份好好的活着,你可以给予他家庭更多的帮助。

  我知道我说的很多话都很空洞,但是我真的很想帮你,我不想你这么痛苦这么难过下去。

  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庆幸遇见你,我以你的职业为骄傲。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当一名军人,可以陪伴在你的左右,跟你并肩战斗。”

  徐绍柏,听见陈如云这么说的时候,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突然流下了眼泪,为了逝去的战友为了自己。

  陈如云像哄孩子一样的拍着徐绍柏说道“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因为是个男人,所以更坚强。徐绍柏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很强的,上级领导也是为了怕他更加承受不了这次的事情,所以给了他一段长时间的休息。

  徐绍柏平静了一会儿说道“那一刻我突然不想再继续当兵了,那些曾经都是我并经战斗的兄弟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在我身边倒下,离我而去,那种痛苦是别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陈如云没有让徐绍柏继续把话说下去,她抢先说道“所以你要更好的活下去,连他们的那一份一起的活下去,替他们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任务,将这个国家黑暗的一面,漂染成白色的那面,还政治一片清明,还百姓一片安宁。”

  陈如云推开徐绍柏眼睛看着徐绍柏正视道“你是徐绍柏,所以你要更坚强。你是军人,所以你要坚守自己的职责。”

  这一刻徐绍柏才更加明白,他身上虽然有很大的压力,但是这些都是他的动力。徐绍柏这一刻很感激陈如云,如果不是她开解自己,自己可能还是陷入在谜团之中走不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与墨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