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梅开二度_寂寞无香【完结】(362)

阅读记录

  "我去新宅子那边找国庆。"

  李父紧紧拉着老伴儿:"就这么几步路,你就不要去了。你在家躺着,我到那边去叫他过来。你可能是感冒了,你去了,万一传染到若彤跟你孙子,那可就不好了。"

  用孙子这个话题算是暂时稳住了老伴,李父还细心的找了两片药,并且倒好水给李母放好。结果,等他叫了李国庆回来的时候,药片还在桌子上,水倒是喝没了。

  "妈,你是不是发烧了?我看脸有点儿红,怎么不吃药啊?"

  李国庆早早接了父亲的指示,知道自己今天的任务,是要安慰母亲,所以一上来就是嘘寒问暖。

  "国庆啊,你妈我肚子里乱糟糟的,就觉得屈的慌,我这辈子……"

  李父垂着眼皮,在一旁做旁听者。

  更年期的妇女真的很可怕,无论发生了任何事情,都习惯性的,把很久很久以前的历史揪出来。恨不得把自己打小受过的所有委屈,都摊派到眼前这一件事儿上,各种引申……

  "那时候家里穷,我在你奶那儿不得意,你奶处处磋磨我……"

  "你那时候,瘦的伸着脖子瞪着眼……"

  "妈生小红的时候……"

  "生小梅的时候……"

  一直到李父不得不去上班了,李母还没给儿子哭诉到正头上。如果不是之前,李父给儿子讲解了一番,估计李国庆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今天母亲生气的源头在哪里?

  李国庆的嘴角一直抽抽。他拿更年期症状严重的母亲根本毫无办法,因为莫名其妙的哭诉,这声音只在家中还没有关系。可是这哭诉的声音完全肆无忌惮,足以传到窗子外面、院子外面,就很让当儿子的尴尬了。

  原先,李母可是极要脸面的人。即便是肚子里生了气有点委屈,也绝对不会把它公然亮相到邻居们面前去。可是现在……

  "呜呜呜……小梅现在是一点儿都不把我这个娘看在眼里了,什么事儿都不跟我说,什么事儿都自己敢在外面作……"

  终于挪到了正题上面,李国庆赶紧插话,想帮着妹妹解释解释。

  "妈,你为这生什么气呀?小梅在省城买了房,有自个儿的落脚点,这不是好事吗?咱们为她高兴还来不及呢,你生的哪门子的气呀?"

  如果李父在此,肯定顺脚就给儿子踹过去了。不是给他嘱咐的好好的,一切顺着他妈妈说吗?怎么又试图摆事实、讲道理来了?

  果然,李母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情绪更加高亢激动,眼泪哗哗地流着,拍着床板,又是一通的诉说。

  "这算什么好事儿?她这是翅膀硬了,心大了,一点儿都不顾家人了。"

  李国庆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他很认真地问:"不是小梅还让小红跟咱们说,小红出嫁的时候,也可以在她那个新房子里出嫁,让我们随便用的吗?怎么能说她不顾家人呢?"

  李母一手指头就戳在李国庆的脑门上,觉着自己简直为这个儿子操碎了心。

  "打小儿就你心眼儿实诚,又是疼这个妹妹又是疼那个妹妹,你看现在她们都是怎么对你的?小红嫁到了省城里去,那是肯定没指望了。等她以后生了自己的孩子,多长时间能回来一趟都不好说呢。小梅这还小,还没结婚呢,就什么都为自个考虑了。"

  320不住校真的很方便

  为自己考虑,有哪儿不对吗?

  "小梅这是一点钱都不想给娘家剩啊,全折腾出去,用她自己的名儿偷买的房,到时候倒贴给她婆家……"

  ……

  李国庆再次查看了一下紧闭的门窗,祈祷着这声音不要传的太远。

  难道是自己太不争气?挣的钱太少,家里也攒的太少,才让母亲有如此的怨念,恨不得把妹妹们的家产都划拉到自己的名头上来吗?

  "妈,你别这么说,你看现在我已经有了新房子,够住的,若彤那边条件也不错。将来生了孩子,不会受委屈的,咱别惦记着别人的东西。"

  "那是别人吗?那是我生的闺女!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那是你亲妹妹。这孩子,心太野了,挣的钱以后都得带到她婆家去,白送给人家,还得叫人家笑话咱李家人是倒贴。"

  李母说的语无伦次,而且这思维逻辑真的让别人没办法接受。李国庆再次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无能了。

  按照李母的推算,李小梅没结婚以前是属于李家的,那么她挣到的所有的钱也都应该是李家的。如果她以后结婚,父母可以多给她一些陪嫁,但是不应该把钱财和房产带到男方家里去,这是李母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事情。

  可是,偏偏李小梅就喜欢捅这个篓子,专门往李母心窝子上扎刀子。她在省城买房子,用自己的名字买,可想而知,平常连个存款都舍不得让母亲帮着拿着,那肯定房子以后也不会交给李母来处置,所以李母这心里,特别不得劲儿。

  应该感到庆幸的是,李国庆把自己的正式工作辞掉了,在第一批纺织厂大裁员的运动之中。所以他现在能够灵活支配自己的时间,能够随便母亲又哭又闹,即便不赞同她的思想,也能有时间陪着。

  如果邢立强在这里,估计对于李小红兄妹两个的思想感情会了解的更透彻一些,更能理解他两个的生存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有这么一个不断奋进谋生的妹妹做督促,做哥哥和姐姐的,实在是没有办法庸庸碌碌度日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寂寞无香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