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家最近出了稀罕事儿一直拿念书不当回事儿的高向阳大小姐,竟然皱着眉头、苦着脸,主动对母亲要求去上个补习班了,还要求的是一对一的补习,专门补数理化。
"向阳,你是说真的?不是骗妈妈?不是又想等交了学费,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坚决不去了吧?"
高妈妈一脸的不相信,因为自从高向阳上学开始读到小学毕业,这样类似的场景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了,高妈妈都没有耐心了。
高向阳伸出双臂来,抱住母亲的腰,一脸委屈地哼哼唧唧地说:"妈妈呀,我也不想去学那劳什子的数理化呀?可是,我的好朋友李小梅,她现在没空学习,嘱咐我要把数理化学好,等上了高中教给她呢,我没有办法啊"
"呜,我好可怜啊。"高向阳唱念做打,功夫全用上了,甚至还捎带着来了两声假哭。
高母最近的耳朵里,全被小梅这个名字给拐带了:什么小梅做衣服好看呀;什么小梅又要给她做一个什么啦;什么小梅有多么聪明啊;小梅今天又说什么、做什么了啊……全是小梅小梅。
本来呢,高母对于这个摆摊的小姑娘的印象并不好。觉着自家姑娘,跟一个小摊贩成了好朋友,有点丢份儿。而且,也学不到什么好。只是她的劝说,女儿根本不听。而且现在又是假期期间,就随便女儿多玩几天好了。
但是今天,这位小梅对于自家女儿,竟然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一下子,这个名字在高妈妈的眼中高大起来了。
只不过,高向阳想要努力读书了,不是因为受了父母的感染,反而是为了一个小摊贩而努力学习的,这理由真是有点儿匪夷所思。
"向阳,你就为了跟小梅的这个承诺去报补习班,只这个理由,你能坚持下来吗?"
"怎么不能啊?我们两个分好工了:小梅继续挣钱,我就拼命学习数理化;然后,开学以后,只要我能在数理化上帮她补习,她就承包我一年四季的新衣服!"
高母两只手抱住女儿的脑袋,揉了揉,无奈的说道:"那妈就给你找老师,你好好学啊。不过,你去学数理化,是为了你自己的未来,贪图人家小梅给你一年四季的新衣服,这可不行!"
"没关系的嘛,小梅做衣服辛苦,可是我学习数理化也很辛苦啊;我一定拼命往前多学点儿才行,要是哪天小梅学的都比我好了,就不能再给我新衣服穿了,我得加油。"
小姑娘家的友谊,那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义薄云天这样的词,也是可以套路一下的。
小姑娘家的,之间的友谊,那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义薄云天,这样的词也是可以套路一下的。
在他人眼里,这事儿像是一个玩笑。然而,对于同样16岁的李小梅和高向阳来说,却是一个真实的、慎重的约定,两个人都在为此而做着努力。
小梅如今对于钱财,看的确实很重。在经历了好几次这样大大小小的,几乎要被人拐走一件衣服或者少给了钱等等的事情之后,小梅拜托母亲来为她看护老营。就是不需要母亲多说多做什么,只带着一个马扎,坐在衣架附近,双眼只管盯着前来购买衣服、打听衣服的顾客就行了。每天她开给李母工资五元钱,做晚饭的任务就交给李父;李国庆下班后也到摊位上来给母女两个忙一会儿,再与她们母女俩个一块儿回家。
一辆自行车上,要载着衣物,横梁上坐着小梅,后座上坐着母亲。李父做好了饭之后,会一直在院门外、胡同口的,背着手来来回回的,等着他们三个回家。
"妈,你看现在这样多好。咱家原先就咱两个闲着,现在一块出来挣钱,眼界也开阔些,心眼儿也大了,也省得老是在家跟我哥生气,影响你们母子的感情不是?"
小梅总是有意无意的开导着母亲,儿孙自有儿孙福嘛,老是跟儿子拧着干效果不好。越是催逼着他结婚,他就越是对结婚有抵触,母子两个剑拔弩张,何苦来呢?
像现在这样,母亲有了自己的事儿做,觉得特别有意义。还很快的跟几个出来遛弯儿的老太太们,打成了一片。结果就成了免费的义工,也拿着马扎给李母坐在一处,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帮着检查有没有三只手,浑水摸鱼的。小梅的这个摊子,比之原来可是安全多了。
李母也比原来注重形象了,每天黄昏之前出摊的时候,都要把自己的手脸、头发呀重新整理了,换上干干净净可体的衣服,跟着小妹一块儿,背着一个布包袱,到十字路口去。
"咱闺女现在每天开给我五块钱的工资,那我一个月就能挣到,150元,比你们在纺织厂上班,挣得还要多出很多来呢?"这样炫耀的话语,代替了前些日子,总是对李国庆逼婚的话语,一家人紧张的气氛,总算是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并肩努力、合伙致富的良好氛围。
"妈,咱手里有了钱,是不是给我爸买点酒喝呀?你看我爸现在又上班儿,又要给家里人做晚饭,挺辛苦的。"小梅觉得,自己不但要教会母亲挣钱,还得教她学着花钱,不能总是像原来那样,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儿花,总是攒着攒着,等着娶儿媳妇。
经常看到李母内心天人交战,也挺有意思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寂寞无香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