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就对他们又爱又恨,但这种事还是把他们叫来一起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学习的地方。
右相一向赞成用商业繁荣大夏,可是他也知道不能过于重商伤了农事。
现在看了这位佟县令的做法,他眼前一亮啊,从商的门槛被提高了啊,你没有本金想做商人交税就交不起。但是有钱的人去做了商人就不能拥有太多的土地。
这个好啊。
但是这个方法不是很细,以后也会有弊端出现,现在看这个姓佟的县令还是做得很好。
所以右相就积极同意以此县为样本让其他县令去学习。要说大夏也挺有意思,不但士子之间经常交流学习,当官的也会时常交流经验。
而这种习惯是从大厦太祖皇帝开始的,要说他不是一个穿越人士任谁都不信。
讲完了官场上的事,再说祁三郎受刘清清嘱托又去进货,这次还要求他进一些有异域风情的光滑料子。
其实别的料子还好说,只这种有异域风情的光滑料子在大夏真不好卖。
因为大夏产丝,那些个自产的什么丝、绸等等已经够卖了,本土人士更认自家的东西,没见哪个大夏人穿着西域的衣裳到处跑,小娘子们做一身胡服骑射已经了不得了,不会把外国别的衣裳穿在身上,大夏人自视甚高,是看不上外国的东西的。
祁三郎最近有点焦头烂额,刘清清来信里对女人怎么穿那些东西说得极详尽,本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人,怎地如此了解女人?
正文 第241章 效果显著
241、效果显著
原本他想说反正河边那里也要歇业一阵子,不要着急再进衣料,哪想还没给刘清清去信人家要货的信就摆在他的书案上了。
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算了,刘清清哪次看市场不是看得最准的,他说什么卖得好就什么卖得好。
这次他不但进了胡布,还给刘清清进了一批从南边来的面料光滑的大夏衣料。还不是那个佟县令求他一定要帮忙卖一些这种料子,因为他的县里产的多,那些个作坊不赚钱,听说祁三郎还帮在老家的朋友进衣料就找上了他。
也别说这个佟县令还真有刘清清前世那些个一线政府官员的头脑,活跃本地经济才是发展第一要素。
祁三郎才不管这些人,反正都发给刘清清让他处理。
刘清清是收到货的时候才收到的信,看来这个祁三郎是有情绪了,信上说他要求他办的事正在找人帮忙,能穿上那种小衣给别人看的女人只得在青楼里找,让她不要着急云云。
语气有些哀怨啊!
少年,我又没让你去做坏事你至于这么有情绪吗?好歹我也是给了你机会好好逛一逛青楼,这一生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吧。
想想,心里又有些不得劲,那是祁三郎啊,如玉如竹的祁三郎,让他放浪形骸去跟女人厮混也不像个样子。
不管了,他爱做不做,不行她这里就找行商去卖好了。
虽是多有抱怨可是收到祁三郎衣料的那一刻,她又有了这才是真知已的感觉。
这一船货所有的颜色、手感都让她满意的不得了。就说这大夏特有说的绸料吧,真真光滑,比丝厚些,却更结实,用来做内衣真是再好不过了。
给刘清清发走货后祁三郎对自己在信里的抱怨有些后悔,人家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来投靠自己,并帮着自己在桃镇建立起这么一大片基业,现在只不过是在买卖上有些不同的竟见也用不着这样烦人家吧。
算了,成不成的,只当是还他一个人情,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做的不好自己也尽力了。
什么事就怕有人琢磨,一想开祁三郎一点压力都没有了。他在自家宅里找了一个侍候女眷的婆子,把信上的内容念给她听,让她去红歌楼里给准备展示这些小衣的娘子们清身。
说白了,大夏的女人是不刮体毛的,刘清清一想到哪个身着清凉的女子一伸手露出一片黑乎乎的腋窝就想吐。
还有游泳池里女教师大腿根有线头的笑话不知道这里的人听说过没。想他们一定没听过,因为这里没有比基尼,但是刘清清已经做出来了啊,只不过只能在特定的地点穿给指定的人看。
不过也挺好,有情趣啊。
她那满脑袋前世腐女的意思到了这里真是浪费了,不能让大夏人民享受到视觉的冲击。
不管了,赚钱最重要。
黄志远软磨硬泡地从祁三郎那里要走三套新式小衣,听说回家就找来小妾穿上给他看了,后来么,后来就是祁三郎有六天没见到他的人影。
本来就急着给刘清清出菜的祁三郎也只敢把这种羞人的东西给黄志远看了,哪想得了小衣人就不见了。
莫不是他找人去做了?
刘清清出品一向在祁三郎这里有保证,他说做什么什么就好卖。那效果可是杠杠地!
抱着黄志远你敢对不起我我就找你拼命的架式递了贴子求见,哪想人家病了。
病了?!
鬼才信!整日里不是吃酒就是逛青楼活得比驴都精神,他还能病?是不是发现了这是一条生财的道,所以想抢他的财路。
于是,“啊?原来是病了。这可怎么办?我跟黄兄相约要做一笔买卖的,现在货已经快到中都了,他若是此时病了,我去哪里找人帮我?我会破产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色的回忆